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知识的属性是中国文学史研究长期被忽略的重要属性。中国文学史具有回答人们族属与国属双重身份追问、形成国家认同、促进公民责任感和国家意识、国家精神(民族精神)以及国家凝聚力生成的功能。因此,知识化的文学史总要被国家纳入国家知识和教育体系之中。作为个人知识话语实践的文学史与作为国家知识建构的文学史有着本质的不同。作为国家知识建构的文学史要处理好三方面的问题,一是知识分子个人对文学史阐释的权力及合法性与民族国家对知识化的文学史叙述规约之间的矛盾;二是知识分子独立的学术精神与国家意志之间可能出现的龃龉;三是解决"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泛政治化理解。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文化身份和文化立场的层面研究发现,作为“农民的知识分子”的赵树理,其创作始终高扬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启蒙旗帜,坚守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和民间文化立场,力图创作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通俗化大众化的文学作品,将新的革命思想、现代民族国家精神播撒到中国最广大的农村基层社会中。  相似文献   

3.
简·奥斯汀在创作《傲慢与偏见》的过程中,通过塑造不同人物形象来表现自身的内心冲突,通过对女主人公穿越"精神迷雾"的描写来表现自我的反省能力,通过搭建爱情的空中楼阁——"灰姑娘"故事模式来表达自己对理想爱情的向往。这些都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在简.奥斯汀创作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抗战期间的戏剧"民族化"讨论,意在探讨如何把都市和农村的戏剧传统编织进抗战建国的国族论述,并在民族主义的书写诉求中实现二者的完美整合。"都市"中的戏剧实践在民族危机深重的时刻,无法担当凝聚民族共同体并发挥集体动员的职能,需要一个戏剧传统的再生产方案来为之鸣锣开道。现代知识分子从都市到农村的空间位移隐喻着两套戏剧知识系统和实践方案之间的冲突与互渗。  相似文献   

5.
以救亡为宗旨的《风雨》周刊,是抗战初期颇具影响的文化刊物,在知识分子中有较大影响,在民众动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注重与读者互动,开启民智、促进民主,以及关注精神动员是其主要特色。《风雨》周刊是知识分子在民族危难关头自救活动的文化载体,也是河南省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冯友兰在抗战期闻的学术成果是抗战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抗战时期,冯友兰不仅写成了"贞元六书",而且写成了大量的时论性著作,对历史、传统、理想、信念、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思考,构成了这些时论性著作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从一个侧面向人们展示了抗战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国家观念、民族情节、文化意识与人生追求,表明了抗战文化所蕴含的基本精神与普遍价值.今天,重读冯友兰这些著作,将有益于我们更深刻地领悟抗战文化的内在精神,更具体地感受抗战文化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童年母题的角度切入文本,对迟子建文学创作的独特方式进行研究。通过对迟子建文学创作中童年母题成因的探寻,可看出其不满于现代社会给自由生存状态带来的限制和扼杀,对现代文明产生质疑,进而不断思考并探寻理想中的社会,以便最终回归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8.
张恨水的小说创作最初走的是鸳鸯蝴蝶派的路子,但在五四的民族与国家精神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感的驱使下,他将情爱与国家相联系,以情爱承担民族国家内涵,并最终归附于国家话语。这使张恨水的小说不同于鸳鸯蝴蝶派,更使他因此而受到知识话语的肯定和认同。  相似文献   

9.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国民政府西迁,大批文化人士也相继离沪,一部分留下来的爱国文人,利用上海"孤岛"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创办抗战报刊,坚持文化上的抗战.其中,《孤岛》周刊作为上海"孤岛"抗战文艺的先导之一,刊发大量文艺通讯作品,积极昂扬地表现全民抗战,为民族抗战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国作家在抗战中的生命选择,是文人在中国抗战中的群体现象,老舍是其中的一个特殊存在;而抗战中的"老舍文学",无疑为中国抗战文学史平添了亮色.重要的是,透过老舍在抗战中的写作、言论与行为,可以对老舍作为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来进行审视与剖析.这对于重新发现和认识老舍,十分有益.因为从抗战直至自杀,在老舍身上,都有一种"抗到底"的精神意志.  相似文献   

