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受外部力量冲击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屈辱与抗争始终交织在一起。由于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是漫长的和曲折的,因此我们研究的着眼点既可以落在社会宏观发展方面,也可以对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具体领域的变迁进行考查。本文拟就管见所及,对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人物关于教育救国的思想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2.
严复、张(誊)、蔡元培、胡适、黄炎培等民国时期的资产阶级教育家既充分肯定学生的爱国热情及在开启民智方面的巨大作用,反对当局对学生的镇压,又不主张学生进行游行、请愿,尤其反对他们罢课.他们认为学生运动只是无奈之举,不但虚掷光阴,荒疏学业,而且不利于学校和国家的发展.形成这种看似矛盾实则统一认识的根源就在于他们对教育救国理念的坚守.显然,对教育救国思潮和学生运动的地位与作用也应作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19世纪末,借助翻译,“牺牲”的现代意义自日本传入中国。“牺牲”及其负载的文化内涵经过晚清知识分子的激活与再造,成为诠释和想象未来国家与社会的“元语言”。无限增殖的“牺牲”,预示着国家认同的出现,为救国提供了思想动力和评判依据,并影响到晚清小说对为国牺牲的言说。“牺牲”的外衣下纷繁的救国叙事,不仅意味着民族国家的价值体系尚不完善,而且表明“为君王”规约的“牺牲”崩塌后,文学自身被开启了无限可能。立足跨国、跨文化的视野,追溯“牺牲”观念的源头,并深入分析其生成初期对晚清文学产生的影响,能为反思文学史的知识生产提供窗口,对国民文化建设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留学生与近代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留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开启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风,以他们的思想言行影响了近代社会诸多方面。留学生首次将西方科学完整地移植到中国来,成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奠基人。他们对科学的传播一方面有利于近代中国科学的普及,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了近代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留学生不仅在选习科目上侧重于自然科学以实现科学救国的理想,而且积极致力于科学救国思想的宣传与实践。1915年中国科学社及《科学》杂志的创立,标志着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科学救国思潮在促进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变革和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方勇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5-39
杨杏佛是近代中国具有典型意义的“中间”知识精英。受时代精神与西方思想文化的激荡,其救国思想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科学救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与革命救国。杨杏佛救国思想主要具有稳定性、体系性与实践性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6.
艾跃进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85-91
海洋和海洋文明孕育了一个又一个强国,而一支强大的海军又是一个强大国家的重要标志。近代中国之衰落无疑同其海防的衰败相关。封建专制、腐败和意识形态落后,特别是在海洋问题上的陈腐观念,导致中国在近代被列强欺辱。所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待海洋的态度,从某种程度上就决定了其自身的命运。因此,我们要努力教育和鼓励我们的国民面向海洋、面向世界、面向太空、面向未来。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和伟大复兴须臾离不开海洋。 相似文献
7.
曹典球,字耔谷,号猛庵,湖南省长沙县人,生于1877年7月29日.曹典球早年参加了戊戌维新运动,后又参加北伐战争,积极投身革命.26岁起开始从事教育事业,数十年孜孜不倦,成绩卓著,闻名于湖南教育界. 相似文献
8.
9.
陶行知的儿童文学创作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上具有拓荒意义的重要成果,其儿童文学创作的思想深度在于以儿童身份的确认作为创作的目的,其创作文本在主题和形式上表达的是真正的儿童意识、儿童声音以及儿童权利。陶行知通过完整的儿童世界的审美书写对儿童作为人的意识唤醒的行动推进,是从根本上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建立其独立的人格,是作家站在文学创作立场上对于儿童童年精神的一种艺术传达。文学家的教育情怀与教育家的文学情怀是陶行知儿童文学创作实践中同质异构的两翼,共同构筑了其儿童文学创作的基础和特色,从生命、人生的角度看待童年,其笔下建构的理想儿童含蕴了为现代中国寻找健全人性的文化理想。 相似文献
10.
