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遗址是综合体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现时重要"物化载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战略资源。大遗址系统是大遗址保护的对象,由大遗址本体系统、大遗址保护系统和大遗址人地关系系统构成;大遗址保护理论包括价值论、文化记忆论等基础理论和针对大遗址调查、评估、规划设计等的专题理论;大遗址保护方法包括基础理论探讨方法、空间技术分析方法等基础研究方法和针对价值评估、规划设计等的专题研究方法;大遗址保护研究的核心是大遗址系统及大遗址本体系统、大遗址保护系统、大遗址人地关系系统和各个子系统的相关内容体系。构建符合国情的大遗址保护理论方法与研究框架体系,有助于推进我国大遗址保护研究与实践的科学化和系统化,为我国大遗址保护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2.
余飞  宫希成 《宿州学院学报》2011,26(12):124-126
根据历次的考古遗迹,对沱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周代文化遗存和战国一汉代文化遗存进行了梳理,其中,沱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均为聚落遗址,有五河县韩村遗址、台子山遗址、大程村遗址和固镇县垓下遗址等11处;周代文化遗址基本没有独立存在的,均是叠压于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遗存之上,采集到明确周代文化标本的遗址有五河县小张庄遗址、台子山遗址、刘李村遗址、固镇县沱河1号遗址等4处;战国一汉代遗存有聚落遗址、建筑遗址、古战场遗址、古墓葬等,已调查发现大粱庄汉墓群、刘余村汉墓、固镇县孙庄1号墓群等124处。这些遗址都分布在沱河沿岸的台地或高地上,沱河为先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老司城遗址是一个保存十分完好的土司衙署遗址,它是永顺土司历年施政的物态总汇.“改土归流”后,该衙署才“一次性”废弃并转化为遗址.在中国推行土司制度的历史岁月中,朝廷先后委任过1,700多家有官品、有职掌和有领地的土司.其后,经过历朝的“改土归流”行动,沿袭至1911年土司制度宣告终结,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土司衙署最终都演化为遗址.为此,将老司城遗产从“遗址化”的过程、遗址的保存现状及遗址研究的已有成果三方面与同类遗址展开比较研究,从中可以透视出老司城遗址“遗址化”过程的独特性、遗址保存的完整性.老司城遗址不愧是全国土司衙署遗址中保存最完好、保存现状最理想、代表性最强的遗址.  相似文献   

4.
大遗址产业化经营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遗址的保护和利用长期在事业模式下运作,造成保护资金短缺、资源利用不足和管理经营无序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大遗址保护和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大遗址产业化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分析了大遗址产业化的重要作用和现实基础,提出了大遗址产业化的基本策略,即推进大遗址经营主体的多元化、保护和展示技术的现代化、大遗址文化产品的商品化、大遗址文化商品的市场化、大遗址资源开发的深度化、管理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5.
战争遗址属于文物古迹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地区的战争遗址或者是指经过战争或用于战争遗留下来的遗址或遗迹,或者是殖民侵略者在占领地居住的建筑遗址或遗物,或者是抗击侵略者进行斗争和生活的遗址或遗迹。但由于众多因素,许多战争遗址已经遭到破坏或者正在遭到破坏。本文拟就我省战争遗址的保护与开发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大遗址是构成中华文明史史迹的主体。大遗址展示是大遗址保护、利用与传承实现的主要途径。由于我国大遗址展示理念方法研究的欠缺和传统的保护思维,在大遗址保护规划中主要以静态的、单一的针对遗迹本体的保护性的展示为主,在实践中不能真正表达出我国大遗址的文化内涵,实现大遗址保护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因此,以秦雍城为例,在深入分析秦雍城遗址保护展示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结合遗址实际,从保护展示的理念、目标、对象、方式方法、保护展示的布局及功能主题等角度对秦雍城遗址保护展示进行了对策研究,以期推进大遗址保护展示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7.
楚纪南城大遗址保护区以楚纪南城遗址为核心,同时涵盖八岭山、熊家冢、雨台山、天星观、马山、纪山、青山等古墓群和龙湾遗址,是以楚文化为核心内涵的大型遗址保护区域.楚纪南城大遗址保护区需要科学利用、科学管理、科学研究,积极探索创新保护模式;广泛吸纳社会力量支持;遗址开发与惠及民生的协同,促进遗址保护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民生改善的统筹协调.  相似文献   

