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文化安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我国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本文分三个专题———国家文化安全的概念、中国文化安全面临的威胁以及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对策并加以综合介评,以期对国家文化安全这一问题的研究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2.
赵子林 《天府新论》2010,(2):120-124
从国家文化安全的角度,对苏联演变和解体进行反思。其教训主要有:切勿自我混乱:思想上理论上的混乱是苏联国家文化安全建设中最大的弊病和失误。切勿自弃阵地:在西方长期进行和平演变的条件下自动放弃意识形态阵地是苏联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一个沉痛教训。切勿自毁根基,对知识分子政策的失误是苏联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又一个沉痛教训。一定要对西方的思想渗透保持高度警惕,并采取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的文化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进入21世纪的今天,文化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日益凸现。在全球化进程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渗透与扩张,使我国文化安全面临严重的挑战。为了对抗西方的文化霸权,我们需要树立新的国家文化安全观,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国家文化安全机制,以此来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4.
西方国家的恶性文化扩张和渗透入侵渠道表现为:直接的或间接的政治宣传颠覆。媒体控制下的诋毁与挤压,文化交流日益蜕化为文化倾销。我国需要树立新的国家文化安全观,完善我国的国家文化安全机制。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5.
文化安全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利益作为一个国家的战略发展和对外政策的思想基础,一直以来受到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在现代国际政治关系中,国家的文化安全不仅是国家利益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利益的文化存在形态和运动样式.然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文化安全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挑战和威胁.如何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从而确保国家利益的实现,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鉴于国家利益与文化安全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从国家利益的视角来审视我国的文化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增多,各种层次和性质的文化.必然互相交融、影响和渗透,文化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剖析全球化态势下文化安全的重要特征与实质,总结前苏联在处理文化安全问题上的深刻教训,对社会主义国家抵御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文化霸权主义的挑战,维护文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家文化安全视阈下的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文化安全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已经引起各国政府和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它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及潜移默化的特点,较之军事安全、经济安全和信息安全等具有更大的杀伤力。新疆特殊的地理文化环境决定着其在国家安全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承载着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和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使命。因此,从文化安全视角,研究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其策略应对,对进一步发挥新疆双语教学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以来,各种非传统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威胁日益上升,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念日益显示出其狭隘性。国家应当构建一种可持续安全观——以国家间的相互安全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安全为目标,以多元化的安全合作为手段,在综合安全观的统筹下实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能源、环境和科技等领域的动态平衡,才能最终实现单个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持久和平与安全。  相似文献   

9.
试论全球化与文化安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代,随着西方文化霸权理论的兴起与实践,文化安全的问题日益凸显,文化的消亡在一定程度上也昭示着国家或民族的消亡。因此本文以文化安全与全球化为研究对象,力图对文化安全的特质、西方文化霸权的本质与实施方式、中国当代文化的防卫与自身发展等问题进行理论思考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论信息时代国家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家文化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文化受到外来消极思想文化的影响 ,使本国或本民族文化受到侵害 ,文化出现衰落或消亡。一些西方国家把“文化大棒”看作是推行其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 ,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推行文化霸权主义 ,从而维护自己世界领导地位 ,达到主宰世界的目的。本文论述了西方文化霸权的表现形式 ,并提出了一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抵御文化霸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海上安全作为影响国家和平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安全战略中日益凸显的重大战略问题,研究该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国家海上安全>一书在梳理与分析世界主要国家(国家集团)海上安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构建了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和领域的"国家海上安全"的基本理论体系,从国家最高战略层次全面探讨了中国国家海上安全战略和政策,提出了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强大"海权"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师伟  曹姣 《学术界》2023,(4):42-51
中国在近代与西方两极相逢,遭遇了重重的文化危机,并由此而深刻地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态势和走势。晚清时期,中国文化安全危机的形成及其脱困经历有自身的规律及相应的内在机理,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中国在晚清时期的国家文化安全危机根源于传统文化未能与时俱进地发生现代转换,这使得中国固有文化在先进性、民族性及现代性等方面出现了三重不适应。17世纪以来,中西方文化对比出现了日益扩大的历史性悬殊,在趋势上呈西升东降之势,文化先进性由中国转移到了西方。西方携先进性优势,强势打破了中国大门,从而在民族性层面上使传统文化处在藩篱破碎的破防状态,中国传统文化未能转生出现代性,国家文化危机的克服缺乏可以依赖的现代力量,晚清中国深陷国家文化安全困境,难以自拔。  相似文献   

13.