11.
王西彦创作了大量小说,但学界对其关注不多,研究相对冷清。其现代长篇小说表现出了独特的审美品相。小说关注农民出身的知识分子们双重身份带来心灵的撕扯,呈现抗战中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揭示旧社会农村女性悲惨命运之根源,在低沉悲凉的底色中透出人性关怀的暖光。重新审视王西彦的长篇小说,有助于推进学界对于王西彦小说的认知,并重新标定其文学史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从儒家伦理思想和积极入世精神两个角度分析了儒家思想对二月河清帝系列创作的渗透,前者主要通过作者塑造的一系列圣君贤臣形象来彰显,后者主要通过一批优秀"士人"行为来表现;并结合《康熙大帝》等清帝系列作品探析了清初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对他们抛开狭隘的民族观念,以社会发展、人民利益为重的可贵精神予以肯定。  相似文献   

13.
"北极村"是迟子建文学创作的生命原点,以其为中心的叙事与方法构成了其独特的文学风格,也使迟子建在"各领风骚三五年"的当代文坛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奠定了其在当代中国乃至世界文坛的地位.正是迟子建坚持用文化人类学的视野给全球化时代焦躁疲惫的心灵创造了一个"精神的家园"--北极村.执着甚至执拗地坚守.她把许许多多文学的根系深深植于中国文化的厚土,使她笔下的人物不再是一时一地之人,也使她创造的文学走出一个民族,走入"人类"文学的殿堂.  相似文献   

14.
抗战后期,老舍在重庆北碚以幽默的笔调创作的系列散文《多鼠斋杂谈》,既是作家的战争体验与战时生存状态的真实记录,又是与抗战有关的、真实流畅的优秀抗战文学作品。它艺术地体现了老舍作为一位正直而爱国的作家、"文协"的领导人在艰难抗战岁月里达观坚韧的人生态度与高尚的精神人格。  相似文献   

15.
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国家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柱。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中既有鲜明的优势,也面临一定的困境。因此,我们应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更好地发挥其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过程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切实增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作为民族主义立场和思想的产物,苏雪林创作于抗战期间的历史小说集《蝉蜕集》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公正的评价。经过考察作者的思想背景和写作动机,可以发现《蝉蜕集》有着虽不明晰但十分明确的民族主义写作背景,从政治伦理视角进行片面解读,是有违抗战时期历史文学创作的实际的。明确了这个背景和基础,《蝉蜕集》才有可能得到符合历史与艺术标准的评价。《蝉蜕集》对于理解她抗战时期的民族主义立场和国家情怀是独特而不可或缺的,甚至对于理解和考察抗战时右翼知识分子群体的民族态度和政治伦理取向,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大众文化的发展,爱情歌曲迅速兴起并成为流行音乐的主导。音乐市场繁荣的背后,是艺术创作的价值混乱与责任规避。回顾改革开放30年中国流行爱情歌曲创作的历程,思考其文化成因及走向,对当前音乐创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与辨析,提出音乐创作应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以"独立取向"与批判精神承担起音乐承载的伦理价值与责任。  相似文献   

18.
八年抗战,中国人民不仅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而且普遍增强了对国家和"中华民族"这个现代民族身份的认同,一种休戚与共的民族意识在中华民族危机最深重的时刻形成。西南少数民族在战前普遍缺乏国家与中华民族认同意识,这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来自国内、外的现实原因。抗战爆发后,西南地区成为中国抗战的大后方和民族复兴基地,动员各民族共同参与抗日救亡运动,对于中国能否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至关重要。因此国民政府和知识界相继采取了若干措施来努力构建民族与国家认同,由此促进了西南少数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觉醒,其所表现出的强烈的中华民族意识,成为抗战救国的重要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爆发后,对回族民众的抗战宣传成为回族知识分子的重要任务。民国时期兴起的回族报刊成为当时回族知识分子抗战宣传所借助的有效工具。回族报刊在号召回族民众积极抗战的同时,其背后也体现着回族社会的宗教认同与国家认同。《回教大众》是抗战时期回族知识分子进行抗战宣传的主要回族报刊之一。从《回教大众》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抗战时期回族报刊中所反映的回族认同问题。  相似文献   

20.
常乃德的世界史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为历史教学的参考书,常乃德在教学实践中,为青年自学编写了三本世界历史著作《法兰西大革命史》、《文艺复兴小史》、《西洋文化简史》。一类是抗战环境下撰写的德国史,反映的是在民族危亡的时候,爱国知识分子寻找强国之路,重新研究这两本德国史可以了解那个时代爱国知识分子的精神状况和现实对于他们的冲击所导致其史学研究的得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