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简论别墅庭院景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别墅、庭院景观和室内三个方面建构起对别墅文化的研究框架,并从自然、环境美、空间美、生活美等方面论述了别墅庭院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众多风格的别墅相继出现,私家庭院的设计营造也从城市化建设的公共景观中分离出来,与后者不同的是,别墅强调着私有性,因此,别墅庭院的设计营造有着它独立的研究方向。庭院设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想建造出理想的私家庭院,掌握庭院设计的基本原理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别墅作为现代高档的住宅形式,别墅庭院景观设计有其自身的个性。而现阶段别墅庭院的景观设计还停留在表层的物质阶段,缺乏对人精神方面的关怀。本文从别墅庭院的情感内涵入手,挖掘人的情感需求,探讨现代别墅庭院中情感氛围的营造。  相似文献   

3.
网师园是中国古典园林中以水体为主景营造私家住宅园林的范例。网师园按照空间性质可以分为以水景为主的主景区和以建筑为主体的住宅建筑区,住宅建筑区根据其使用功能不同又可分为会客办公区、生活居住区和宴会庭院区。通过对网师园各个分区空间组织特点以及空间之间组合的手法进行分析,学习网师园在园林空间组织处理时用到的明暗对比、以小见大、丰富空间层次的手法,利用有限空间既满足了生活、起居、休闲的功能,又创造出了丰富的景观。  相似文献   

4.
建筑美与城市环境空间有着紧密的相关性。而当代建筑在城市空间中的不合理布局对周围空间造成破坏,给人以压抑感,与城市景观环境不协调。应从城市整体空间布局、景观环境设计及城市历史地域文脉的延续等方面强化建筑美学在城市环境空间中的应用,以营造和谐美观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人工湿地景观设计的分析,从景观的选址、地形处理和营造、水体空间的设计、驳岸的处理、植物的选择配置及小品、道路的设计等方面阐述了在人工湿地景观中模拟生态空间建设的几点设计要求,并指出了人工模拟生态空间中还要注意生态的保护、生物的需求和引进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中园林景观规划与营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村镇环境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乡村景观和园林规划与营造列入新农村建设总体工作中,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乡土文化,创造出具有乡村特色的现代乡村景观园林,将是园林和景观规划与营造面临新的挑战。剖析我国乡村景观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阐述乡村生态园林和景观的功能需求和特点,探讨新农村乡村生态园林和景观建设中园林绿化规划、园林绿化与景观营建关键技术、乡村景观结构与生态功能协调、乡村庭院园林绿化与庭院经济结合、村镇景观园林建设的区域特点表现等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7.
闽南华侨别墅庭园作为中国华侨园林的奇葩,既保留了中国园林追求的意境美,又融汇了西方艺术追求的形式美,集中体现了中西园林艺术多元共存的设计理念。从空间营造、假山建构、水景布置、植物配置、铺装陈设、建筑装饰等方面对厦门鼓浪屿别墅庭园进行实例分析发现,庭园中最具独特之处就是大胆的交流、借鉴、继承和创新,实现了实用与艺术的高度统一,促成了中西园林文化的交融。  相似文献   

8.
针对中国城市水体受损的严重现状,从风景园林的视角出发,对国内外城市受损水体的修复和水景观营造的重要理论及实践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从工程角度、生态角度详细探讨国内外城市受损水体修复理论与技术,总结了整合水系结构、恢复水体生态、组织水上交通、保护历史文脉、传承水文化等专业化城市水景观营造方法。在城市水景观的营造过程中应该注重景观风貌的营造、水文化的再现和滨水空间的营建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基于乡土意境的夷陵森林公园景观营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郊型森林公园中进行乡土意境的营造,具有多重现实意义.城郊型森林公园乡土意境景观设计的要点主要有亲和感景观的营造、乡野美景观的营造、地域性景观的营造以及可持续景观的营造等.文章以宜昌市夷陵森林公园为例,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设计了9个充满乡土风情的景点,营造出富有乡土意境的城郊型森林公园,为以后的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古村落入口空间是村落景观的重要节点,体现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审美意识。在古代天灾人祸、多乱不安的整体环境中,"安全感"作为居民对入口空间的一种感知,既是需求也是要求。以浙江传统村落入口空间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了20余座古村落的基础上,梳理各类文献资料,发现入口空间的"安全感"不仅仅通过景观营造手法来构建,同时也受到生态观、民俗文化的影响,从生态、景观及文化3个方面讨论村落入口空间"安全感"的营造手法,总结不同营造手法在入口空间的不同体现。通过挖掘浙江传统村落的人文、艺术魅力,为现代居住区入口空间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进而推动浙江传统人居理念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居住区景观空间营造中的水景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景是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设计元素,它可以成为居住区景观空间营造的一个重要载体.水体自身的一些性质和特征可以在组织空间序列、限定空间布局以及联系空间层次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在这些空间处理中,水景可以和其他造景要素相结合来共同创造理想中的景观.  相似文献   

