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亲记     
我的第一位女朋友是个诗人,业余的,职业是会计.这是一个总是眉头淡锁的女孩,说起话来忧忧郁郁的.我看着她有点犯晕.朋友偷偷劝我:诗人都是这模样.  相似文献   

2.
浪漫相亲     
我觉得相亲是世上最为尴尬的事,两个原本毫无干系的男女硬是被拉到一起,怀着打量、挑剔的心思.聊着相关或不相关的话题,进行着试探或揣测。但是我无法抗拒老妈的指令,那么多的阿姨在老妈的授意下,一个个要给我介绍对象,当然。结果是一无所获。  相似文献   

3.
李莎相亲记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芳龄二十有五却还名花无主的李莎,在父母的"威逼利诱"下,无奈地踏上了相亲的漫漫征程。3年中相过的亲不下三打,还参加了一些速配相亲类娱乐节目,仅一面之缘的转身就忘到九霄云外,却也有那么几位另类的记忆犹新,不妨撷取其个案生相,让还在寻觅的女孩拓宽视野。姑且以出场顺序来讲述吧。  相似文献   

4.
女儿爱上个小混混结束上一次婚姻时,女儿刚3 岁,我总觉得她年纪小,没必要对她解释我和她爸爸离婚的原因, 只要用全部爱心呵护她就行了。可是女儿还是经常被伤害。在幼儿园排练毕业演出那天,她忽然跑回家对我大哭:“妈妈,他们说我爸爸是坏人,我根本不配演公主!”面对嚎啕痛哭的女儿,我无  相似文献   

5.
如今在都市,相亲正流行。然而,很多人并不懂相亲,这里提供一些细节,希望对准备去相亲的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正心理专家从男女生相亲交友实践中观察发现,心理年龄不成熟的男女,很难相亲成功,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依赖型这样的人往往搞不清人际界线,碰到貌似喜欢的人就会很快坠入情网,把快乐和幸福完全寄托在对方身上,其结局要么矛盾、纠结,要么冲突、散伙。冷漠型这类人独立性太强,抗拒依赖,刻意把人际界线划得很  相似文献   

7.
我今年58岁,最近感觉听力明显下降,到医院检查后排除了患有耳部病变的可能,经过血脂检查,医生诊断我患有高脂血症。请问高脂血症会使听力下降吗?如何改善和治疗?吉林关洪山大多数老年人出现听力下降时,都会认为是衰老的正常表现。其实,很多人的听力下降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高脂血症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8.
莎士比亚早期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世界文学史、戏剧史上的著名悲剧之一。这部剧虽然不同于他中期创作的那些著名的悲剧,但同样是对于人类社会和人类本性当中的必然性悲剧因素的思考。在《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剧中,是一系列偶然性的情节导致了最终必然的毁灭。罗密欧与朱丽叶注定的命运,在整部剧中人物的对话中都有预兆。  相似文献   

9.
电视相亲节目同质化中的差异化竞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2009年开始,相亲节目就成为了中国电视节目创作的热点。电视节目相亲热潮与社会的进步、媒介的发展、人的价值观念的改变息息相关。纵观现今国内各级电视媒体,电视相亲节目至少有40多档,而这些节目或多或少都出现了同质化的现象:相似的节目服务功能、共同的国外类型节目引进、相通的真人秀节目形式等。在激烈的竞争中,这些内容相近、形式类似的相亲节目究竟该如何寻找到突围之路,通过对几个热播相亲节目的横向比较,总结剖析了相亲节目差异化竞争的策略:明晰节目定位与提升制作水准。  相似文献   

10.
现在各大频道的相亲节目非常火爆,赢得了观众,伴随着较高的收视率,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经济效益.这背后的深层原因,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本文以<非诚勿扰>节目为例,分析相亲节目.  相似文献   

11.
从宝马女到富二代,《非诚勿扰》抓住了今天中国社会最敏感的神经,甚至引发了一场关于价值观的热烈讨论。一些观众痛批《非诚勿扰》和嘉宾们传递的拜金主义的价值观,但也有人觉得这种直白的表达很真实。对于这个有争议性的节目,各方纷纷发表看法。  相似文献   

