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以从五个方面探讨瞿秋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早期传播中的历史地位:(一)以确凿的史实纠正学界长期流行的瞿秋白是在中国传播辩证唯物主义第一人的错误说法。(二)瞿秋白比较系统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三)瞿秋白是我国第一个传播辩证法的矛盾运动、否定与否定、量变与质变等三个基本原则的人。(四)瞿秋白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主要奠基者。(五)瞿秋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之一。  相似文献   

2.
瞿秋白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先驱者。他在中国最早系统地宣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并且用来观察、研究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瞿秋白的哲学思想是很丰富的,他在《社会哲学概论》、《现代社会学》等专著及其他论文中,对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包括矛盾论观点作了明确的论述,强调“唯物辩证法是无产阶级的哲学基础,是一个绝对新的整个的宇宙观,是无产阶级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瞿秋白《唯物辩证法的合法主义化》1932年5月31日。下引均为瞿秋白作)。  相似文献   

3.
于海江 《晋阳学刊》2001,(4):100-101
由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之称谓比较准确科学地表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 ,而且经典作家又一向认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所以我们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称谓不动摇。列宁曾经同企图背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马赫主义者进行过坚决彻底的斗争 ,鉴于当时马赫主义者们一方面大肆宣染自己的观点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另一方面又千方百计地尽力回避不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列宁才针锋相对地提出了“是否承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 ?” ,并把…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已走过了90余年的风雨征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90余年的发展中呈现出了色彩斑斓和丰富多彩的画卷,并产生了独特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大体上有三种主流形态,即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与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一种形态,它是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和马克思的新发现(即唯物史观)三者之总和;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二种形态,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先驱进行艰难探索的理论成果;“实践唯物主义”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三种形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实践唯物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这对繁荣和发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5.
受苏联教科书时期的哲学思想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被二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实践论四部分。但当重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时发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具有相对独立性和总体性;历史唯物主义被阐发时,是以成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为基础的。而当前学界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研究多集中于历史唯物主义,其中所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意蕴被忽视了。通过阐发《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揭示辩证唯物主义产生的标志,发掘辩证唯物主义的价值旨归,从而全面揭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意蕴,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从来没有使用过“辩证唯物主义”这个术语,更没有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这样的提法来表征过自己的哲学。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块这种框架,最早出现于苏联20年代初的哲学文献(1922年C·H·沃尔弗松在明斯克出版的《辩证唯物主义》一书),后来,因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发表,教条主义在苏联理论界的长期统治,这一框架被模式化了。这种哲学模式虽然在历史上对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原理起过某种作用,但因它形成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许多著作还没译成俄文在苏联得到广泛传播,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队伍的理论水平还很低,对当时已发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的理解还很肤浅,  相似文献   

7.
(一) 马克思主义是在五四运动中才在中国传播开来的。那时,中国已有了一批共产主义先驱者。他们为了唤起人民,改造旧中国,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时,特别注意唯物史观的传播。从五四运动到大革命时期,努力传播唯物史观的,有陈独秀、李大钊、李达、蔡和森、毛泽东、周恩来、邓中夏.恽代英、瞿秋白等一批人。其中,李大钊走在最前列,在理论上阐述得比较多、比较系统的,除李大钊外,要算蔡和森、李达、瞿秋白。  相似文献   

8.
对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结构进行改革,已成为哲学理论界的强大呼声,成为当今科学发展和实践需要的时代要求.我以为,现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结构存在的弊端甚多,其主要与把它并列地分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块”有关.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并列起来,混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整体和部分两个不同的层次.现有哲学教科书在给哲学下定义时,一方面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另一方面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如果把两个定义联系起来,只能作出如下两个解释:一种解释是,辩证唯物主义只适用于自然和思维,历史唯物主义只适用于人类社会,只有二者合起来,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研究自燃、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可是这样一来,就缩小了辩证唯物主义的适用范围.因为辩证唯物主义不仅适用于自然、思维,也适用于社会.另一种解释是,不论辩证唯物主义,还是历  相似文献   

9.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到现在有六十多年了。中国人民是为了解放斗争的需要才找到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九二七年以前,共产主义先驱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主要还限于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革命论。他们在撰写理论著作和分析中国革命问题时虽然实际上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是还未能自觉地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统一的哲学科学来理解和论述。大革命失败的教训表明,要在中国这样一个国情十分特殊的东方大国取得革命的胜利,是没有成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在我国理论界很少论及。本文从马哲史的角度,着重探讨一下历史唯物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形成所起的作用,以期抛砖引玉。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促使马克思研究认识论问题。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任何哲学家所特别注意和强调的中心理论,决不取决于其主观的愿望,而必然取决于一定的历史条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时期,由于无产阶级革命运  相似文献   

