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文《尚书·胤征》与征战无关,《胤征》叙事关乎历法修正,关乎仪式舞蹈;《胤征》之“征”,不能读为征战之“征”,而是正历之“正”;“胤”与“羿”发音近似,胤即羿,“胤征”与“后羿射日”内涵一致;“胤征”与“后羿射日”是同一传说的分化;被视作“历史”的“胤征羲和”与被看成神话的“后羿射日”,都源于《山海经》,反映的都是上古先民测天修历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列四章,分别探讨了有穷国之后羿的形象、善射者羿的形象、谢日者羿的形象、半人半神的羿的 形象,系统而深入地阐述了中国神话与历史中的重要人物后羿的形象原型及其演变,勾勒出这一形象由 传说凝固为历史、由历史升华为神话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3.
羿(即后羿)乃中国上古神话中第一号的大英雄,他有怎样的神性?当代神话学界一些著名学人对此几乎有共同的确认,羿乃太阳英雄。萧兵先生在《中国文化的精英》一书中,一个基本观点是:古代神话中射手型英雄即太阳英雄,而羿正是第一号英雄射手。叶舒宪先生见解与此不谋而合,在《英雄与太阳》一书中,他以古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的叙事结构为基本参照,来重构羿传说,基本思路是:我国古代曾有过类似于巴比伦这部史诗的一部史诗,这部史诗的主人公即羿,羿与吉尔伽美什一样,是具有太阳神性的英雄。这部失传了的中国上古史诗叙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后羿断修蛇”到“弈屠巴蛇”转变过程及相关史实进行的探究,认为早期“羿屠巴蛇”之说是由“后羿断修蛇”演化而来的,这种转变与南朝时期巴人广泛分布于鄂湘之地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古代的著名半神半人羿(后羿、夷羿)、死于谁手,在古籍中的记载,是否可以统一起来?这倒很值得作一番探讨。 《左传·襄公四年》云:“(寒)浞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愚弄其民,而虞羿于田。……羿犹不帐,将归自田,家众杀而亨之,以食其子。其子不忍食诸,死于穷门。” 这项记载告诉我们,杀羿的元凶是浞。但浞大约是幕后的“策划者”,直接杀害羿的凶手,则是“家众”(即“施赂于外”的“外”)。  相似文献   

6.
羿说考异     
文章通过文献的梳理考释,指出羿至少或者说重要的有三位帝喾时羿;尧时羿;夏有穷后羿,并探讨了他们间的联系及易被混淆之原因。  相似文献   

7.
综观古文献所载传说,后羿可算是个彪炳夺目的人物.在“射日”神话中,他展现了高大的英雄形象;在另外一些神话,诸如“嫦娥奔月”、“逢蒙学射”中,他又扮演了撼人心肺的悲剧角色.但后羿不仅仅是个神话人物,他所代表的那个上古部落群有穹氏,曾切切实实地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由于所处时代的特殊性,由于经历、作为的戏剧性,后羿成为那类少有的、由神话与历史紧密交叠融汇而成的典型人物.其实他是有穹氏部族史影在神话中的凝缩.因此,要论述后羿,应当先申说一下神话与历史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后羿射日,是我国古代著名神话之一。然而,世人却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如羿射九日说、羿射九乌说、两羿说等。而这些都并非历史事实,其真正的来源是《尚书·胤征》篇对于羲和的一桩冤案。羲和并非沉湎于酒之人,而是一位刚正不阿的忠臣。后羿谋权篡位,掌管日月之事的羲和便不为其颁历。不料,日食出现,"君弱臣强"之流言纷起。后羿恐慌,便嫁祸于羲和,并派胤候征伐之,以安定民心。射,通斁;日,代指日食。射日神话之源,实为后羿厌恶日食之流言,后由胤候射杀羲和演化为后羿射日之神话。此过程蕴藏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如英雄崇拜心理、民族融合需求、和平安定愿望等。历史中的国贼演化为神话里的英雄,这正是社会和谐的真实体现。  相似文献   

9.
寒国考     
古寒国出于逢蒙氏,逢蒙氏又为史前祝融部后裔豢龙族的一支.“五帝”时代后期,这一支族自今豫东鲁西地区迁居潍淄流域,夷夏交争之际一度依附于“因夏民以代夏政”的有穷氏后羿,后取代有穷氏而自为盟主,直到夏王少康即位前复为夏后氏所灭.按古本《竹书纪年》所记,寒国的存续年代,若从寒浞杀羿算起,至寒浞被杀为止,前后凡76年(约公元前1910 -前1835年).由部族史到华夏史,寒国的兴亡是个转关.民间传说的嫦娥本称“恒娥”,为女巫之通名,其原型可能是寒国的女首领,亦即逢蒙氏之女祖.  相似文献   

10.
“羿为太阳神”说的误区有三:一是对神的性质观念模糊;二是对羿的形象穿凿附会;三是与阿波罗相比较,“大男子主义”作怪。这种立论上的缺陷正说明羲和的太阳神地位难以动摇  相似文献   

11.
<正> 鲁迅《故事新编·奔月》中有个细节:逢蒙“剪径”要射死羿,到了羿的箭已用完时,逢蒙却操着最后的一支箭向羿射来,“正中了他的嘴;一个筋斗,他带箭掉下马去了”。到了逢蒙走近“去看他的死脸”时一……只见羿张开眼,忽然直坐起来。“你真是白来了一百多回。”他吐出箭,笑着说,“难道连我的‘啮镞法’都没有知道么?这怎么行。你闹这些小玩艺儿是不行的,偷去的拳头打不死本人,要自己练练才好。”新版《鲁迅全集》对“啮镞法”注称:“《太平御览》卷三五○引有《列子》的如下记载:‘飞卫学射于甘蝇,诸法并善,唯啮法不教。卫密将  相似文献   

