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代广西城市圩市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代是广西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 ,大规模建设城市圩市是广西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明代地方官主要采取修筑府州县城、修桥筑路、发展商市、增建恢复圩市等建设边疆的措施 ,在广西形成了府州县城市和圩市两级市场网络。明代广西城市圩市的发展对广西社会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城市圩市商业繁荣的带动下 ,广西的农业、手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广西人民商品意识得到提升 ,广西城镇基本格局由此形成 ,广西出现了社会进步边疆安宁的景象  相似文献   

2.
晚清时期,广西几乎无年不灾,且许多年份多灾并发,其中尤以水、旱、蝗灾居多.此种情况与广西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某些社会因素直接相关.自然灾害的频发危及广西的经济和社会稳定.为此,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赈灾措施.  相似文献   

3.
根据已收集整理出来的部分石刻档案文献资料,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石刻档案包括碑刻和摩崖石刻两大类,其内容函盖了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军事斗争、科技文化等方面,是研究广西地方历史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4.
一个地区人口的经济活动状况,既反映这个地区人口的自身素质、能力和地位,又反映该地区社会的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程度。广西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在这片红土地上聚居着除汉族以外的壮、瑶、苗、侗、仫佬、毛难、回、京、彝、水、仡佬等十一个少数民族。在历史上,这十一个少数民族为广西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各少数民族所处地理环境和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方式不同,致使各民族所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不一样。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对外开放,广西少数民族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意识和方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对促进广西各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本文利用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100%汇总资料,采用异期纵向,同期横向对比法,对广西少数民族人口在经济活动中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描述和分析,以就教于学术界。  相似文献   

5.
汉唐时期注意发展农业、兴修水利、改良耕作技术 ,扩大品种种植 ,使广西成为粮食出口的地区。手工业在纺织、陶瓷、冶铸等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本文还考证了汉唐时期广西货币使用情况。汉唐时期是广西经济史上的重要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6.
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出发点.中国共产党领导广西民族团结进步60年的历程,其价值不仅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优越的和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基本制度,也在欠发达民族地区走出了一条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道路,促进了民族经济大发展,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大繁荣,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有力地促进了广西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广西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良好局面,增进了民族关系的和谐,促进了社会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7.
在广西民族团结表彰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代表团团长宋任穷在讲话中重申了今年年初胡耀邦同志对广西提出的希望:“希望在全国五个民族自治区的经济发展中,广西壮族自治区要先翻身。”广西的经济要先翻身,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广西各族人民的充分信任和殷切期望,也是对广西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的鼓励和要求。广西幅员广阔,气候温和,四季常青,资源丰富,同一些先进省市又靠得较近,有许多有利条件和得天独厚的优势。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五大自治区之一,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广西各族人民勤  相似文献   

8.
广西民族文化品牌运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品牌化运营是文化与经济运作的最佳结合点。民族文化品牌化运营有其特定的机制和系统。广西民族文化品牌运营的前景 ,在于努力满足社会的文化消费需求 ,展示文化的民族性和地域特色 ,遵从市场运作法则 ,并加大科技含量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近代华侨商人在广西城镇的各种经济活动作了初步探讨。认为近代侨商对广西的投资及工商活动,促进了城镇与区域社会经济的繁荣,有力地推动了广西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 ,广西自古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方 ,实现民族区域自治是广西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聚居少数民族的平等、团结 ,也保障了散居少数民族的平等、团结 ,促进了广西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给广西的经济文化建设提供了政策优势 ,从而推动了广西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实践证明 ,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中国国情的 ,也是适合广西实际的正确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