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儒家和道家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两个主要流派,它们对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独到的见解,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发展以及现代社会政治构建都有深刻的影响.儒家的和谐思想的精髓主要表现为身心和谐(自我和谐)、社会和谐(政治和谐)、中庸之道(人际和谐)和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几个方面;道家关于和谐思想的精髓主要体现在自然无为、道法自然、相反相成、“柔弱”之道等.儒道两家对和谐的理解既有相同点也有差异,但都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有着很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黄雪丽 《理论界》2012,(6):83-85
心理和谐作为社会和谐的内在组成部分,不仅是个体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心理保障。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宝库里,道家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和谐因素,老子的矛盾观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当下的人们提供了深刻的生活智慧。他提出的"相反相成"、"反者道之动"、"致虚守静"、"柔弱不争"等宝贵思想,为现代人构建和谐心理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参考和理论借鉴,对构建和谐心灵与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魏明 《理论界》2007,6(11):130-13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里,文化心理的总体特征是“和谐”二字,这种“和谐”只有体现到日常生活的层面即大众文化心理的层面,才能说整个社会达到了“和谐”。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人们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却遇到了空前的弄日益冲突、观念困惑。冲突和困惑都是具体而生动的,人们从中国传统文化、从良莠不齐的西方思潮、从现实的、物质的、欲望的观念中去摸索问题的解决之道,这些思路和方法有的是有利于和谐的,有的则是破坏和谐的,区分和鉴别面临着许多麻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可以说这是大众文化心理所面临的“和谐困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冲突困境、公平困境和人文困境。  相似文献   

4.
和谐校园视野下的“特殊群体”教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高校和谐校园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实现自身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特殊群体”往往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不稳定因素,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应以人为本,对“特殊群体”实施关怀教育,并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5.
论和谐的理想与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群忠 《河北学刊》2005,25(4):87-89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生活,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生活理想,也是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设定的发展目标。目前,作为执政理念的和谐社会发展目标已经确立,但相关理论支持还未完全到位。我们有意选择安排了“和谐社会与伦理”这样一个主题栏目,以期对“伦理视野中的和谐社会”进行相关的探讨。《论和谐的理想与道德》一文对中国传统和谐、和德思想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资源梳理和现实分析;《社会公正理念与社会和谐》对和谐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公正理念内涵做了“平等原则”、“对等原则”、“补差原则”的定性分析;《和谐社会需要倡导的公民美德》注重对同和谐社会相吻合的公民美德范畴进行了论述,而《农民流动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则对一个在伦理学研究中关注很不够的社会问题进行了独到的探讨。这些讨论从宏观、中现、微观等不同层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相关问题做了伦理视角的独特思考,虽然只是几个视点,但如果能够对有关和谐社会的学术讨论起到一定积极促动作用,对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一些有益的启发和思考,也就达到我们大家的初衷了。  相似文献   

6.
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具有深厚的文化蕴含和历史积淀,它不仅在哲学理论上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而且渗透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在内的一切人类的实践领域。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仍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分析“和谐”与“不和谐”的矛盾冲突,探讨消除“不和谐”因素的对策,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和谐”与“不和谐”在现实社会中的矛盾冲突1、市场机制与政府权力之间的矛盾。当前,由于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规律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建设远远落后于市场经济改革,落  相似文献   

8.
构建高校心理和谐教育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之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人的心理和谐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高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心理和谐教育对构建社会和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内含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理论资源。实现每个人的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的自由人联合体体现了马克思社会理想观的理论观念。马克思对共同体的理解经历了从自然共同体、虚假共同体到真正共同体的转变。真正的共同体集中体现了追寻人、自然和社会和谐统一的境界之“和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义”所在,就在于其哲学思维所采用的实践思维方式与实践逻辑。马克思的“和谐共同体”思想就是立足于它的哲学思维,在实践的内在规定性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过程中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统一而形成的集合体。和谐共同体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内在相关,并成为引导当今中国走向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参照和价值路标指引,这一问题理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0.
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中国古代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构件,它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国古典园林直接体现了先民的宇宙观,是和谐思想在生活及艺术领域的集中表达。本文以之为出发点,通过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美学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呈现,进而探讨传统和谐思想与当代和谐思想的源流关系,以及二者内涵和社会背景等的本质性差异,从而获得对我国当前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发展目标的多重启示。  相似文献   

11.
宋爱华 《理论界》2007,(9):114-115
“和”的思想古已有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提出的新理念。高校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校园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本文从作为高校主体的大学生入手,以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作用从而塑造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角度对和谐校园的构建加以诠释。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在十六大报告的基础上提出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战略指导思想。“和谐社会”思想的文化渊源可以追朔到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的精髓和理想就在于实现社会的“和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继承和弘扬儒家的“和谐”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在提供丰裕物质基础的前提下,从社会人文性上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构筑。人是社会的主体,个体的选择不仅决定着自身命运,更影响着群体人际关系与人居环境的生成。因此,人际关系的和谐应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而要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就必须理解人、认识人,才能做到以人为本,若离开了“人”一切将无从谈起。以人生命的本质和过程为逻辑起点,人具有三重生命即肉体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在于人际关系的和谐,而人际关系和谐的关键又在于人的生命本质和生命过程亦即三重生命自身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
我国改革开放正在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正在发生转轨,社会结构正在进行调整,社会上不同群体的利益需求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多种利益矛盾交织在一起。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能否正确把握航向,成功化解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正是站在这样的战略高度,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列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笔者通过研究与实践,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和谐关系”主体德育模式。该模式是以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为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张玲 《社会科学论坛》2007,(12):108-11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本着“和谐”理念,以“和谐教育”为手段,通过发展“和谐”校园文化这一载体,做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和谐与稳定:社群的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骏 《人文杂志》2005,(6):143-148
本文认为,以GDP为政绩方略、非均衡发展战略和精英结盟式策略,对中国的改革与发展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它的潜功能与当代社会的种种不和谐表征以及弱势群体的凸显都具有深刻联系。以反思性发展观为基点的“和谐社会”的提出,其核心要义在于正视和调整不同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而这种社群的视野,需要从构建以社团为基础的合作主义框架和以社区为场域的城市善治结构两大方向出发来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7.
郭小蕾  李玉用 《理论界》2008,(1):160-161
和谐作为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哲学范畴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和”是道家道教孜孜以求的至高境界,也是现代文明的价值目标。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充分发掘、吸收和运用道家道教和谐思想的宝贵资源,对这些思想资源进行审视和梳理,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晶雄 《天府新论》2006,1(3):13-16
和谐社会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战略任务。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正确把握“和谐”、“和谐社会”的基本概念,正确把握和谐社会形成的内在机制,必须摒弃“经济决定论”对唯物史观的错误理解。本  相似文献   

19.
常丽艳 《理论界》2007,(4):30-31
“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对全党提出的一个明确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政治保证。认真落实这一要求,对于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人口问题是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背景之一。进入21世纪,贵州入口问题从以往单纯的人口数量膨胀开始转向人口数量膨胀和人口结构失衡“并驾齐驱”的新时期。贵州人口结构呈现老龄化、性别比失衡、自然地理结构、城乡结构、民族结构、文化教育结构、职业结构不合理等特征,这些不合理必将使和谐社会构建更具挑战性。本文拟对“和谐贵州”建设进程中的贵州人口结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人口与社会经济“共普和谐”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