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形态是指人类社会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活动方式。对于史前社会来说,经济形态实际上就是人类的食物觅取和生产方式。依照物质生活资料的获取方式,可将史前社会的经济形态划分为两大类:以获取天然或现成的食物资源为主要内容和生业的“依存型经济”,即采集和渔猎业,简称“采猎经济”;依靠技术,通过人类劳动创造物质生活资料和食物资源...  相似文献   

2.
钓鱼是人类一种古老的获取食物的手段,到今天其已发展为三种形态,即在作为谋生手段的形态之外,又发展出既为得鱼又为娱乐的形态,以及只在乎钓不在乎鱼的形态。与此同时其功能亦由单一转变为多元,即由单一的谋生功能发展到谋生、娱乐、休闲及增加人类各方面的丰富性等等这样复杂多元的功能上。钓鱼活动的这种形态与功能的变化,正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的重要表现。尤其钓鱼活动还具有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这三大层面上的文化意义,并已成为现代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因而其在人类学的文化变迁研究和现代人类生活研究中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考古学意义上的经济形态一般是指上古社会的物质生活资料生产与获得方式。红山文化的经济形态具有多元化特征。红山文化的早期与中期,它的农业可能与采集和渔猎并重,但到了晚期,红山文化的原始农业有重大进步,出现了本区史前农业发展的第一次高峰,这体现在农业工具的改进、粟黍等旱地作物的栽培、定居生活与家畜饲养业的发展等。在农业繁荣的基础上,红山文化的手工业专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文明的曙光。  相似文献   

4.
我们怎样理解世界(即我们形而上学的前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怎样对待世界。而我们怎样对待世界构成了我们的基本形态,这个形态影响着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我们的整个文化也来源于此。本文区分了三种基本形态:第一种是建立在宗教基础上的前物质主义社会或传统社会的形态,这是一种诉求的形态,即从超自然的资源中寻求帮助;第二种是物质主义社会或现代社会抑或非宗教社会的形态,这是一种工具主义形态,它主张按照人类的需要来主宰、统治和重塑世界;第三种是未来的(即将来的)后物质主义社会的形态,这些社会是后宗教的,但不是后精神的,它们的形态是让世界按照其本性自然发展,进一步说,是在人类意愿和非人类生命意愿之间寻找一种创造性的协同,参照道家的“无为”观点可以很好地阐述这种协同。  相似文献   

5.
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史前人类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生产工具,是研究当时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资料。本文依据考古发掘资料及研究成果,对赵宝沟文化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的种类、质料、制作技术、典型器物特点及经济形态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经济的社会形态”概念真实内容一直被误译的“社会经济形态”遮蔽。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论述是 :非经济的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非经济的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技术——人类获取食物方式的伟大变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中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理》公布实施以来,有关“转基因技术”、“转基因食品”以及“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等话题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本文从人类技术发展促进食物获取方式变革的视角,阐述转基因食品给人类带来的历史性变革。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所谓特有就是指人类生存方式与无生命物质存在和其他有生命的物质存在方式根本不同的方面。因此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生产方式、交往方式、对自身和外界的认知方式、精神生活方式等都可以涵盖在文化概念之下。 文化一词在英文中是“culture”,原意是耕作,通过耕种土地获得更多的食物,即人类对自然存在物施以作用,改变其原有的存在方式,同时形成自己特有的生存方式,这是最初的文化含义。在文化最初的含义中包含着人类主动介入自然界的相互作用和脱离自然的存在状态这  相似文献   

9.
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其实质是对人类的生存方式及其发展道路的自觉反思,是对人类生活方式的一种理论表达。这就决定了随着社会,即人类生存方式的不断嬗变和转型,哲学也要不断改变其视域。人类社会的发展一般表现为由非市场经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再到非市场经济(计划经济)的转型过程。对于哲学视域的转变,西方哲学由古代无个体、自我的“本体视域”转变为近代的“个体或自我视域”,在现代又走向了“公共领域”。马克思所追求的理想社会是一种“自由人的联合体”。因此,在我们看来,真正的或具体的哲学视域应是既包含有“公共性”且又不丧失“自由个性”  相似文献   