8.
“考古遗址公园”是文化遗产大遗址保护提出的全新概念,而新疆地区的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也具有巨大的潜力。“考古遗址公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规划要有目的性、前瞻性、公益性,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北庭故城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建设北庭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要积极推进对遗址开展可持续的考古与保护研究,准确把握考古遗址公园的定位,有计划、有步骤的稳步实施遗址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遗址公园建设要惠及民生,注重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9.
论遗址价值与遗址保护规划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遗址价值属性进行了分类,从遗址保护规划的角度出发辨证了遗址自身价值、非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列举了当前对遗址价值认识欠妥的几个方面,明确强调遗址的自身价值是遗址保护的根本,社会价值是遗址保护规划的最终目的。要重新认识遗址的保护规划工作,积极做好不可移动文物的科学保护并协调好其与开发利用的矛盾关系,实现不可移动文物的无价价值。  相似文献   

10.
作为遗址留存丰富的国家,我国的遗址保护立法却比较落后。文章就国外遗址保护立法中关于划定遗址保护区域、设置保护机构、建设控制地带范围、遗址保护与周边发展的关系等方面规定的比较,提出我国有必要在立法理念等方面加以借鉴,以完善我国立法。  相似文献   

11.
兴隆洼遗址位于赤峰市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是新石器时代先民聚落遗址。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兴隆洼遗址不仅是西辽河流域和内蒙古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同时也是目前国内发现  相似文献   

12.
大遗址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国家历来重视大遗址的保护工作,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大遗址保护与周边经济发展存在着矛盾。如何实现大遗址保护与周边经济发展和谐共赢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现实问题。本文从我国大遗址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从三个方面对大遗址保护与周边经济发展的途径进行探索,希望从保护和发展的对立中找到平衡点,实现遗址保护与周边经济发展新的和谐。  相似文献   

13.
大明宫遗址公园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资源,可以通过实施旅游参观类文化产业开发,实现文化的复活和再生。大明宫遗址所拥有的物质文化资源的特点是,宫殿遗址本身价值巨大、考古工程本身即资源、出土文物标本独特、拥有太液池遗址资源、生态资源极为丰富。这些物质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却存在着遗址本身观赏性较弱、考古工程不够开放、出土文物相对较少、太液池遗址存留的传统元素不多、生态资源开发受限等问题。通过分析大明宫遗址上述资源优势与转化过程中需要克服的问题,相应提出五种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遗址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我国古代文明史史迹的主体。本文剖析了国内外关于大遗址的内涵界定与价值评析,介绍了国外发达国家在大遗址保护与利用方面的最新实践经验,对国内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模式进行了系统综述,并提出了今后我国大遗址保护与利用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今日苏州城以西木渎一带 ,有许多古代遗留下来的长条形土岗及方形或长方形台地。经考古调查、发掘和采集口碑资料 ,初步可知这一带即为春秋晚期吴国都城吴大城的遗址。长条形土岗是小城城墙、大城城墙及城郭墙的遗址 ;方形或长方形台基是宫殿及其它房屋的遗址 ;城墙遗址内外还分别有城河、护城河的遗址。  相似文献   

16.
谢汝羡 《源流》2012,(13):53
今年《源流》第一期刊登《2012有望成为阳江革命遗址建设年》一文后,阳江市委办、市政府办于5月4日出台了相关政策,将市老促会向市委市府建议"2012为革命遗址建设年"延展为2012-2016五个建设年,并对阳江重要革命遗址的抢救修缮工程工作作出具体安排。阳江"两办"《关于加强全市革命遗址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的意见》提出,根据阳江市革命遗址的实际情况,决定对阳江重要革命遗址  相似文献   

17.
从大遗址保护与遗址区内居民生产、生活之间存在的矛盾入手,分析了解决这一矛盾的两种途径,即"城中村"和"新农村"模式。通过探讨两种模式的适用性及其缺陷,得出只有从遗址的实际情况入手,选择适当的模式,才能实现遗址区内居民与大遗址保护和谐共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相关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相关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也不断深入,并引起了世界关注.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大遗址保护利用实践与理论的发展,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大遗址保护方式,通过对近十几年来大遗址保护与利用有关研究的分析总结,指出目前关于大遗址本体的研究较多,而作为一个特殊区域研究的较少;单一领域研究的较多,而多学科全面系统的研究较少.当前我国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已成为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建立科学的大遗址观,构建国家级大遗址保护特区,应是解决这一综合性社会问题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9.
尼雅遗址历史地理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雅遗址是塔里木盆地最为重要的考古学遗址之一。文章根据与之有关的历史文献以及从遗址中出土的NB53C卢文书两种资料,对遗址的历史地理问题做了探讨,考证其为汉代精绝国以及魏晋鄯善国凯度多州两个时期的遗址。对后一个时期来讲, 卢文书是最为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20.
遗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既具文化传承意义,又富经济社会价值。在分析我国遗址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指明保护利用蚌埠地区遗址文化遗产的总体思路及具体路径,为其他同类地区遗址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资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