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国在历经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动荡与混乱之后拔地而起,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王朝,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其统治。然而,如此强大的帝国却在二世就亡国。究其速亡的原因,历代学者多从政治、军事、经济等角度来分析,秦亡固然受到这些因素的直接作用,然而,缺乏文化上的探讨,使"秦亡论"显得较单薄。本文从文化、地域、心理认同方面来探讨秦的灭亡,认为秦靠法家"霸道"兴国,以至于统一六国。然而,统一之后,其制度没有按照韩非子所说的"世变则事变,事变则备变"、"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事宜则有功"去实行,仍然实行其强权制度,并比以前有过之而无不及,扭曲了法家的本源思想。这些制度抑制了多元文化的发展,限制了国人,尤其是士人的自由,没有受到中原以及关东人士的认同,遭到反抗,以至于亡国。  相似文献   

2.
秦崛起与扩张进程中,在占有土地的同时,亦逐步重视对人口的控制。“徕民”政策的施行,促使作为强势政治实体的秦国愈益强大。秦实现统一之后,在所谓“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的形势下,由于行政方面的问题,民人脱离政府控制的现象多有发生。社会人口“亡秦”“逃秦”“避秦”“遁秦”等情形的普遍出现,可以看作秦王朝行政控制力严重削弱、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秦代人口流失,应当与秦短促而亡的史实联系起来理解。  相似文献   

3.
秦灭六国、统一“诸夏”,华夏族因此而改称“秦人”。但由于秦朝二世而亡,“秦人”还未能成为华夏族的普遍称谓。在两汉四百多年的大一统时期,“汉人”便逐渐取代诸夏或华夏之称,成为民族共同体的一个固定和普遍称谓。秦汉时期的文化认同意识,还使得炎帝和黄帝成为中华民族认同的共同先祖,这标志着各民族的进一步融合,汉民族已初步形成,并铸就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巨大凝聚力。而“华夷之辨”则形成文化、生产方式和血缘三方面的判断标准,其民族意义和“群”的差别备受关注。在以夏变夷的总方针下,汉代胡汉一家的思想及实践亦具有巩固统一和推广汉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于北宋何以亡国,人们素来议论颇多。其中,以当时人杨时的亡于王安石变法论,李邺的金强宋弱、北宋必亡论以及鲁迅的唱着老调子亡国论最具代表性。前两种说法固然荒谬,鲁迅的议论也未必确当。本文认为:北宋不是唱着老调子,而是唱着“新”调子亡国;不是亡于变法,而是亡于胡改乱革;绝非落后挨打,实因腐败亡国。  相似文献   

5.
战国时的秦国位于甘、陕交界处,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使其先民文化在形成过程中表现出多源性特点。秦文化是以农耕为主的仰韶文化西移后,吸收西部以细石器为特色的草原牧业文化及西南部的古蜀山地文化、江汉流域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融合而成。秦文化的多源性,对其政治制度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由秦缪公重用西戎人由余到孝公利用商鞅变法使秦成为战国七霸之一;昭公又采纳范睢“远交近攻”之策,最后消灭六国建立秦王朝。秦始皇重用李斯实施各项统一政策,使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度最后形成。它的主要核心是“专制皇权”和“武装进攻”。  相似文献   

6.
始皇二十六年平并天下,至二世三年而亡.何以如此庞大的帝国,会短时期便土崩瓦解?笔者试从思想文化的视角对其速亡进行探析.秦国自身本无多少文化传统,其文化,战国以来,大都是从东方移植而来,是东方三晋文化“东学西渐”的结果.秦视其文化,亦仅作为致国富强的捷径,而没有正确对待文化移植、文化融合的问题,把法家严刑酷法思想极端的发展到了顶峰.同时,这也把知识分子推到了反秦阵营.诸如此类的因素,最终导致秦帝国的覆亡.  相似文献   

7.
整理者认为《为狱等状四种》中“吏议”的主体为县吏,然县吏似无权参与案件的审判,而直接听命于郡守的都吏是有断狱和向廷尉奏谳的权力的,故“吏议”之主体当为都吏。一般认为“邦亡”指逃出国境,然从《癸、琐相移谋购案》可知秦人逃亡到南郡被定为“邦亡”罪,而案发时南郡早已划入秦版图之中,故知“邦亡”当为逃离秦故地,而非逃离国境。“邦亡”是一定历史时期内秦国特有的称谓,秦统一后该词未见于文献之中。  相似文献   

8.
汉初刘邦“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教训,剖裂疆土,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实行郡县、封国并存的政治体制。对于这种特殊政体,历来褒贬不一,普遍的看法认为刘邦此举是对秦始皇实行“海内为郡县”的倒退,其后果引起了“吴楚七国之乱”,给汉初社会带来了不安和灾难。本人对此不敢苟同,试图通过本文就汉初这种政体对社会的影响谈些不成熟的看法。一、两种不同的分封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廿六年),秦王政灭六雄,统一中原后,建立了封建集权的中央政治体制。在中央确立了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后,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推行什么制度,  相似文献   

