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网络、手机和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悄然改变着信息传播的方式,在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网络传播具有传播主体多样、速度快捷、后果具破坏性等特征,对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予以高度重视。高校应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机制、信息发布机制、舆论引导机制、公信力机制、教育机制,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应通过官方机构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从而掌握校园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和引导的主动权,增强网络舆情传播的可控性。  相似文献   

2.
彭艺琳  季成睿 《国际公关》2023,(14):158-160
高校危机在新媒体时代的应对策略在当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处理不当往往会给高校的形象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本文分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舆情危机处理所遇到的问题,将高校危机分为三个阶段,针对不同阶段的不同特征提出解决方法,建构出较为全面的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危机解决模型,为高校危机产生的网络舆情处理提供了完整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时代的高速发展,其特有的网络特征对所有人员都有所影响。作为群体组成中的重要部门—大学生,因群体自由的特性,使其往往深受新媒体的影响,也容易产生网络管理中的不良舆情。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征,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基本情况,以期在国家层面、学校层面、个人层面对预防和处理大学生网络舆情危机事件提供些许思考,以增强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4.
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已经成为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风向标和睛雨表.能否正确、快速、及时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关乎到高校教学环境的和谐、稳定.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网络舆情的监管和引导,多途径入手提高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危机公关的意识和处置能力,建立一个制度监管、技术支撑、队伍管理的“学校——辅导员——学生——网络”多维互动的网络舆情危机管理体系,提高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危机公关的应对效能.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背景下,新媒体加速了网络舆情的发展和变化,对高校共青团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共青团应充分发挥新媒体积极作用,打造优质新媒体平台,开展日常网络舆情引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提升青年学生政治和媒介素养。尤其在高校突发事件中,共青团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在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积极引导网络舆情,传递正能量。  相似文献   

6.
中国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的基础,在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引领中彰显着引导发展方向、凝聚价值共识、净化舆情环境的重要价值。同时,大数据背景下,网络舆情的传播给中国精神带来一定冲击,主要表现为非理性舆情泛滥下的内涵曲解、虚假舆情高涨下的内容解构、海量舆情滋生下的地位边缘化,进而引发民众对中国精神的认知偏差、认同危机,中国精神在意识形态中地位式微。大数据时代,需通过发挥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价值,在网络舆情引领中塑造中国精神,为此,应当在主流价值舆论传播中辐射中国精神影响力,在网络舆情理性引导中匡正中国精神认知,在虚假舆情防控中重建中国精神认同,在海量舆情信息排查中夯实中国精神地位。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学生与新媒体日渐水乳交融,新媒体已经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舆情与传播状况,其特有的传播特性对大学生舆情监控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引用SCP范式,立足于新媒体环境这一结构基础,总结大学生舆情行为特征,探究新时期大学生舆情引导机制,以确立良好的行为绩效。  相似文献   

8.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呈现出突发性、威胁性、群体极化、圈层性等特征。高校网络舆情的控制在维护学校形象、构筑学校意识形态主阵地,以及高校危机管理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R危机管理理论可以有效地应对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在危机缩减期,构建舆情应对的基础保障体系;在危机预备期,完善舆情应对的监测预警体系;在危机响应期,构筑舆情应对的信息处置体系;在危机恢复期,优化舆情应对的善后修复体系。  相似文献   

9.
从舆情分析视角,将多维度舆情信息纳入网络借贷平台风险分析范畴,针对不同类型的舆情信息采用不同文本处理方式,基于实验研究并结合内部平台基础信息指标与外部舆情信息指标,采用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逻辑回归方法构建网络借贷问题平台甄别模型,验证舆情信息指标对甄别模型的性能提升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第一,综合采用平台基础信息、运营信息和舆情信息进行网络借贷问题平台甄别,准确率更高;第二,相较于随机森林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逻辑回归模型而言,神经网络模型的甄别效果最佳.本研究有助于金融监管部门科学全面地了解网络借贷平台运营状况,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化监管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突发公共卫生网络舆情往往贯穿事件全过程。事件本身的衍生性、多样性特点与网络空间匿名性、泛在性特征叠加,极易引发网络舆情危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危机具有广泛的社会危害,导致民众恐慌、引致次生舆论灾害,还可能诱发群体性事件。舆情治理的难点和症结体现在健康教育、主流意识形态维护、网络监管和政府公信力维护等方面。从生成动因来看,社会矛盾和现实风险为舆情危机提供了根本动因,事件走向和主体行为为舆情危机提供了直接动因,新媒体平台的快速发展则为舆情危机提供了放大效应。为消解舆情危机,维护网络晴朗健康,应优化舆情监测预警、完善舆情回应引导、健全舆情应急处置机制和信息公开制度,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的长效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