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我国人力资本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选择以及进一步对人力资本代际传递的影响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不论是从全国层面还是分不同地区来看,更高的人力资本不仅会显著提高家庭金融资产规模,而且提升了家庭对金融市场的参与从而提高家庭风险资产的比重。同时,人力资本具有显著的代际传递效应,父代人力资本越高的家庭不仅提升了子女重点学校的入学机会,也提高了子女的学习成绩。而家庭金融资产则强化了父代人力资本对子女重点学校入学机会的影响。家庭金融资产对人力资本代际传递的影响状况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在东部地区家庭金融资产规模有助于提升子女的学习成绩,而在中西部地区家庭风险资产比重提升了子女入读重点学校的机会,这也反映出不同地区教育机会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刘自团 《东南学术》2012,(2):223-232
对我国大陆31个省市175所普通高校4.7万名2007级大学新生的调查发现:家庭所处社会阶层地位不仅较大程度地影响着其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接受高等教育的质量,还影响着其子女对所就读高校的满意度。通过进一步分析和访谈可知:不同社会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差异实际上是一种选择的结果,这个选择由于不同社会阶层占有资源情况有较大的差异因而机会极不平等,高等教育正是按照极不平等的严格程度选择出来的人面前的相对平等,来掩盖教育的社会再生产功能。  相似文献   

3.
宋韬 《理论界》2006,(4):115-116
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性别差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本文从城乡居民家庭经济收入、城乡人口的文化程度、农村父母对子女受教育期望以及城乡教育条件等几方面探讨了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性别差异中的城乡差异因素。  相似文献   

4.
郭琳  车士义 《兰州学刊》2011,(3):107-114
文章把父母的工作状态分为在家务农、在外打工和本地非农就业三种,考察三者及其他家庭变量对子女教育获得(经济支持、家庭辅导和对子女的教育期望)的影响。结论认为:一方面虽然不同职业状态的父母其子女的教育获得有很大差异,但和务农相比,外出打工和非农就业都会通过提高家庭收入增加对子女的经济支持,从而更有利于子女获得高中和大学的教育机会。另一方面,子女的教育获得极大地受到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尤其是母亲拥有较高学历和非农工作的农村家庭,其子女会受到更高的期望和更多的家庭辅导。因此在引导农民向城镇有序流动的同时,政府应该公平分配教育资源,并加快农村地区发展、鼓励农民本地非农就业。  相似文献   

5.
弱势群体自身社会资本匮乏,其子女与强势群体子女在入学机会、教育过程中的人际关系及所接受的教育质量的差距日益加剧,进而导致弱势群体子女接受教育的"隐性"不公平.因此,必须加大对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救助力度,在最大程度上消除先赋性因素对教育的影响,保证教育公正,使社会各阶层的子女享受实质性的平等教育.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市教育分层研究(1949—2003)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改革以来,中国教育机会总量的增加,特别是高等教育机会的扩大,并未如人们所预期的那样明显地缩小教育分层。改革前,由于政策干预对较高社会阶层、特别是专业技术阶层教育需求的抑制,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教育分层;改革后,中国教育分层正显现出MMI假设的诸项特征:较高阶层在高中入学阶段具有稳定的优势,同时,专业技术阶层在大学入学阶段也具有一定优势。这表明,当前通过抑制较高阶层的教育诉求来实现教育分层最小化的政策干预已经终结。但是,在教育领域内实行"补偿原则"向中下阶层倾斜教育资源的发展思路也未能如人所愿,它并未改变中下阶层在较高教育阶段的不利状况。缩小教育分层状况的另一种思路在于,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全面缩小各社会阶层间的生活差异。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阿里地区一典型牧业乡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学理论探讨牧区家庭对待子女入学教育的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发现,学校教育历史的缺失、传统家庭教育的拓展影响以及教育示范作用不强等一系列因素对牧区家庭教育态度和行为带来消极影响,以此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社会转型时期,有效地解决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公平问题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实现社会公平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发展教育扩大教育机会,缩小教育质量的差距,是实现教育公平最基本的途径;促进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均衡化;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切实加大对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支持;改革现行以户籍制度为依据的义务教育入学政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阶层流动进入了以市场化为主动力、以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的职业高级化为主轴、以内涵式流动为特征的常态流动阶段.高等教育在社会阶层良性流动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社会分层使高等教育在起点、过程和结果中产生不公平现象己成为社会现实.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教育机会实现的平等,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建立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社会机制,促进社会阶层良性流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公立学校接受义务教育问题是近些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因为各种原因,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公立学校通常面临着入学门槛高,转学及辍学率高,以及在城市公立学校遭受歧视和不平等对待等问题.针对以上现状,从社会和个体两个层面分析了相关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并提出了要加强对农民工群体的管理,各级政府要各负其责,共同协商承担起城市义务教育的财经责任,以及积极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共同协作的机制,对城市公立学校的农民工子女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通过从社会政治、学术能力和经济能力三个角度对高等教育入学的历史比较研究发现,在不同的视角和时期,高等教育入学概念不尽相同,但是社会阶层在很多国家都是高等教育入学的主要障碍,更多关注弱势群体、扩大高等教育入学公平、提高高等教育入学率是高等教育入学研究的共同目标。虽然各国的具体情况有差异,但是政府根据国情对高等教育进行合法、适度的干预,综合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和外部的相关因素对高等教育进行宏观规划,对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社会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家庭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家庭代际关系正经历着一系列变化,父母与子女的代际关系状况将会对老年人生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代际交换的视角通过对一个农村多子女家庭个案研究并对此进行深入分析,从父母与子女间延期交换、即期交换中子女性别的差异,代际交换关系背后父母养老资源的匮乏导致的养老困境以及女儿参与养老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3.
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一)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是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适应农民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尤其是195 9年建立的户籍制度把中国公民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集团,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保障体系。面向城镇居民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诸如就业安置、住房福利分配、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医疗社会保障和其他的补贴、退休养老制度。在农村,则实行家庭与集体相结合、以家庭保障为主的保障制度。1998年以来,中国虽然在全面推进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4.
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产生的家庭影响因素及其教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随着我国离婚率急剧上升,离异家庭子女日益增多,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离异家庭子女在父母离婚后会表现出一系列心理问题,如情绪情感障碍、适应性差、性格缺陷、学习困难、社会性发展不良等。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有其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家庭影响因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使离异家庭子女同完整家庭子女一样健康成长,关键还在于弥补业已缺损的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5.
后工业化社会独生子女时代,当传统的大家庭日益走向解体时,每一对父母都成了孤独的养育者,他们缺少纵向和横向的经验交流,常常在面对子女养育问题时孤立无援、束手无策.本文以此为切入点,着重介绍一种全新的团体咨询模式--以子女为中心的家长小组式团体咨询.这是一种特殊的团体咨询形式,它是一个包括来自不同的年龄、民族、社会阶层的家长小组.在这个小组中,家长们通过交流可以获得更多的关于孩子成长的知识,从而增强养育子女的技巧和能力.  相似文献   

