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是在反对封建专制统治、进行资本主义民主革命的过程中提出和逐步形成的。它虽然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和难以克服的局限性,但作为对封建主义价值观的彻底否定,它的产生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历史进步,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特别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成果,具有一定的世界历史意义。社会主义作为更高级、优越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必须有更高的视野和更宽阔的胸襟,摒弃单纯"对着干"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大胆地引进、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合理内核,经过批判性"扬弃"、创造性转化"拿来"而"为我所用",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体现出社会主义价值观相对于资本主义价值观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价值观与心态的关系为主线,通过对中国与西方的比较分析,深刻阐释了价值观在实践基础上对于心态平衡的先验性影响,而先在的价值观和心态平衡又是统一的,统一的核心内容是现实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问题是当前学术界讨论的热门问题,本文在对中西方传统价值观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历程自近代以来之所以如此步履维艰,在根本上是由于中西传统的价值观不相容性以及传统的三大文化战略没有解决这一问题所造成的。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以生态价值观为基础的第四文化战略。  相似文献   

4.
中国道德价值观与西方道德价值观存在诸多的差异,其中最为突出的有:中国道德价值观的核心是强调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以德性和仁爱为显著标志,而西方道德价值观则注重个人主义和平等精神,以理性和正义著称。探其根源,二者之差异主要是由中西方经济基础、历史传统以及社会结构的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中西方立宪存在着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从价值观的角度来审视,西方的宪法文化强调的是个体主义、自由、正义和人性恶的价值观,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则是整体主义、秩序与人性善.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促进了宪政的产生,而在近现代中国的宪政运动中,由于传统文化中缺乏支持宪法所赖以生存的文化因子,从而导致宪政运动走向失败.因此,中国的宪政建设要取得成效,就离不开移植和培育宪法文化.  相似文献   

6.
文化,特别是它的核心理念——价值观,与人权有内在的本质联系。理解一个国家、民族在人权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必须了解它的文化和价值观念。文化、价值观和人权观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东西方在文化、价值观和人权观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应该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共同发展。文章着重以中国为例,说明文化的变迁对人权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传统价值观,是自然经济发展的产物,而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则是西方国家商品经济发展的哲学之果。两者既存在着尖锐冲突的一面,又存在着互补的一面。立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实际,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价值观的建构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主要是对中国问题的积极应对,但由于中国模式的世界性影响日益显见,中国在核心价值观上的创造性建构及其经验便具有普遍性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中的中国经验和启示表现在:合理的核心价值观建构必须要有先进的理论指导;核心价值观唯有具体化才能具有现实性;核心价值观唯有包容与开放才有生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尊重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它以开放和包容的姿态积极吸收人类核心价值观的文明成果,从而铸就了它在人类社会核心价值观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地位。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141名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阶层的农民进行问卷调查,对当前农民的道德价值观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处于社会体制转型时期的山西农民的道德价值观是一个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价值观为主导,以西方当代个体价值观和我国传统道德价值观为重要内容,同时包括相当容量的共产主义道德理想与一定程度的封建伦理观念和个人病态追求的多维结构。这个多维结构中,在共产主义道德理想和西方当代个体价值观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西方当代个体价值观和我国传统道德价值观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价值观上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在西方当代个体价值观上存在显著的文化程度差异;在共产主义道德理想上存在显著的职业阶层差异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逐渐发生了从一元价值观向多元价值观、从整体价值观向个体价值观、从理想价值观向世俗价值观、从精神价值观向物质价值观的变迁.这一变迁的轨迹表现为:20世纪80年代价值观的深刻反思;20世纪90年代价值观变迁的基本完成.新世纪以来价值观变迁向两个方向发展,即价值观上述变迁的延续和深化与科学发展价值观和和谐价值现的形成.价值观变迁对大学生价值现教育产生着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也要对社会价值观的变迁作出回应,即大学生价值现教育要实现在教育内容、教育主客体关系和教育目标上的三大改变.  相似文献   

