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豫皖苏边区位于河南、安徽和江苏的三省交界之处。1938年初,徐州会战后,战略地位日益重要,敌我顽三方都加以关注。1939年11月,中共中央指示彭雪枫开创了豫皖苏抗日根据地,在此生长成新四军第四师,并对冀鲁豫、苏北、皖东北和皖东抗日根据地起到一定程度上的屏障作用。皖南事变后,边区失而复得,到解放战争时期,发展成豫皖苏解放区,成为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前进基地和主战场之一;淮海战役后,又成为渡江南下的基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豫皖苏抗日根据地位于津浦路西、陇海路南、黄泛区东、淮河北的黄淮平原,该区是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八路军同华中新四军联系的纽带之一,是我党发展华中抗战、向东挺进敌后、向西连接中原的重要阵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新四军第四师的主要领导人彭雪枫同志,是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的开拓者,他在创建豫皖苏抗日根据地过程中,立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回顾先烈的光辉业绩,对于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搞好两个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1938年2月,彭雪枫奉党中央、毛泽东之命,来到河南,担任河南省委常委、省委军事部长、省委统战委员会主任,开始了他中原抗战的戎马生涯.随后,又先后担任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委、豫皖苏区党委书记、八路军第四纵队司令员、新四军四师师长兼政委、淮北军区司令员等要职,驰聘于竹沟、豫皖苏、淮北等地,进行抗日斗争.他坚定地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创造性地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动员与组织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抗日游击战争,积极发展抗日武装,创造和开辟了豫皖苏、淮北抗日根据地,为中原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一、创造性地贯…  相似文献   

4.
水东抗日根据地中心区主要包括河南东部的睢县、杞县和太康县,一般称作睢杞太,因处在改道后的新黄河(即贾鲁河故道)以东,也称作水东区。一九四三年前,它是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的一部分,后因形势变化,转归冀鲁豫军区领导。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水东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组织武装,建立政权,为  相似文献   

5.
淮北抗日根据地是彭雪枫统率的新四军四师为主力创建的一块解放区。它是华中抗日根据地中较大的根据地之一。以津浦路为中心,淮河以北、陇海路以南、京汉路以东、运河以西的地域是其活动范围。这是一块拥有六百万人口,横跨豫、皖、苏,鲁四省边区的广阔地带。新四军游击支队和淮北人民正是以它为依托,由三个连三百多人发展成为拥有十二个团一万九千余人的抗日队伍。他们在抗日战争中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不仅保卫了  相似文献   

6.
豫皖苏边三个月反磨擦斗争,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1941年春,皖南事变不久,国民党顽固派为消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公然置抗日大局于不顾,向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大举进犯。面对国民党顽军的进攻,豫皖苏边抗日军民奋起抗击,历经三个月的艰苦斗争,终因顽我力量悬殊,我军不得不忍痛转移,反磨擦斗争失利。此次反磨擦斗争,我军不仅丢掉了亲手开创的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而且人员伤亡很大,是仅次于皖南事变的又一次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7.
日寇侵占中原,盘踞武汉之后,肩负抗日使命的中国共产党继开辟华北、华中各抗日根据地之后,又开辟了跨鄂、豫、皖、根、赣五省的鄂豫边抗日根据地,建立了边区抗日民主政权。从此,抗日烽火燃遍的中原有了抗击日寇的战略基地。  相似文献   

8.
彭雪枫将军等领导的新四军四师和开创的豫皖苏边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文化教育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培养了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干部,壮大发展了抗日骨干力量;宣传、动员、教育了广大群众,激发了他们参加抗日斗争和建设根据地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争取民族解放的民族战争.在由中国共产党倡导、推动而形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华民族经过8年浴血奋战,终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这场民族自卫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以人民战争思想为指导,放手发动群众,大力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创立、巩固、发展抗日民主根据地,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为中华民族的解放战争做出卓越贡献.在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笔者撰写此文以示纪念,并对豫皖苏边抗日民主根据地(以下简称豫皖苏边根据地)缔造者、抗战期间为国捐躯的共产党人彭雪枫将军,表示景仰和缅怀.  相似文献   