12.
彤弓白箭,那个射日的身影,因拯救万民,而定格千古。大凡骁勇之人,多被顶礼膜拜,从射日到射雕,从打虎到杀狼,但当人们沉醉于无穷的力量与勇气时,却很易丧失应有的理性思考。我一直怀疑,如果尧帝不提醒后羿,苦难的先祖会不会从一个极端步入另一个极端,无限光明自此变成万古长夜。能射下九个太阳的是射日英雄,射下全部太阳恐怕就会变成“毁日后羿”。  相似文献   

13.
闻一多先生一九三六年开始,就在清华大学讲授《中国古代神话研究》,自称“于神话有癖好”。在他的未刊稿《中国文学史稿·史诗问题》中,辑缀了这样一则故事: 禹禅舜位,益禅禹位,启灭益自立。启得天下淫于声乐,作九歌。其妻有仍氏女,“黩黑而甚美,光可以鉴,名曰玄妻。”子太康烝之,遂叛启,逃于洛汭,御玄妻以从,故又称洛嫔,一曰宓妃,曹植所谓赋洛神者也。启征之,不胜。益之支庶有穷后羿,乘太康之难而攻之,杀太康而娶玄妻,有夏遂亡。羿臣曰浞,与玄妻通,复与其家众结谋叛羿,会羿出猎,相率距之于河滨而杀之,遂娶玄妻而代羿有天下。浞因羿室,生浇(鳌)及豷。初,太康死,弟仲康逃居斟寻,仲康死,子相继立。相妻后缗,亦有仍氏女。浇伐斟寻,灭相,后缗方娠,逃归有仍,生少康焉,为有仍牧正。初,羿之死,其子亦被害,其妻曰女艾(歧),居观扈,思报父与夫仇而莫由。少康之在有仍也,浇求之急,乃逃奔有虞,遂与女艾谋,佯与浇通,将诱杀之。方浇在女艾室中,少康入袭,误断女艾头。浇逸出至户,少康又嗾犬追及杀之。这则富于情趣的故事,小说家、戏剧家们正  相似文献   

14.
娱乐广场     
《山西老年》2008,(4):26-27
煤的传说传说古代帝王唐尧的时候,天上出现了10个太阳,禾焦水枯,人民备受煎熬,玉帝就派后羿下凡拯救众生。10个太阳被他射掉9个,从天上掉下来的太阳钻入地底下,把岩石变成煤  相似文献   

15.
“嫦娥奔月”因由试析——兼与袁珂先生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嫦娥奔月”是艳传古今的著名神话。遗憾的是,在今天从古籍里可以查找到的出处,却极其简略。例如,《淮南子·览冥训》云: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妲(嫦)娥窃以奔月。 (羿)怅然有丧,无以续之。”《淮南》未言妲<嫦>娥与羿的关系。在读到同为汉代著作而时代要比《淮南》晚得多的张衡《灵宪》佚文后,我们才知道:“嫦娥,羿妻也。”①但是,作为妻子的嫦娥为  相似文献   

16.
浅析羿的神话及其蕴涵翟江月羿又称“夷羿”。是古代东夷族的领袖,也是神话中射日除害的英雄,他造福于人类的英雄事迹广为流传、历久不衰,而且羿不同于神话传说中其他道德说教式的典范,他具有血肉丰满的个性,对生活有着大胆而热烈的追求。研究羿的神话、我们可以从中...  相似文献   

17.
在瑰丽多彩的中国传说故事中,有朵殊异之葩──回回识宝传说。她起源于“西域人识宝”,远在汉唐之际就已经产生,流传并被记录下来,展示着我国与阿拉伯──中亚地区密切的商业、文化交流盛况。一千多年来,外国人识宝传说在我国民间文学的沃野中不断地流移、载录,虽然具有或大或小的变形,但这类传说仍流存至今。“识宝回回”是汉唐之后外国人识宝故事的延续,因她凝聚有回回民族形成过程中的某种信息,而具有独特的时代色彩和社会背景,是一种“具有相当文化史价值的艺术文献”①。因此,对“识宝回回”传说的收集、研究,就有某种历史…  相似文献   

18.
《山海经·海外南经》云:“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射杀之。”郭璞注云:“凿齿,亦人也。齿如凿,长五六尺,因以为名。”《淮南子·本经》云:“(犭俞)(犭契)、凿齿,……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注云:“凿齿,兽名。齿长三尺,其状如凿,下彻颔下,而持戈盾”。在《淮南子·地形》中亦载有“凿齿民”之称,并将其与“锞国民”、“三苗民”、“交股民”、“反舌民”等一并置于西南至东南地区,高诱注云:凿齿民“吐  相似文献   

19.
“兄妹成婚”传说广泛存在于我国很多民族中,而这类传说一直被视为人类经历过“杂交”和“血缘婚”阶段的主要依据之一,笔者对此持相反观点。通过对此类传说产生的原因、存在的功能等方面的分析,笔者认为,这类传说正是对“杂交”和“血缘婚”的否定,是对后人行为的警示:有血缘关系的人们之间决不允许发生性关系,更不能结为夫妻;它具有整合人们意识的功能: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增进群体成员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20.
外重者内拙     
张天行 《社区》2012,(23):58-59
后羿是古代的一位神箭手,百发百中,声名远播。夏王让后羿对着一块大小一平方尺、红心直径只有一寸的靶子射箭。并对他说:“你来射这个靶心,射中了,就赏给你万金;射不中,就剥夺你的千里之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