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006年7月1目,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从此结束了西藏与内地交通不便的历史。全国各地的物资源源不断地通过铁路运送到西藏,全国支援西藏发展建设的热情也持续高涨,经常有援藏组织奔赴西藏,参加开发建设。然而,作为共和国时间最早、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援藏建设的一段历史却被历史封沉了,直到40年后,这段壮阔的历史画卷才被揭开。  相似文献   

2.
光荣的历史,艰苦光荣的历史,艰苦创业的历程百色的历史是悠久的历史,奋斗的历史,奉献的历史,光荣的历史。早在古人类时期,我们的祖先已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繁衍生息,以勤劳智慧和创造精神溶入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并形成了坚决抵御外来入侵,守土尽责的传统。1929年,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领导了著名的百色起义,百色各族儿女浴血奋战,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建国以来,百色各族人民克服困难,在巩固国防、保卫边疆中作出了重大的牺牲和贡献,铸就了百色光荣的历史。百色的历史又是艰苦奋斗的创业历史。建国以来…  相似文献   

3.
自1968年,香港中文大学罗香林教授专文介绍以来,《怀宁马氏宗谱》才从历史的尘封中走向中国、走向世界。作为中国回族历史上最早,迄今为止较为完整的中原回族望族家谱,它的写作经过、发展历程、代表人物行迹,对回族历史及其人物研究的作用,作者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考证和诠释  相似文献   

4.
统治中国近百年的元朝帝国,曾经以摧枯拉朽这势横扫中原、西亚、东欧……当一代超级帝国以定都在都(今北京),便进入一番不波大众所知晓的历史时代。在学校的课本里,元朝除了杂剧代表人物关汉卿、大科学家郭守敬、黄道婆、西藏正式列入中国版图……寻常人对那段蒙古族统治的历史却知之寥寥。而今有这样的两本书:《成吉思汗与今日世界之形成》、《帝国如风:元朝的另类历史》,给当今读者一个更为清晰的历史轮廊。同时,更证明由蒙古族创立的元朝,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特殊的地位,一个伟大民族和它所缔造的伟大帝国,引人遐思。  相似文献   

5.
多吉平措 《西藏研究》2023,(1):83-89+158
历史文献的梳理与分析是史学研究的基础。藏族历史叙述模式一直带着强烈的“著书环境”,使得历史文献的考证与分析成为藏族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吐蕃历史研究,就不得不提到吐蕃历史研究这一概念以及记述吐蕃历史的各类文献。针对吐蕃历史的研究,相关史料众多,这些史料因属性的差异、内容的不同和形成背景的区别,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结果。总结和分析每一阶段呈现出的藏文史书典籍对吐蕃历史叙述的不同态度,可以探究西藏社会发展过程中史书所表现出的文化意义等较为深层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民族论坛》2012,(6):9-11
湖南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省份。全省总人口6900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700余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0.23%。湖南共有55个少数民族,世居少数民族主要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回族、壮族、维吾尔族8个。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少数民族在广阔的湖湘大地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留下了涵载这些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古籍。这些古籍是我省各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是湖湘文化宝库中弥足珍贵的历史遗产。  相似文献   

7.
一、弦子的历史 巴塘弦子,藏族称作“锅伊”,意为“圈圈舞”。关于弦子的历史来源问题,有学者认为巴塘弦子的历史并不久,仅有一百余年。他们认为最初的巴塘弦子是没有弦胡伴奏的舞蹈。因巴塘地处川、滇、藏要道,往来商旅甚多,文化交流频繁,于是在原来民歌歌舞的基础上,吸收外来歌舞的长处,使用乐器伴奏和舞蹈,  相似文献   

8.
裕固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尤其在形成过程中吸收了许多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在历史、语言和文化方面独有特色的民族。裕固族很早就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关注,但新中国成立以前除了国外一些学者进行研究外,国内的研究十分有限,新中国成立后,尤其在50年代末进行的全国少数民族语言和社会历史调查工作的推动下,裕固族研究也逐步开展起来,五六十年代,主要以社会历史、语言调查为主,进人80年代以后,有关裕固族历史、语言、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陆续出版,特别是1995—2005这十年的裕固族研究,不仅有大量的论文发表,更有许多专著问世,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学术成果不断推陈出新,研究领域也不断拓宽深入。现将这十年的研究成果从著作和论文两个方面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9.
回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在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受到中国历史发展总趋势的影响。近代回族文化运动的兴起也不例外。本文在把握近代中国与回族历史实际的基础上,并将二者结合起来,从近代中国兴教育的思想、留学生教育的兴起与发展及辛亥革命的推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该运动是回族历史发展与中国历史发展互相辉映的结果,是回族知识分子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觉醒。  相似文献   