辛亥革命后“科学救国”思潮的社会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作为 2 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巨变 ,其影响十分深刻。辛亥革命后“科学救国”思潮 ,是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思潮。文中对这一思潮兴起的原因 ,以及时人对科学的含义、科学的内在精神、科学发展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的理解 ,进行了考察 ,对这一思潮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从科学救国到科教兴国,人们对科学思想的理解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近代中国先辈曾在求索科学救国的道路上作出了艰辛的努力.考察科学救国思潮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科教兴国的战略意义.本文试就此作一番历史考察及思考. 相似文献
12.
华侨华人等出洋者习惯性地称呼祖国故乡为“唐山”。“唐山”概念源起于唐朝,形成于清朝前期,晚清以后逐渐在侨界流传开来,既指具体侨乡,又指整个中国。从历史语境来看,作为人数最多与影响最大的近代华侨华人群体,南洋华侨对“唐山”的认知基本能够代表整体侨界。他们选择“唐山”代称祖国故乡,主要在于“唐”象征大唐盛世的辉煌历史和“唐虞之世”的理想状态,“山”则是闽粤等地沿海出洋者对陆地的方言称呼。南洋华侨对“唐山”的认知也未停留于本文概念层面,而是嵌入自身家国情怀之中,尤其是对侨乡的眷恋关怀和对祖国的热爱认同,成为他们构建侨界与“唐山”关系的主要情感依据。 相似文献
13.
吊脚楼是沈从文倾力打造的一大民俗景观。在它们身上,体现了沈从文浓郁深沉的民族悲悯情怀。这种悲悯情怀首先体现在沈从文对历代统治者的民族歧视与掠夺表示悲愤;其次表现在他对湘西民族知天安命、不思进取民族劣根性的忧虑与焦灼。 相似文献
14.
胡适教育救国思想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用主义哲学是胡适教育救国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从实用主义的思想方法出发,胡适提出了实现社会的现代化、教育是社会改良和进步的最重要的工具、培养完善的个性、个体发展应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等观点,构筑了其教育救国思想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生物学的重要奠基人秉志先生,不仅在科学研究、科学教育和科学组织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而且还深刻地认识到科学发达与民族复兴之间至关紧要的关系,高瞻远瞩地倡导"科学救国"的思想并系统论述了通过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普及,全面提高各阶层民众的科学素养,以达"科学立国"和"科学救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黄炎培先生是我国现代史上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职业教育家。他的职业教育思想是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社会、阶级、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其职业教育思想的特征是:教育讲求实用,为发展生产、发展民族经济服务:在教育方法上,提倡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使人才能够能够服务于社会生产,服务于社会生活。这些符合教育客观规律的真知灼见,不仅表现在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理论中,也体现在他的实践行动中。在今天看来;仍有现实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竹云 《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6):48-50
张伯苓是南开教育的奠基人,他创办了南开系列学校,特别是南开大学的创办,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私立大学,迅速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大学。他制订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南开校训,是他实践"教育救国"理念的鲜明体现。 相似文献
18.
女权主义是一种影响广泛的西方社会思潮和政治运动.在教育领域,女权主义者把研究内容定为教育中所有与女性有关的问题,核心是性别间的不平等及其对学校教育和整个教育系统的影响.对西方女权主义教育产生的思想基础以及在中国传播情况的分析,探讨西方女权主义思潮对中国女性教育的启示,寻求解决当代中国女性受教育问题的途径,对于提高中国女性的教育水平和整体素质,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将产生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日读了河北理工大学教师姚冰所著《教育家论教书育人》(河北人民出版2007年出版)一书.给我以新的启迪。书中通过对我国近代22位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的梳理和阐释.再现和传扬了百年来从民国到新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20.
从近代史学革命看心态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中国史学界发生了一场史学革新运动,它确立了中国近代新史学的理论体系.但奇怪的是,一度得到宣扬的心理史学却没有在后来发展下去.其原因在于传统的史学观念在某一方面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而当时史学革命的主旨也限制了心态史学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