9.
道德伦理的政治化与秦汉统治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没有进入夏王期的政治视野。殷商时期的“德”表现为宗教为政治所用的倾向。周人提升“德”进入政治序列,开创了以街道伦理为神学政治的新局面。邹衍五德终始说成为秦统一中国后的官方学术,对汉代的神学政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西汉政治对五德终始说的认同,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刘邦承袭秦制,认同水德;二是汉武帝进行改制,以土德取代水德,对五德终始作出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南宋遗民词频繁使用由历史典故演变而来的文学意象,这些意象以“铜驼”“铜盘”“铜雀台”“新亭”“乌衣巷”等为代表,它们均与前代王朝发生的动乱及亡国事变相关。遗民词人通过使用这类意象以表达亡国之恨,同时它们也成为遗民词抒情特色的显著标志。其所以频繁出现,与它们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密切相关,也与历代文人不断相沿习用,从而使其所承载情感意蕴走向固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陆贾是汉初重要政论家之一,他的著作《新语》对于刘邦统一后治理新建的汉朝有重要关系,使刘邦懂得“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之”的道理,也使他明白“秦之所以亡和汉之所以兴”的根本原因所在。 《新语》一书,自从刘向校录以后,一直传下来,唐魏徵等编辑《群书治要》、马总著录《意林》都收有《新语》的部分篇章。颜师固注《汉书》时还说“其书今现  相似文献   

12.
秦朝成为短命王朝,并非千百年来史坛众口一词所认为的只是“酷刑”、“暴政”所致。秦速亡的根本原因是秦统一后不适时地一味推行准军事化的法治国策和统治方式。揭竿而起的陈胜吴广仅是秦速亡的纵火者,而集国仇家恨于一身的六国旧贵族的激烈反抗导致了秦王朝的迅速倾覆  相似文献   

13.
用人问题,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强弱兴衰的大问题。治国安邦靠人才,成就事业也离不开人才。这个道理,历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包括封建社会的一些帝王将相在内,都在不同程度上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孔子认为治理国家要靠人才。他说:“为政在人”,“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无),则其政息。”(《中庸》)但是,人才是难得的:“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治国之臣)十人’”。对此,孔子说道:“才难,(人才不易得)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论语·泰伯》以下凡引《论语》只注篇名)孔子认为卫灵公无道,而没有亡国,是因为他任用了“仲叔圉治宾客,祝(鱼它)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宪问》)人才的重要,于此可见。  相似文献   

14.
“镇西府”、“镇西直隶厅”、“镇西县”作为行政区域的府治地名、厅治地名、县治地名 ,在现实的传媒中休眠已有整整 50年的历史了。[1]然而 ,这些地名所标志的历史事迹 ,以及这些历史事迹所彪炳的文化内涵 ,却没有因为其名称的休眠而隐匿 ,相反 ,随着社会文化良知的逐渐康复而日渐鲜活起来。那么 ,与“镇西”密切相关的“镇西庙宇冠全疆”也就理所当然地受到了文化视点的关注 ,受到了学术研究的青睐。这无论怎么说 ,也是一种令人喜悦的人文关怀现象。因此 ,对“镇西庙宇冠全疆”的内涵及其来龙去脉做一番初步的考察 ,不仅是文化良知的选择 ,也是对文化良知的润泽  相似文献   

15.
西晋的崩溃与门阀的分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晋的崩溃与门阀的分化杨德炳在中国历史上,秦、西晋、隋都是经过长期分裂才实现统一的朝代,但统一不久又都二世而亡了。本文仅就西晋二世而亡的主因、门阀在“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中的处境和动向略抒己见。关于西晋迅速崩溃的主要原因,历来就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秦伐取巴蜀,是秦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最后,秦了却了南顾之忧,据巴、蜀之富,对楚及三晋展开了强大攻势,30余年间,取江中,拔宛城,吞鄢、邓,破楚有郢。然而,秦惠王当初派遣谁伐取巴蜀?史书上却有不同记载。从《史记》上看,司马迁在多处确指伐蜀之将乃其先人司马错。如在《太史公自序》中说:“(司马氏之后)在秦者名错,与张仪争论,于是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而守之。”没有提及张仪。《秦本记》中亦云:‘’司马错伐蜀.灭之。”也没有提及他人。据司马迁的这些记载,伐蜀由司马错提出,并由他统兵出征完成的。但是,笔者在…  相似文献   

17.
夏增民 《南都学坛》1999,19(2):13-15,24
廷议制度是秦国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保证,而博士制度是将其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的表现,是把六国政治精华吸纳入行政体系的制度创新,是统一后新统治模式的尝试和政治运行模式的重大转折。反映了秦始皇“文治理国”的构想,是文化统一的重大举措。但由于政治形势的变换,秦始皇又不得不回归单一法家行政决策模式,并因此引起秦国的速亡。  相似文献   

18.
秦文学简论     
秦族很早就生活在中华大地上 ,由于长期处于边地 ,发展过程又深受法家传统思想的影响 ,而且在短暂的秦王朝统治时期 ,实行了“以吏为师”、“燔灭文章”的文化专制政策 ,因此 ,一般认为“秦世不文”而对其文学尚没有足够的重视。秦能很快由地处边陲的小国发展而成为一个一统天下的封建帝国 ,对中国历史、经济、文化影响非常深远。随着秦这一民族的发展 ,追溯其文学源流、特征 ,认识其文学的全貌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陈文 《社区》2013,(36):27-27
某地近年来大抓基层建设,修建了功能齐全的文化活动中心和设施完备的服务大厅,受到各级领导称赞,也成为基层建设的“亮点”。然而这些公共服务设施,在接受完领导检查后,并没有被启用,这些“亮点”成了供上级检查、  相似文献   

20.
汉初统治者在吸取了秦亡的教训之后,从社会舆论、教育、行政、法律等方面加强了“德治”的宣传和实践。“以德治国”虽然有其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存在内在的深层矛盾。“以德治国”在汉代的得失将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