10.
藏文文献浩如烟海,内容包罗万象,《佛历表》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藏族历史上,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了不同类型的《佛历表》,都基本出自藏传佛教寺院高僧之手。它是研究藏传佛教尤其藏族历史的一种重要的工具书。如拉卜楞寺寺主第一世嘉木样·俄昂宗哲,学识广博,精通佛典,其著作达十五部之多,其中的《佛历表》就是一部研究藏传佛教、藏族历史的重要著作,这为我们研究藏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提供了丰富的史料。然而,这本著作目前学术界鲜为人知,本文拟就对《佛历表》的命名、藏族历史上出现的各家《佛历表》的特点加以阐述,但重点对第一世嘉木样的《佛历表》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1.
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位于富饶的宁夏平原中部,东踞鄂尔多斯西缘,西依贺兰山,黄河从市境穿过,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民族特色鲜明、自然风光秀丽的塞上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充分蕴含着“雄浑贺兰、多彩银川”的城市形象主题。  相似文献   

12.
田清波及其鄂尔多斯历史研究陈育宁田清波在鄂尔多斯蒙古历史文化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关于鄂尔多斯研究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他不仅涉及的领域广泛,成果丰富,建树和发现甚多,而且在他的整个研究过程中,运用调查、实证、对比等多种方法以及语言、历史、文学...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房山区现存古塔100余座,居北京地区现存古塔数量之首,且历经唐、辽、金、元、明、清数代,多数保存至今。古塔形制多种多样,主要有密檐式塔、覆钵式塔、楼阁式塔、花塔等。房山区遗存至今的古塔以其发展历史绵长、数量众多、形制繁杂而独具特色,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宗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4.
张伟 《中国民族博览》2016,(14):211-212
文物是历史的一面镜子,文物修复对于了解历史、澄清历史真相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我国的文物修复理论基础研究不够完善,传统的修复观念中存在许多值得反思的问题,所以在吸收、借鉴传统的修复技术的同时,借鉴欧洲文物修复理念,中西结合寻找出有利于中国文物特点的修复方法,使中国传统修复更快形成自己合适的修复理念。  相似文献   

15.
四川西北地区为中华民族生存繁衍大地的一个局部。自古以来,藏、羌、汉等民族在那里交汇、融合,生活繁衍。那里的各民族保持着各自的特色,又自然地进行着民族交流,并在民族交流的基础上体现着民族融合,从而展示着一幅幅民族差别、依存、吸收、互补,共求生存发展,相互联络渗透的历史画面。对此进行探索,可以从一个侧面生动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发展演进的历史和各民族团结共处,渊远流长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伟大的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东方,在世界民族之林占据重要位置,这是中华各民族经历厂两千多年统一斗争和融合的历史过程后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开拓祖国辽阔疆域,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空前团结统一,奋发向_上,她不仅在拓展自己辉煌的历史,而且将对世界作出更卓越的贡献。一、中华民族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在中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尽管民族众多,但有共同的历史、文化和不可分割的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整体利益,。因而同呼吸…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文比历史上,“丝绸之路”以其经济文化的载体不仅记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而且以文化交流的长廊,把中国各民族的物质、精神文明传播到了西方,使中西方文化在这条长廊里得到鉴别、比较、融合和发展,其作用不可估量。同样,居于雪山高原的茶马之路位于藏区东部,横跨甘、青、川三省,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它不仅仅是一条经济文化的长廊,而且是藏族文化及汉藏文化在藏东发展、融合、交流的文化长廊。这是一种独特的历史现象和文化现象。本文试从这条藏东民间商路中窥探其产生、沿革及藏汉文化交汇互融的历史原貌,聊作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8.
阿贵 《西藏研究》2023,(3):43-52+160
有关吐蕃历史方面的史料,主要有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吐蕃石刻碑文、简牍以及后期的历史典籍等,鲜有其他。近来西藏西部阿里一带发现民间传抄之《吐蕃铁券文书》一份,内容涉及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为其家臣结辛·赤旺觉布支拉珂家族授予的敕文,以及该敕文后期在其家族的传承情况。敕文虽提及吐蕃赞普达日聂斯、囊日松赞、松赞干布及赤松德赞时期,该家族的历史人物及其相关事迹,然此等事件未见于其他史料,不便随意揣测。  相似文献   

19.
广西回族历史与文化社会调查全面展开1995年9月27日开始,广西回族历史与文化社会调查全面展开。回族是广西11个少数民族之一,人口近3万,主要分布在桂林、柳州、南宁,以及临桂、灵川、永福、平乐、百色等县市,历史上与其他各民族一道,为广西的经济与文化发...  相似文献   

20.
白寿彝先生的多卷本《中国通史·导论》,系统地阐明了我国民族史工作的传统,总结了民族史撰述的情况,论说了民族思想的发展。明确指出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历史过程的阶段性、民族统一形式和历史发展的趋向。这构成了白先生的民族史理论与多卷本《中国通史》撰写的基本思想,对于今天撰写统一的多民族的历史工作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