12.
人们在需要化验肝功、血糖和血脂时,医生总会嘱咐在第二天清晨空腹来抽血。为此,有的患者怕吃饭会影响化验结果,甚至在抽血的前一是晚上就开始不吃任何东西地等着去化验。请问怎样才算空腹?  相似文献   

13.
从山西电视台的《电视红娘》到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中国电视相亲节目完成了从纯服务类节目到娱乐性节目的演变。出于电视节目的商品性和电视观众"人性弱点"之合力的作用,进入娱乐阶段的相亲节目出现了"拜金""炫富"等低俗化倾向,造成了放大错误的价值观念、制造浮躁文化、引发纠纷、践踏社会公德等负面影响。为使相亲类娱乐节目健康发展,政府应强化监管,媒体应严格自律,也可借鉴国外实行的电视分级模式,以削弱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为未婚男女提供电视相亲平台的节目类型,电视相亲节目不仅创造了收视奇迹,为两情相悦的男女嘉宾提供配对成功的良机,而且在中国当下社会文化语境中,还延伸到婚恋观念、个人价值、人际交往、家庭关系等话题,甚至涉及社会思想、文化等方面,成为中国电视文化50多年来的一个较有特色的节目类型。在一种比较研究的视野下,结合历史研究、作品研究、类型研究、文化研究等方式,研寻中国电视相亲节目的同质化与异质性,从而透析它们在产品定位、叙事规则、营销手段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同质化倾向与差异性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刘红英 《云梦学刊》2013,(6):123-126
大学生作为新派相亲类节目忠实的受众,在“相亲娱乐化时代”加强其婚恋价值观的引导,要正确处理好这样三种关系:电视相亲与现实恋爱的关系,相亲名人与爱情典范的关系,网络评论与价值重构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6.
幽默画     
中风后患侧手足肿胀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采用中药外洗治疗有明显疗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我70岁了,经常手抖。邻居告诉我这是痰病的先兆,应去看医生。可我一直认为是自己年纪大了,双手没有力气引起的。请问,手抖真是疾病的征兆吗?读者黄可可老年人手抖常见的原因是老年性震颤,又称特发性震颤,多见于脑动脉硬化、药物中毒、痴呆等  相似文献   

18.
卢存国 《家庭科技》2011,(12):12-13
一边是消瘦的爸妈,一边是拿着血脂检查单的你:血液很黏稠。血脂很高!你会奇怪这样的结果:爸妈也不胖呀。为什么会有黏血症呢?  相似文献   

19.
作为电视媒介与传统相亲的融合,电视相亲节目自出现在中国电视荧屏之上就一直备受关注。在经历以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婚介为主的试水期以及新旧世纪交替以综艺娱乐为主的探索期之后,以2010年《非诚勿扰》为标志的繁荣期到来,一时间各种相亲节目充斥荧屏。热闹背后,电视相亲节目也需要从发展的历程中追寻,在比较中发现“同”与“不同”之处,并从同质化与特征化的比较中得出保持长久生命力和维持较高收视率的发展之路,即不仅要克服盲目同质化的问题,还需要不断提升节目质量,并坚守内蕴的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20.
电视相亲类节目在提供“相亲交友机会”和“娱乐消费”的同时,也从栏目设置和剪辑上传递出当代文化背景下的性别理念。采用女性主义视角,通过对舞台影像设置和节目流程的分析,探析电视相亲类节目的性别关系定位和对女性形象的媒介塑造,指出相亲类电视节目在看似女性把握话语权和选择权的背后,传递的依旧是对传统“男权中心”观念的妥协和依附。以男性为话语权力中心,对女性的窥看、“筛选”与“刻板印象”塑造,以及女性群体以展示容貌身体来吸引或等候“白马王子”救赎的心态,通过娱乐至上的节目方式传递出来,在包括众多女性在内的收视群体中得以潜移默化,形成女性主体意识的集体“陷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