11.
林语堂翻译的《浮生六记》使西方人了解到了一对中国夫妇恬淡而可爱的生活。此书的译成是早于跨文化交际学理论出现的实践性的跨文化交际成果,该成果源于译者独特的价值观和翻译观,且无论从其交际内容、交际层次还是交际作用上来分析,该译本都可谓是实践性跨文化交际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教育价值观虽然得到了有关学科的关注,并进行了一些有建设性的研究,但还没有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系统研究.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教育价值观的主体有社会、学校和个体三个层次,三个主体相互影响,但各自的影响力和对其他主体的影响方向是不一样的,其中学校和教师这两个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比较特殊.对教育价值观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思辨的水平上,有必要进行实证研究,从不同的维度揭示教育价值观的特征,从而促进不同主体合理有效的教育价值观的建构.  相似文献   

13.
沿袭西方传统,国内高校的西方经济学教学十分强调数学逻辑方法和实证研究。这种去伦理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塑造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然而,经济学理论包含有伦理因素和价值观色彩,这是学界共识。在经济学教学中,探索以价值观导向的专业教学,促进德育与经济学教学的融合,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概要评述了20世纪中国清代文学研究的成就。20世纪,中国学术体系和学术价值观向西方转型,清代文学研究在80年代前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一方面,清代小说戏曲的研究较之于前代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另一方面,清代的诗文研究遭到长期的冷落,直到钱仲联先生80年代后的倡导,其才开始受到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而整个清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正是在80年代后,结束文革浩劫和全国迎来思想解放运动的背景下出现的。  相似文献   

15.
跨文化交际中的价值观与大学英语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跨文化交际差异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价值观.本文分析了西方文化价值观的表现及其与中国文化价值观的主要差异,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高度重视跨文化交际中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无神论作为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建设中西方社会价值观中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不同,无神论在建设社会价值观中的作用亦存在差异.表现在理论旨趣上,西方无神论以关注世界本体追寻奠定了西方人本主义价值观的基础,中国无神论则以着眼现实社会政治生活奠立了中国传统社会群体本位价值观的基础;价值本位上,西方无神论推动个人本位价值观的确立,中国无神论促进群体本位价值观的形成;作用方式上,西方无神论以批判宗教神学促进个人本位价值观的确立,中国无神论以驳斥世俗迷信推动人本主义价值观的形成.考察比较无神论在建设中西方社会价值观中的作用,对我国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后期西方国家流行的“第三条道路”价值观,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民主党为了迎接当今经济全球化等挑战而作出的理论变革和价值观念更新,是一种面向新世纪的“新政治”。“第三条道路”倡导的价值观变革具有深厚的时代背景和深刻的现实依据:基本前提是全球化对西方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挑战;阶级基础是西方社会结构和阶层结构的深刻变化;思想基础是冷战结束提出的更新理论纲领的新要求;现实依据是西方社会民主党竞选执政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8.
概要评述了20世纪中国清代文学研究的成就.20世纪,中国学术体系和学术价值观向西方转型,清代文学研究在80年代前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一方面,清代小说戏曲的研究较之于前代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另一方面,清代的诗文研究遭到长期的冷落,直到钱仲联先生80年代后的倡导,其才开始受到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而整个清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正是在80年代后,结束文革浩劫和全国迎来思想解放运动的背景下出现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小康社会大众休闲价值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培养和倡导积极的小康社会大众休闲价值观,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倡导的休闲价值观应是充分结合了我国传统和西方优秀休闲文化、认识到休闲是人们在小康社会快节奏高效率工作压力下保持健康和全面发展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持力量,是真正体现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体现出可持续性特质的休闲理念和休闲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从心理学上讲 ,创造价值观是指人们在对创造的属性认识的基础上 ,从其自身的需要出发而形成的对创造的价值的看法。它包括创造价值评价、创造价值选择和创造价值方式三个基本成分。可以从人们在创造活动本身和创造成果之间的取向、创造价值的直接接受者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