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汉语中的异读字——兼论异读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读是汉语音读方面的特有现象,但同时也给人们的学习带来了不便。本文拟就异读的辨识,异读产生的原因以及异读字、词的规范等问题试作论述,力求弄清以上问题,使人们对异读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汉语成语中的异读词在语言生活中很容易发生误读,误读的主要原因是或专有名词的特殊读音,或古音通假,或语体差异,或古音破读,或古书面读音,或汉字简化。要消除这些误读现象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使用者的文化水平,另一个方面是修订异读词审定标准即《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相似文献   

3.
词语的习惯性误读是影响普通话语音规范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焦点访谈》中媒体人语音面貌连续一个月的考察分析,关于媒体语言中的习惯性误读问题得出如下结论:在音节的各部分中声调的误读最多;节目中解说员比主持人和记者的误读次数多;误读主要表现为多音多义字误读和受方言影响的误读.应加强解说员这一群体的语音规范;普通话异读词审音工作应审慎,审音原则应有理有据.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汉字规范化"定音"的方针1,985年颁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中审定了大量词语的异读音。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运用的不断变化,部分异读词的使用现状与该表中的规定已有较大出入。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普通话正音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得到及时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从高本汉最早的著作开始就把中国音韵学和方言田野调查紧密地结合起来。在中古音的构拟和间接的上古音研究方面,方言资料是相当重要的角色。早期的方言田野调查以字音为主,后来认识到俗传词才是探索方言历史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对《礼部韵略》异读研究的方法及异读语音层次做初步的探讨。首先 ,确立利用异读来源考察异读语音层次的方法 ;其次 ,以此为标准 ,将《礼部韵略》异读的语音层次大致划分为 :前代经典中的读书音 ,前代字书、韵书的音切和反映宋代时音的音切三类。  相似文献   

7.
王力先生对普通话异读词审音的历史性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是推广普通话推进汉语规范化的一项任务,王力先生对此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一1955年10月在北京举办了两个会议,一个是教育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15—23日),一个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  相似文献   

8.
异读字是古今汉语中一个共存现象。本文从语言演变的角度论述了古今汉语异读字的成因、发展及规范等若干问题。破读、通假、古今字分化、古音沿袭、汉字简化、文白异读等是古今汉语异读字形成的主要原因,本人对某些异读字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总结出异读字演变过程中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9.
以《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与《汉语水平词汇与汉语等级大纲》为基础,考察留学生汉语异读词读音情况。调查表明,中高级留学生异读词读音的难度排序几乎相同,并指出对文白异读类及语素义差别不大的异读词可以考虑从简、从便的简化原则,减轻学习者的负担。  相似文献   

10.
别义异读是汉语一种重要的语音和语义现象,留学生在学习这类字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误读、误解、误用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的学习。基于此,这类汉字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