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该文通过对甲骨文、金文、经籍和考古发掘材料中有关羌、姜的记载加以分析整理,可知殷周羌族、周代姜姓诸族、考古“姜炎文化”、汉代河湟羌族,随时代改变而有不同的内涵。仅就殷周羌族、周代姜姓诸族、考“姜炎文化”三者关系言之,羌、姜同源之说非也。  相似文献   

2.
炎帝族起源于渭水上游,周族也起源于渭水上游。炎帝后裔姜姓氏族伴随了周族的整个历史过程。姬姓的周族与姜姓的炎帝后裔以联姻的形式结盟,这种联盟广泛而持久。周族的起源与姜姓密不可分;周族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姜姓的帮助;周族政权离不了姜姓的支撑;周族的最终灭亡也是由姜姓完成的。  相似文献   

3.
春秋战国时期,在陇山以西,渭、泾二河流域及岐、梁山以北的广大区域内,生活着古史记载中“西戎八部”和一些小的戎族部落。这些戎族锁落从兴起到消亡的社会发展状况,我国的典籍记载少而简单,给后世学者的研究带来了很大困难。可喜的是,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以陇山为中心的甘宁两省区古代戎族生活区域发掘清理了文化内涵相似、具有鲜明区域特征、与北方其它地区风格迥异的青铜文化地点。众多学者研究认为,创造这些灿烂文化遗存的人们共同体是当时活跃于这里的戎族,属戎文化范畴。①本文主要借助考古资料,兼用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氐族是古代羌族、三苗和东夷族融合的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氐族来源问题一向为学术界所关注,或认为来自羌族[1],或认为来自三苗[2],或认为来自南诏[3],甚至认为来自河北[4],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根据学术界关于东夷族、三苗西迁的有关论证,特别是考古学关于作为氐羌文化代表的寺洼文化具有江汉流域考古文化的某些特征———比如寺洼文化中的陶鼎,其特征是器形较小、敛口、浅腹、三实足、素面,这些特点与长江中下游湖北境内原始文化陶鼎的特征一致———结合作为氐族故乡的甘肃陇南地区所具有的特殊地理位置,推断出氐族的来源是羌族、三苗和东夷族。  相似文献   

5.
春秋以前,西戎特指活动于今西和、礼县一带的一支戎族,多见于文献记载,与周秦关系密切。西周末年,西戎与申、缯、犬戎联合迫使周王室东迁。春秋早期,秦穆公吞并西戎。从此,作为独立族群的西戎退出历史舞台,转而与秦族融合。战国以后,西戎含义出现变化,泛指西部戎狄族群,并沿用至今。寺洼文化是分布于甘肃东部地区戎族的物质文化遗存,与西戎有关的考古文化遗存即分布于今西和、礼县一带的寺洼文化遗址。  相似文献   

6.
论羌族宗教的伦理道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是文从羌族历史、社会、环境、生活方式,阐述了羌族氏族部落社会的长足发展,因此,阖族祭祝神灵和祖先崇拜十分炽盛,导致氏族以及家庭意识很强,一切为了氏族(家族)的价值观念和崇上尊祖就成了羌族部落社会的主要伦理。这种伦理体现在羌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7.
四岳是尧设四时之官,渐变为一个世袭家族。舜时因功得祚国、赐姓、命氏。四岳出自羲和,羲和出自重黎,重黎家族是炎黄集团中,垄断祭祀的家族。四岳是姬姓后裔,又是姜姓所生,故姓姜。夏代仲康时,四岳家族因日食事件受重创,封地被夺,其后人以先人官名命氏,称岳氏。  相似文献   

8.
战国七雄之一、战国后叶天下两强之一的赵国,其氏族族源问题,是一个有待深入论定的问题.文章通过文献与考古资料,论证了秦赵共祖、出身戎族以及属于西方民族.  相似文献   

9.
太公初封于齐,国小地狭,后世渐行开拓,至战国时期湣王灭宋后,齐国疆域遂臻于极盛.在此齐国版图最大时期的地域范围内,自夏以来的不同历史阶段,皆曾有诸多古国存在.这些古国的居民皆为东夷土著,而有国者族属不同、姓氏各异,炎帝后裔之姜姓及东夷姜姓、赢姓居多,后有周族姬姓,间有舜后妫姓及黄帝之后任姓等先圣后裔.这些古国最终都成为齐国的一部分,而各古国之文化因素则随之逐渐汇集融合,终成日后特色鲜明之齐文化.  相似文献   

10.
夏商周时期,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是羌族和戎族,他们的社会分化与中原王朝通过征伐战争等措施推进其强势宗法化的传播和影响有关。在中原王朝强势化的作用下,包括羌族和戎族在内的周边地区少数民族接受华化(或汉化)已成为其社会发展的基本建势。  相似文献   