10.
豫皖苏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陇海路以南、淮河以北、新黄河以东、津浦路两侧的黄淮平原上所建立的一块抗日根据地。它包括豫东的睢县、杞县、太康、西华、陈留、民权、兰考、商丘、鹿邑、柘城、宁陵、夏邑、永城等县,皖北的涡阳、蒙城、宿县、怀远、风台、寿县、阜阳、太和、亳县、临泉、颖上、灵璧、泗县等县,以及苏西北的肖县、铜山、砀山等县。全区总面积35000多平方公里,人  相似文献   

11.
鄂豫边区建设银行和边区经济建设是随着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开辟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武汉失守后,鄂豫地区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风起云涌。“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了发展华中的方针”,1939年5月,李先念、陈少敏由竹沟率领部队南下与陶铸组织的抗日武装力量会合,成立新四军鄂豫游击支队,在豫南、鄂中、鄂东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经过三年的斗争,创建了鄂豫边区的抗日武装——新四军第五师及普遍的地方武装,坚持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战争”,“刨建了边区抗日根据地”,在十二个县“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1941年春,新四军第五师成立,李先念任师长兼政委。在此期间,还正式成立了鄂豫边区党委,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随后,边区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在平汉路以东,包括黄梅、广济、圻春、宿松、浠水、麻城等县,在襄河南开辟了荆门、当  相似文献   

12.
彭雪枫倡导创办的《拂晓报》,是新四军中创刊较早、办得较好的报纸之一。彭雪枫对办报的意义、方针有着深刻的认识,对办报人员的工作作风、职业道德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他不仅参加审阅重要新闻、社论和稿件,也参加校对和指导印刷,他既是该报的抚育者、领导者,又是它的热心读者和撰稿人。在彭雪枫的关怀和指导下,《拂晓报》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政策,动员广大军民,对豫皖苏根据地的建设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简析抗日根据地商业的构成、特点和作用张秀芬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力量。在全国人民的支持和配合下,先后建立了十九块抗日根据地,面积达九十五万平方公里,人口共近一亿。成为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中国军民实行坚决抗战的基地。抗日...  相似文献   

14.
知识分子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延安时期知识分子成为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先锋、教育培养干部的中坚、新文化的开创者、科学技术的奠基者,边区吸引使用知识分子的成功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关于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的定性和称谓 ,有几种说法。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一书 ,对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的定性和称谓是正确的。该书的出版 ,为人们认识滇黔桂边区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提供了很珍贵的史实和史论。  相似文献   

16.
抗战期间,在苏(州)常(熟)太(仓)抗日游击根据地内活动的抗日主力武装最多时达三四千人左右,地方抗日武装和行政机关的人数要超过上述数目。担负其给养任务的是苏常太抗日游击根据地的财经部门,他们不仅保证了自己所需要的经费,而且多次拨出巨款支援江苏省委和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新四军,为苏常太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和巩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就根据地的财经工作在各个阶段中的组织体系和工作内容进行历史性的考察,并对其特点作简要剖析。  相似文献   

17.
陕甘宁边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模范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边区社团迅速成长和发展起来,并具有一系列明显的特征。边区社团在党和边区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创建了十多个抗日根据地,形成以延安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洪流。中国共产党直接担负着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的领导责任,指明了文化建设的方向、遵循的原则、完成的任务、采取的方式。抗日根据地文化继承五四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它的直接源头是苏区文化。党和边区政府实现了有效的文化控制和文化整合。文化社团、社会文化、教育事业、文学和艺术事业的建设为根据地巩固和壮大发挥了巨大作用。它是政治为核心、为战争服务的战时形态文化。大众化风格、“军民共建”形式、行政干预为动力、发动群众、搞群众运动为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9.
鄂豫边区建设银行与边区经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鄂豫边区建设银行和边区经济建设是随着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开辟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武汉失守后,鄂豫地区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风起云涌。“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了发展华中的方针”①,1939年5月,李先念、陈少敏由竹沟率领部队南下与陶铸组织的抗日武装力量会合,成立新四军鄂豫游击支队,在豫南、鄂中、鄂东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经过三年的斗争,创建了鄂豫边  相似文献   

20.
鄂豫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十九个根据地之一。它象巨人一样屹立中原,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原前哨鄂豫边区是在1938年10月日寇侵占武汉,抗日战争转入相持阶段以后,中国共产党在中原地区建立的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鄂豫边区的党组织正确地执行了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在没有主力部队的情况下,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