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生教育肩负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研究生的创新教育刻不容缓.新世纪的研究生政治理论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把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自身改革努力的坚实方向.  相似文献   

2.
培养富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研究生,是国家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深入分析创新人才培养视野下研究生党建工作的现状及阻碍因素,积极创建研究生学习型党支部、注重研究生能力培养、加强党员党性锻炼、深化党组织理论学习和强化党员管理,有利于大力推进创新人才培养进程。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经过10余年发展,逐渐覆盖国内大部分主要高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逐年提高,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学术能力培养方面.学术能力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指标.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主要学术能力包括学术认知力、学术创新力、归纳总结力、政治敏感力.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这些学术能力,要促进学生自身加强学习、导师加强引导,夯实基础知识教育;要引导科研创新,完善科研激励制度,不断培养创新思维;督促关注时事热点,开展新内容新思想研究,加强专项能力培育,促进其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表现形式,从理念与文化、体制与机制、教学与实践、资源与条件四个层面论述了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因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杨杰 《阴山学刊》2009,22(2):8-13
创新能力培养是当前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薄弱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其自身素质结构不完善而导致。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素质应是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的统一,美育可以有效地改善理工科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模式,强化理性与直觉相统一的文化心理的形成。因此,理工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等方面应强化人文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科技创新为时代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研究生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对他们进行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影响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本文针对传统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式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和分析,从建立健全研究生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科学化管理增进效果、教学与实践同频共振、发挥导师第一责任人作用等4个方面提出了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式优化方案,构建新时代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式,以此达到提高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从管理学科的特点入手,借助组织双元创新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管理学科研究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类似于组织双元创新能力失衡下的两类培养陷阱:一是过分强调探索能力的培养;二是过分强调开发能力的培养.进一步,通过对管理学科研究生培养与双元创新能力的耦合分析,指出管理学科研究生双元创新能力是在学术或是学习过程中利用现有知识进行开发性创新的开发能力,以及旨在创造知识进行探索性创新的探索能力,两个维度交织所形成的综合能力.这种双元创新能力的提出,对于从宏观国家层面充分落实人才强国战略、中观研究生培养单位层面重构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微观层面研究生个人提升胜任力素质,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研究生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生力军”,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影响着其社会价值的充分发挥,而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是其创新能力的核心体现.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应综合考虑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特殊的高等教育学科发展轨迹及其科研创新的本质特征,从学科发展的视角构建研究生基本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根据学科的研究方法多样性、研究内容跨学科化等特点,从制度和非制度的微观层面探究高等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条件及其创设.  相似文献   

9.
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国家高等教育的关键部分。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分析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并且探讨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问题及原因。实证结果表明,从研究生的自我评价来看,其自身的创新能力并不高。进一步研究发现,招生机制、培养制度和考核机制等环境建设、导师指导机制和研究生自身三个方面是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为此,本文从创新环境建设、研究生师资队伍建设、以及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但现行的研究生培养工作与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还面临不少制约因素。从创新意识、人才选拔、知识结构、学术交流、导师队伍等角度提炼出五种主要因素,并相应提出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概述高校研究生教育的现状,阐述了研究生科研创新的基本条件及其表现形式,提出了高校加强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我自1959年以来,一直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致力于二者的结合.1983年筹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校让我负责.从筹建开始,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是学科的争论就很大.何东昌、彭佩云等前教育部领导,从一开始就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并认为培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需要从硕士研究生层次办起.但因有些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工作而不是学科或不需要研究生层次,最后只能从学士学位办起,一直到1988年后才正式招收硕士研究生.申办博士点的过程更是艰难,理由仍然是思想政治教育像社会学的社会工作专业一样,是工作不是研究型学科,不需要高层次研究人才.当时,思政司率领几位专家反复论证,仍然难以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合为一个学科,建立博士点,我是很积极的,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本来就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而且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身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建立已经9年了,培养了一批高层次的人才,出了一批优秀成果,但是仍然有人讥讽:"这叫什么学科?"  相似文献   

13.
阻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层次的标志 ,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则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如何有效地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将成为衡量研究生教育成效的最高标准。目前 ,在我国还存在诸多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分析这些阻碍因素 ,并就某些阻碍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思路 ,是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当今人才培养的一种新的模式,这种模式目前还不完善,在对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不够重视,教学模式需要不断改进。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状况,应该不断开拓创新,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所属的六个二级学科确立的时间较短,诸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是怎样的,如何确立一级学科的学科意识和学术规范,如何处理好一级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研究生培养的关系等问题仍是高校理论界深入探究的问题,李国俊、王晓雨、徐晓宇编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研究》就是一部从学术研究、学科定位、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的力作.此书的出版对完善该学科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我国研究生科研素质培养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科研素质的构成要素有创新能力,文献搜集、整理及分析的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然而,当前我国研究生科研素质在创新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应在研究生教育和研究生自我培养两方面加强.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研究生《现代数字通信》课程建设的一些实践和探索,主要包括教学内容与课程结构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采用以及实践教学的安排.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以介绍当前无线通信发展前沿为主要出发点,结合书院式教学模式,同时开展实践教学和项目设计教学.在专题设计教学阶段,采取具有书院特色的质疑问难的"讲会会讲"教学模式,探索研究生数字通信系列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方式,以加强研究生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完善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规范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为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医学科研攻关能力、敏锐的实验洞察能力、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逻辑推理与判断能力以及开拓进取的创新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实际最佳结合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学伦理与职业道德,具备稳定的心理素质等.本文对医学伦理与职业道德、临床医学理论与知识、临床实践技能等方面的培养规范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韩金强 《理论界》2004,(4):142-143
教学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教学和培养方式已经越来越影响到研究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本文通过国内外研究生教学的比较,期望我国研究生教育能从中获得某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路径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巍 《理论界》2008,(7):181-182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环节中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一个突出问题是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弱,只是墨守陈规地接受老师所授课程。为此,笔者提出可以通过重构课程体系,增强学术交流,开展研究型课程和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等方式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精神,最终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