11.
艾思奇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他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和研究,参加了中国现代哲学史上的许多次论争,为传播和普及马克思主义作出了贡献。延安时期,他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实化的口号,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促进中国现代哲学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中国社会科学》近几年发表的涉及当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种理解的文章以及《江海学刊》上刊载的一篇《评当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种理解》,从而阐明了作者自己的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人道主义历史观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三者相辅相成;而最能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特色的是历史唯物主义;所谓“新唯物主义”,既不是指“辩证唯物主义”,也不是指“实践唯物主义”,而是指历史唯物主义;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键在于理解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3.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先后产生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哲学思想,使之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等方面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哲学思想特色进行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艾思奇同志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战士、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毕生致力于研究与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特别是系统地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许多原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了给我国哲学界提供了解和研究艾思奇同志生平及其学术思想的资料,作者在参与《艾思奇文集》选编的基础上,写成这份《艾思奇主要著译年谱》。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由于艾思奇同志很长时期从事党的理论教学工作,讲课稿在其遗著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量,这一部分遗产是研究艾思奇同志著述不可缺少的内容,限于未曾公开发表,在这个主要著译年谱中暂不收录。这里所收录的,均已公开发表过,并按著译公开发表时间先后,分为上海时期、延安时期和北京时期等几个部分。本期先刊上海时期这一部分,其他部分将继续在本刊连载。  相似文献   

15.
杨耕 《中国社会科学》2023,(4):99-121+206
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二分结构”体系,初步形成于芬格尔特等人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形成于米丁等人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弗罗洛夫的《哲学导论》力图建构一种苏联式的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卢卡奇力图以“总体性”为根本原则重建唯物主义辩证法,哈贝马斯力图以“社会交往”为中轴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南斯拉夫的“辩证唯物主义派”力图建构科学性与人道主义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原民主德国的柯辛则力图以实践的观点为基础建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一体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李达的《社会学大纲》凝聚着中国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独特理解,并明确提出“当作实践的唯物论看的唯物辩证法”这一命题;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建构了具有“中国内涵”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刘丹岩、高清海的《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开启了中国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新探索;肖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力图以实践的观点为理论基础和建构原则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
<正> 每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历史的继承性。产生于中国这块土地上的毛泽东哲学思想,也必然继承了中国历史上的优秀文化遗产,特别是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正因如此,毛泽东哲学思想具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民族特色。但是,究其理论来源,却主要地不是中国的传统哲学,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如毛泽东  相似文献   

17.
发生于1923年的“科学与人生观”论战,是中国现代思想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事件。以陈独秀、瞿秋白为代表的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以唯物史观为思想武器参与论战,有力地批判了玄学派和科学派的观点,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向中国思想界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法,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从学理层面梳理这次论战中的思想流变,不但可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的了解,亦可以从特定角度考察近现代思潮与中国历史进程的联系与互动。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笔者撰文指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命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体系存在学术失范,突出表现为该体系在解释过程中丢失了马克思本人的大部分哲学本文(参见《本文与解释——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的学术失范》,《哲学研究》1997年第11期)。为了使有关看法更清楚,我再补充一些材料,供大家参考。这些材料主要是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文及其解释情况所作的一点统计与考证。个别重复之处,实出于内容联贯的需要。 迄今为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权威的解释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种解释一开始就以体系化的教科书形式出现。它形成于1938年联共(布)中央特设委员会所编《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明教程》一书中斯大林所著第四章第二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其中国化版本,改革开放前主要有艾思奇所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各版,改革开放以来主要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所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各版。此外,单在我国,由各教学、宣传单位,特别是各高校自编的、内容和体系雷同的版本,按此类单位数,特别是高校数和版次更替周期推算,当不下千种。所有这些不同版本的解释,其篇幅大小、章节安排、表述方式、事例选取、语言风格等可能各有不同,但其本文背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多维度的创新性贡献,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维度,丰富并拓展了实践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在辩证唯物主义维度,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提出了多种具体的思维方式,并且对辩证唯物主义进行了创造性运用;在历史唯物主义维度,从历史规律论、价值论、意识形态理论、世界历史理论、文明观等层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究竟是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人学唯物主义.抑或是唯物史观.辩证方法,或是别的什么?与此相联系,目前我们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我们的哲学教科书宣讲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否真正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貌?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现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回到马克思”,还是“构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形态”?这些似乎早已不成问题的问题,近年却成了哲学界的一个热点.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根本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我们长期以来没能从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