16.
家庭与工业化、现代化潘允康,丛梅如果说,以往的家庭评价研究的重点在于家庭的教养功能,如抚养子女、卫生保健、赡养老人和残疾者,以及通过福利和就业机会来发挥家庭的经济功能,那么,今天有关家庭的研究.已经超出了家庭日常生活的范围,而与社会的中心议题──工业...  相似文献   

17.
赵鑫 《兰州学刊》2010,(9):98-101
2008年8月到2010年2月笔者跟随某NGO组织以志愿者身份利用寒暑假机会三次进川,对四川灾区中小学学生开展支教活动。在支教中我们安排了大量的家访,通过大量访谈和学生、家长、当地村民有深入的接触,对灾区家庭状况有了大体的了解,且认为灾区农村急需家庭社会工作的介入。文章分为三部分阐述。1.灾区农村家庭问题:研究者认为受到地震影响使原本已有的农村家庭问题更显严重,主要表现在家庭经济问题、婚姻关系问题、教育子女问题、赡养老人问题、人际冲突问题等方面。2.灾区需要家庭社会工作的介入。3.研究者就家庭社会工作常涉及的家庭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家庭福利政策等四个领域提出对灾区家庭社会工作建设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重点考察民营企业家子女的领悟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的现状及两者间的关系.抽取宁波万里国际学校的186名学生为被试,以班级为单位,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学生多维生活满意度量表进行集体施测.结果发现:(1)民营企业家子女(中学生)在五个生活领域的满意度均值排列顺序由高到低依次为:家庭、自我、朋友、居住、学校;不同性别、年级的民营企业家子女的生活满意度存在差异;男生的居住满意度高于女生;初一学生的家庭、学校、居住和总体生活满意度最高,高一学生的学校满意度最低,高二学生的家庭满意度、居住满意度显著低于初一年级的学生.(2)民营企业家子女在社会支持三个分量表的均值排列顺序由高到低依次为:朋友、家庭、其他;不同性别、年级民营企业家子女的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都未见显著差异.(3)民营企业家子女的社会支持各分量表与总体生活满意都具有显著正相关,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对民企子女的总体生活满意度有非常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研究表明,民营企业家子女的领悟社会支持对总体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家庭背景与学业成就——义务教育中的阶层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这一制度设置的目标之一.从制度设置层面来看,义务教育的强制性及其经费主要由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共同负担,降低了不同阶层学龄儿童和少年在入学机会和入学意愿上的差异.在假定入学机会均等的前提下,经验资料分析结果表明,阶层差异体现在学生的学业成就当中.更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家庭文化资本有着非常强的代际继承性,它会直接影响子代学业成就的获得,而家庭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则通过影响子代对教育资源的选择而影响子代的学业成就.义务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阶层差异提醒我们对这一制度设置,及其在实施过程中遭到的现实干预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母亲素质与女童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中国基础教育的大头在农村,难点在少数民族聚居的西部贫困地区,其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就是女童教育。为此,必须整体优化影响女童教育的家庭、社会、学校环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地区女童入学难的问题。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倘若缺少母亲对女童教育的支持,优化女童教育的家庭环境将是一句空话。因为人的成长是从家庭起步的,人生最初的教师是父母,心理学“先入为主”的原理表明:那些最初的印痕是很难抹掉的,甚至伴随人的一生。而子女与母亲之间的感情比父亲一般要亲近、融洽些,因为母亲对子女的体贴、奉献一般比父亲更多,母亲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