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县域经济发展既面临诸多挑战,也存在许多机遇。新晃作为后发展地区,要实现"加快发展、后发赶超"目标,必须坚持"多轮驱动",合力推进县域经济的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2.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力量,县域经济运行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西藏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县域经济发展滞后.西藏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县域经济必须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在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上的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引导资金、项目、人才向县域流动,集中打造一批交通便利、基础条件好、辐射半径大、带动能力强的中心县城和经济强县”.认真贯彻落实好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全面实现“小而强、富而美”新琼结发展目标,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3.
丁赛  王鑫淼 《中国藏学》2022,(6):137-149+218-219
西藏自治区县域是全区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文章基于2013—2019年西藏县域人均GDP和各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数据,分析探讨了农业县、牧业县、半农半牧县、粮食基地县、边境县、一江两河县6类和7个地级市县域的经济发展现状、财政收支水平,以及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程度。主要结论为:第一,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较低,与全区水平的差距略有扩大;不同类型县域和不同市区县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第二,县域财政收入能力不足突出,不同类型县域和不同地市县域的财政收支状况存在差异。第三,西藏全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程度不高,但在2013—2019年小幅扩大,县域之间的不平衡主要源于不同类型县域内部自身的不平衡。文章的数据分析,可以为西藏县域经济在新发展格局下协调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文章就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龙力 《民族论坛》2010,(5):27-27
<正>民族特色工业是新型工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富民增收、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产业。位于湘西南  相似文献   

6.
伍军 《民族论坛》2011,(10):54-55
加快江永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立足县情,抓住经济运行的关键谋划全局,围绕县域发展的目标制定战略,顺势而为,谋定而动,成略而行,以谋略思维提速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相对于城市经济而言,县域经济就是农村经济,而县域经济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是影响我国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的制约性因素。因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根据在民族地区多年的工作实践,笔...  相似文献   

8.
叶连广  何雄浪  邓菊秋 《民族学刊》2023,14(2):40-55, 155
县域经济发展是巩固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提高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韧性和加快民族地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重要动力。贵州省是我国民族地区发展的“样板”,本文以贵州省88个县级行政单位为研究样本,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空间计量模型,探究经济关联网络对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贵州省县域经济关联网络渐趋成熟,具有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经济关联网络对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具有明显的增长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网络中心性的提升显著地促进了本地经济增长,点出度中心性的提升对邻近地区经济增长产生正向溢出效应,点入度中心性的提升对邻近地区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经济关联网络对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在城市群和网络核心区域内网络外部效应更加明显;网络外部经济能够促进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协调,网络聚集阴影的出现不利于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推进民族地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民族地区应从补齐基础设施发展短板、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和深化县域合作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民族地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受特殊地域、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不容乐观.为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专门立法、加大财政投入、合理有效地配置教师资源等是民族地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得以实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阿紫 《民族论坛》2011,(2):44-44
仡佬族是贵州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自称"木地人"即土著居民。古代为白越的"俚""蜒"部落中的一支,魏普后称僚人,宋代朱铺的《溪蛮丛笑》中称为"仡佬",到了明代基本就定下来了,田汝成的《行边纪闻》中明确地说:"仡佬"一曰"僚"。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夜郎"解体后,僚人大量外迁,和汉、苗民族杂居,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少数民族劳动者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心理特征、审美情趣等方面的总和,具有形态多样性、分布立体性、全民认同性等特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少数民族文化因素不可忽视.通过影响和作用于少数民族劳动者的思想及其经济活动,少数民族文化既能够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也可能阻碍县域经济发展.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县域"文化经济",就是要通过对县域优秀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和经营,充分挖掘并实现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繁荣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县域兴则全省兴,县域活则全省活”,“强省之基在于强县”,“简政放权、强县扩权”,时下,没有什么豪言壮语能比这些朴实而坚定的观点更能激荡三湘儿女的心旌。建设经济强省,做强县域经济,这是湖南省委、省政府继实施“长株潭一体化”、湘西大开发、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之后,为加速发展经济所做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显然,我们的决策者已睿智地洞察到,湖南要在中部地区崛起中抢占先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着力点和突破口。如今,县域经济大提速的蓝图已经绘就,强县扩权的“尚方宝剑”也交给了全省200多名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如何舞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巨龙,将成为考验他们执政能力的重要一关,也将成为三湘百姓所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本次湖南民族地区县域经济战略研讨会上,来自湖南省县域经济研究会和省委党校的专家学者们在多次实地考察、调研的基础上,以科学而严谨的态度为我省民族地区县城经济的发展把脉建言,出谋划策。本刊特邀省委党校来亚红副教授撰文,对湖南少数民族县域经济进行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自治县经济发展落后于全国县域经济平均水平,同时内部各县域之间发展也不平衡,在产值、收入、经济结构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和差距。本文在分析120个少数民族自治县经济发展差距的基础上,提出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5.
《民族论坛》2008,(1):4-4
湖南作为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近年来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成果显著,但从县域层面来看,同沿海发达省区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民族地区县域经济,更是湖南经济发展的"短板"。11月30日,由湖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湖南省经济委员会主办,湖南省县域经济研究会、湖南省民族银发产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协办的湖南民族地区县域经济战略研讨会在长沙召开。会议期间,本刊记者就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特别采访了湖南省民委分管民族经济工作的副主任赵仁秀女士。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5月5日至6日,湖北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召开,会议对恩施州县域经济发展的可喜变化给予充分肯定。近年来,恩施州抢抓武陵山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机遇,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在自身基础条件并不优越的情况下,克难奋进,走出了一条"特色开发、绿色繁荣、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展现出"竞进提质、升级增效"的良好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7.
<正>古丈县地处湖南省西部,武陵山脉中段,是一个集“老、少、边、山、穷、库、西”于一身的少数民族贫困县。由于受地理、政策等因素的制约,县域经济存在着总量小,结构不合理,增长速度缓慢等突出问题。为解决好这些问题,该县抓住进入“国扶县”的机遇,以西部开发和上级有关部门对口扶持为契机,突出特色,实施兴商活县、兴农稳县等战略,力争在三、五年内开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县城经济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就是要优化县域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快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新的形势下,县域经济遇到不少困难,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些问题,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邵东轨迹     
在整体经济水平的自我比较上,邵东是一直在发展的,但在与湖南其它县区市相比较,邵东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排名一度下滑,近两年又强力反弹,向全省十强发起强力冲刺。  相似文献   

20.
县域循环经济是区域循环经济的基本单元。本文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的自然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弊端和发展县域循环经济的现实必要性,提出县域循环经济的基本运行模式,并在县域主导产业层面、废弃物的处置利用及生态系统保护与重建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