12.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龙子湖校区的景观生态在场所精神的营造上进行了有效的探索。水景设计与学校"情系水利、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紧密联系。各个水景元素都蕴含着特定的意象,很好地诠释了学校的历史文脉。水景集中了自然与人文,时间与空间,动态美与静态美,象征与意境四对审美范畴,实现了大学校园环境育人的功能,创造了积极向上、人性回归的健康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与孩子在回廊下追逐嬉戏,与爱人在草丛间重拾昔日浪漫,陪父母在老树下共享天伦之乐——一座曼妙多姿的私家庭院,一片旖旎的田园风光,打开门窗,走进庭院,还是家的多姿倩影,生活本应如此美妙。  相似文献   

14.
以公共健康为导向提升社区景观环境质量是未来健康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健康景观相关理论,在解决现有问题基础上探索适合城市健康社区的景观设计方法对营建健康城市具有积极意义。以国内外健康社区景观研究为理论基础,结合秦皇岛皓月天锦健康社区景观项目,综合运用亲生物假说、压力痊愈理论、知觉现象学和传统养生理论,从生态、空间以及社会环境3个方面分析场地环境,以景观设计过程为线索,从设计之“道”、设计之“术”、设计之“技”3个层面提出了健康社区营造设计策略,以期为同类健康社区景观设计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助推未来高质量健康城市建设及精细化设计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从邻里角度探讨了高层住区景观环境的空间营造,旨在分析和解决高层住区中居民邻里淡漠和邻里空间参与度不高的问题。运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方式修复和创造更人性的高层住区邻里交往空间,以此营造居民对住区的“家园”感认知氛围。  相似文献   

16.
随着森林游憩业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山地森林景观的整体视觉质量。鉴于森林景观之美构成的复杂多样性,国内对于森林景观视觉质量的高低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也缺乏一套完善的设计理论。而森林景观的视觉设计早已在国外引起重视,并形成以英国的主动设计途径和美国的视觉管理系统为主的理论体系。从中国审美观出发,研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观念,从大家所认可的中国古典园林、山水画、古村落中提炼出美学的设计原则,并结合国外的设计理论,最终总结出了以人为本、曲径通幽、同势而构、斑块融合、柔化边界、精于体宜、特色背景协调统一、季相变化、适地适树、意境营造10条设计原则。同时,以北京西山卧佛寺林场为例,利用总结的10条设计原则对森林景观的视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17.
城镇景观营造的质量和水平不仅是兵团城镇现代文明的象征,也事关兵团职工群众生活品质提升和屯垦戍边事业发展。该文基于城镇景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通过兵团城镇建设的实证研究,认为综合运用系统学、生态学理论指导未来兵团城镇生态景观的营造,是科学、正确的发展之路。兵团要逐步构建稳定与多样化的城镇区域景观生态空间,努力建设好生态景观特色鲜明,富有兵团人文气息和独特景观风貌的城镇。  相似文献   

18.
大学校园景观作为一种特殊的景观不仅反映了学校的特色,同时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以沈阳建筑大学校园景观的设计为例,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大学校园景观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提出了对师生有教育和启迪意义的生活学习空间的景观营造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从建筑选址、建筑模式、功能分区及交通流线等方面出发,详细总结了奥特莱斯这一商业建筑的特点;以燕莎奥特莱斯和青浦奥特莱斯为例,从平面布局、建筑形态及景观特征等方面对比分析国内南北方奥特莱斯的差异,研究营造良好的商业空间品质,创造设计更加人性化的新型购物中心.  相似文献   

20.
现今全球气候变化正影响极热环境实践项目之诸多方面,避暑设计成为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基于避暑设计实践与相关理论研究存在脱节的情况,旨在从风景园林师的视角出发,收录极热环境中一线避暑设计实践相关案例,并对风景园林师认知中的避暑设计景观手法加以整理探析,内容包含景观对建筑墙面、建筑平台空间、建筑空间内部以及城市开放空间等诸多领域营造手法之介入.通过研究发现避暑设计实践相关案例均不同程度涉及风景园林针对遮荫、湿度、水体以及通风这4要素的设计营造.对相关学者了解行业一线风景园林师避暑设计认知及实践概况具有重要意义,也为风景园林师今后的相关避暑设计实践项目提供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