略论国家安全视野下的中国软实力建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三标 《天府新论》2009,(2):106-1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促成了国家安全观的转变,国家安全的要素从军事、政治拓展到了经济、文化、意识形态、制度、精神及社会方面,国家安全的获得不仅仅在于物质方面的"硬实力",更在于精神方面的"软实力",软实力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实现崛起的重要指标,综合运用"软实力"和"硬实力",采用多种手段并重的方式维护国家安全,已成为各个民族国家的共识.中国软实力建构面临着威胁和挑战,主要表现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大举入境对民族文化认同的消解;网络文化传播竞争挤迫着民族文化滑向"边缘化";放纵无度的消费主义思潮的全球性扩张对主体价值观的冲击;西方大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兴风作浪对中国国际形象的损害.当前,国家软实力建构范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强化民族意识,以文化自觉来引领中国软实力的提升路径;二是重构主流意识形态核心话语体系,捍卫国家和民族的主体价值观;三是倡导"和而不同"的国家安全模式.优化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对地方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等智库机构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职责和作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视角,对智库建设中进一步强化国家文化安全的必要性和如何在智库建设中不断强化国家文化安全研究进行了初步的探析.从理论研究、外部经验、政策研究等方面,对智库建设进一步开展加强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研究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国家安全观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逻辑战胜帝国主义侵略逻辑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新中国维护国家安全进而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成果。毛泽东国家安全观主要包括以巩固新生政权为核心的政治安全,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力为基础的经济安全,以建设现代化国防为保障的军事安全,以破除旧文化、发展新文化为支撑的文化安全,以发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为突破的外交安全等重要思想。毛泽东国家安全观的价值取向、斗争精神及方法论,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宋奎波 《理论界》2007,(6):144-145
在文化的价值被日益看重的今天,制定正确的文化战略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中国正在谋求复兴的事业,需要有自己的文化战略。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社会和文化转型之后,中国文化应该谋求突破。本文评析了几个大国崛起的文化因素,从而对中国的改革之路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周伟良 《学术界》2007,5(1):59-78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之所以能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身份标识。然而,随着近二十年多来日益加剧的全球化进程,中华传统文化在西方强势文化的“笼罩”下被日益消解,这显然是不符合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以及对于国家安全的文化诉求的。武术是华夏文明长期氤氲滋养而发展起来的传统人体活动方式,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基本精神。但是,综观近半个世纪的现代武术运动发展,因西方体育文化的强烈辐射及自身的主动趋附,致使原本博大深邃的武术文化发生了一场活生生的“和平演变”。本文以全球化趋势下的国家文化安全为视角,就中华武术的文化意义、历史走向等几个层面予以剖析,旨在呼唤当代武术的发展应在全球化的汹涌浪潮中增强其文化创造力与竞争力,成为自觉构建我国文化安全屏障的一块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18.
维护国家主流文化,是一个民族繁荣强盛的前提之一。发达国家在维护国家主流文化安全的角色定位方面有着许多成功的经验。借鉴国外维护文化安全的基本做法,维护我国主流文化安全,必须强化文化建设的主体角色定位与体制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9.
文化安全是西藏边境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维护西藏边境地区的文化安全,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和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重要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对筑牢国家安全屏障,确保西藏边防巩固边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新形势下,西藏边境地区的文化安全面临内外部诸多风险挑战。确保西藏边境文化安全必须要发挥党建引领,守牢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加强对西藏边境地区各民族文化资源的科学保护、开发和利用;加强边民教育,提高边民觉悟;构建边境地区文化安全综合治理体系;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切实维护西藏边境地区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文化与国外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文化安全面临着文化帝国主义的严重挑战。为了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应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民族文化认同;充分发挥网络、语言、文字的功能,反击文化帝国主义;批判地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发展和创新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