11.
祭祖意味着寻根:寻家族之根,寻民族之根,寻历史之根,寻文化之根。这无论对于个体还是群体而言都是关系自我身份的极重要问题。古“羌”曾是驰骋中国西北的族群的泛称,如今聚居在四川西北部岷江上游的羌族是其后裔的一支。当代川西北尔玛人祭祖认祖的族群寻根意识,在羌文化核心区茂县以“中国羌城”命名的建筑群中有鲜明体现。文章从祭祀先祖的羌城神庙中的元昊纪念大殿切入,立足笔者在川西北羌族地区的田野走访,结合羌族社会、历史、文化的若干事象,透视其中的族群心理和文化认同问题,对于我们认识当下语境中的中国羌族及其文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史记>"禹兴于西羌"的记载,是华、戎和欢的体现,其纽带来自相互联姻.姬、姜族群迭世婚媾,促进各族走向融合.使传承炎、黄的华夏族顺利形成.禹所处的时代是洪灾水惠,这对他是严峻的考验.禹总结前人经验教训,采疏导治水方针,终于完成排洪除患的艰巨任务.禹在治水实践中,因顺自然地势,导江导山,分杀水势,分疏洪流.其科学求实和人文关爱精神是今日的宝贵财富,值得记取和借鉴.禹入主大统所行政策,关注民众生计,因地制宜,发展生产,使华夏大地重展新颜.民众走向康乐,继而兴学倡教,开我国学校教育之初曙.总之,禹、羌合流所形成的文化.确已造福万民,光照千秋.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三河”地区是古西羌的发祥地,也是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通过对青海省柳湾等地古西羌人的考古新发现和历史文献记载,以及羌人在大迁徙中与土著“东女国”等母系文化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文章认为,摩梭女儿国母系氏族社会是在特殊的社会地理环境之下,如同昙花再现,这种返祖现象的存在不过1500年左右,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社会已有本质的区别,是封建私有制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西南地区把白石作为神灵象征的不止是羌族,但川西北羌族的白石崇拜习俗无疑最有代表性。理县西山村的白石祭由来已久并在岷江上游羌区颇有知名度,是研究羌族白石信仰不可忽视的重要个案。当地的白石传说及信仰有"在地性"特点,其中凝结着非我莫属的祖先崇拜意识和族群历史记忆。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看,目前西山村挖掘本地传统并向外来游客展演的白石祭具有明显的文化整合特点,这种整合体现在三方面:从主体看,是官方与民间的整合;从结构看,是传统与现代的整合;从功能看,是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整合。  相似文献   

15.
秦陇地方的姜炎文化纪念遗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炎传说体现了人们对远古时代一个特殊时期文明进步的纪念。历代纪念姜炎文化的遗存,主要分布在陕西、山西、湖南等地,而以陕西宝鸡地方为中心的秦陇文化圈最为集中。讨论姜炎文化纪念遗迹,忽略渭北“姜泉”、“姜水”、“姜氏城”等地名透露的信息,是不妥当的。然而,关注这些遗存与“相距并不太远”的宝鸡“姜城堡和清姜河”的关系,显然也是十分必要的。甘肃天水地方和陕西宝鸡地方的原始文化面貌有接近之处,当时应相互有所联系,甚至有共同的文化渊源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论说姜氏源流者,大都关注天水作为这一氏族发展重心的人文地理意义。姜氏在天水集聚并发达的历史事实,确实值得古史研究者注意。位于天水的“火炎山”,亦不能排除其得名与“炎帝”崇拜有某种关系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四川羌民族地区依托丰富的原生态民俗文化和自然景观发展了独特的羌民俗文化旅游,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交流,同时带来旅游区民俗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但突如其来的5·12汶川大地震不仅给羌族文化带来沉重打击,依靠羌文化发展起来的民俗文化旅游也受到严重的影响。为了让羌族的文化基因延续下去,羌文化旅游的开发不仅不该停止,更要通过可持续的开发模式来保护和传承原生态的羌文化。  相似文献   

17.
护羌校尉是两汉时期设置于西北边疆地区,主管羌人事务的职官。在汉羌民族关系史及中央王朝对羌族的治理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护羌校尉的始置时间、称谓及其与金城属国都尉的关系等,学术界进行了全面地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有不少争议的问题需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从日本出云的考古发现看中国越文化东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分析了日本出云地区近年的考古发现,并以其出土的文物及民俗、信仰各方面与中国越族的历史、文物、民俗作了比较,探讨了日本神话中的'出云王国'与越人东迁移民的关系,特别是随着越人东迁而产生的越文化对日本蛇信仰之影响。这一切同时也表明,在汉代以前就已出现了中国越文化东播的史实。文章还对已往中日文化交流史尚未研究到的北九州以北、西日本沿海一带的古越人活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洞庭湖流域初期社会复杂化是从大溪文化时期开始的,历经屈家岭—石家河时期在一相对独立的文化区内独立进行。同史前时期其它区域相比,澧水流域和沅江下游一带,稻作农业的长足发展、聚落的分化与大型城址的出现,均表现出颇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一定的先进性。石家河文化中期以后,该地区的史前文化不知去向,洞庭湖流域初期社会复杂化进程突然中断。至迟在西周中期,以湘江下游地区为中心的洞庭湖流域已出现了早期方国,基本具备城市、青铜器铸造、礼乐制度、文字等文明的要素,开始步入文明时代。扬越和三苗族是洞庭湖流域青铜文明的主要创造者,中原地区的商周文明都曾对洞庭湖流域的文明化进程和文化面貌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西周中期以后,当地文化获得空前发展,并逐步将商周文化的影响排斥在外。西周晚期以后直到春秋中期楚文化进入湘江流域之前,湘江下游地区宁乡、望城一带,是否发生了早期国家解体抑或政治中心转移,有必要深入思考和研究。从春秋中期起,以湘江下游地区为中心的洞庭湖流域的青铜文明完全纳入楚系青铜文化圈,从而构成源远流长的湖湘文化的源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