10.
1人类生存方式的选择人类至今已生存了二、三百万年,但今天仍然面临着“如何生存”或“选择什么样的生存方式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这一严峻的问题。1.l人类的生存方式,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和享受物质及精神成果的生活方式。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以环境和资源利用为前提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基础之上,直接或间接地受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制约。生活方式往往由于人类自身的生理或心理欲望的驱使,对一定历史时期的物质资料生产提出要求,也可影响到人类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选择。1.2由于今天的人类社会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  相似文献   

11.
资源配置问题是人类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可以说,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到今天,乃至未来,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就离不开资源配置过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讨论的“如何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和西方经济学所研究的在“资源稀缺性和人类欲望无限性条件下如何进行生产活动”,其实质与核心都是配置资源问题。  相似文献   

12.
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理论,笔者认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时代划分和人类经济发展过程的时代划分是有区别的,前者以“单形态论”为主,后者以“复合形态论”为主。本文首次提出了一元经济时代、二元经济时代、三元经济时代、四元经济时代的“四大经济时代理论”和第一时代、第二时代、第三时代…第十时代的“十个经济时代理论”,并提出了每个时代的定量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3.
试论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在资源危机尤其是物质资源危机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约束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必须通过经济转型,发展循环经济,来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  相似文献   

14.
承继黑格尔: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理论的深层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关于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理论的深层结构,是黑格尔“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思想。从这种思想出发,马克思将“社会经济形态”设定为一个超验的、超民族的主体,将“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分离”视为它的进化目标,据此认为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存在从亚细亚生产方式到现代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单线”演进。同时,马克思在看待各民族经验性历史的发展时持“多线论”立场,认为世界各种社会文明分别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特点和历史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分析认为:(1)中国国有企业的生成是适应中国由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兼容性”经济形态向时间经济形态的“畸型”或“变态”——产品经济形态实行“超越式”转换选择在微观基础上的必然结果;(2)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绝非“计划经济的失败”所诱发,而是人们对经济形态及其资源配置方式与基础作了超越生产力水平的选择与“错位”式组合并带来严重后果后,在新时期对经济形态及其资源配置方式与基础所作出的带根本性的重新选择与组合的必然结果,亦即由不切实际的产品经济形态及其资源配置方式——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形态及其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实现“逆向式”转换选择与组合在微观经济基础上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在人类活动的过程中历史地生成的生存方式与思维方式。中华民族史前先民“美”“善”观念,就蕴涵在“史前”原始文化之中。而中华民族史前文化独特的存在方式、体现形式就是图腾崇拜以及巫术礼仪与原始歌舞,这也就是中华民族史前先民的一种特定的生存方式与思维方式。因此,中华民族史前先民的“美”“善”观念正是从图腾崇拜以及巫术礼仪与原始歌舞中萌发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论体验经济与管理及管理会计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社会需求由物质层面向精神、文化层面提升,人们理性的物质形态消费向感性的“体验消费”转变;消费者对消费对象的选择,追求的是能使消费者产生“体验效应”、并在精神上得到满足的“文化价值”,而不仅是对象的物质价值。“体验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以“文化价值”为主体的价值运动,导致企业以至社会的价值体系产生实质性的重大变化。为此,在管理和管理会计领域要进行相应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区域经济与传统的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的“三高一低”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相比,生态文明社会是以自然生态环境为模式,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方式,呈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转化特征,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化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生产的技术方式决定经济形态。人类社会先后产生和发展了四种基本的生产的技术方式,与之相对应发展了四种基本的经济形态。国家间经济形态发展的差异及其地域组合关系的变化,对世界经济体系的演变和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着重论述马克思以他毕生精力,研究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历史总趋势。社会经济发展“三形态”理论和“五形态”理论,都是马克思的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重要组织部分。所谓“三形态”理论,即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所谓“五形态”理论,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两种划分都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同时,马克思提出对未来共产主义的未来发展问题的设想,并阐述了实现这一伟大理想的几个重大措施,这对于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