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城市社区工作模式既是社区理论、政策与实践的核心议题,又是当代中国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取文献回顾与历史研究方法,从政治经济运动等层面,首次将60、70年代城市社区工作模式概括为组织性动员,填补中国社区工作理论研究的空白点。  相似文献   

2.
城市社区工作模式既是社区理论、政策与实践的核心议题,又是当代中国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取文献回顾与历史研究方法,从基层组织体系建构等层面,首次将50年代城市社区工作模式概括为网络控制,填补中国城市社区工作研究的空白点。  相似文献   

3.
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发展需求推动了社区研究的蓬勃发展。整体而言,中国城市社区研究主要围绕社区的本体定位、共同体迷思、模式与结构、国家与社会关系、国别比较、社区逻辑和社区方法等核心争论展开。文章选取了2015—2020年“政治学人”微信公众号中以“城市社区研究”为主题的54篇转载文章,就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进行文本和学理化分析。研究发现,国内城市社区研究一定程度上存在同质化、重复性的问题,在研究方法的使用和理论增量上有待进一步规范和深化。面向未来,混合研究和解释性研究有助于探寻社区研究中的因果机制,而比较社区研究、社会发展与社区能力或许为城市社区研究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4.
内生型城市社区建设主体的行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的选择是理论建构和现实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基于我国国情和社区建设实践,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未来理想图景是内生型城市社区建设模式。未来的内生型社区建设模式下,存在着党、政府、社会、市场和居民五大主体,实践中需要在有效整合社区利益的前提下,构建政府与社区间平衡与协商关系、政府与社会组织间伙伴与共赢关系、政府管理与居民自治间互补与互限关系为框架的社区建设主体行动机制。  相似文献   

5.
社区理论是社会理论研究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实务与实务模式是社区理论主体部分。本文采取文献回顾方式,首次全面梳理英美社区理论演进脉络,系统回顾社区实务模式,并从模式产生环境、理论渊源、目标群体和社区实务等层面,全面介绍英美社区实务模式。  相似文献   

6.
多民族社区作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当前其民族工作面临的挑战主要源于民族事务的复杂多样,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以及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的手段匮乏等。在借鉴西方公共治理理论基础上,笔者对城市多民族社区民族工作的基本架构、实践逻辑、运行条件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借助多元主体、互动关系、协商合作、网络结构等概念,力图诠释协作治理式民族工作的主要意涵,以期为城市民族工作创新提供可行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城市社区自治与基层民主发展这一深层视点,研究了发达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广东城市社区建设与基层民主建设的基本特征,并对发达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广东城市社区自治的两种先进模式进行比较,指出民主和自治是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徐秀花 《社区》2009,(28):45-45
选派年轻干部驻村居挂职锻炼一直是济南市槐荫区培养年轻干部的特色工作之一,第三批下派工作更创新性地推出了“带着课题下派”的锻炼模式。课题研究和社区工作本就有相似的工作内容、共同的服务对象,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课题的来源就是社区的工作实际,如果脱离社区工作搞研究,必然使我们的研究成果成为理论的堆砌而不切实际;相反,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对城市社区福利和社区福利模式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从分析国外社区福利模式入手,通过阐述几种代表性社区福利模式在中国社区的适用性,结合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现状,试提出一种新的城市社区福利发展模式———市场偏重型社区福利模式,并着重论述了我国市场偏重型社区福利模式建立的现实基础、总体目标、具体目标和任务,以及政府、市场和社区在社区福利建设中的职能和地位。  相似文献   

10.
城市公共管理研究的新领域——城市治理研究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治理是城市公共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城市主体之间的关系及其运行机制和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的演化规则。作为一种体系,城市治理可分为内部治理体系和外部治理体系。中外城市治理的模式有企业化模式、国际化模式、顾客导向模式和城市经营模式。中国城市政府新型职能及其管理研究、中国区域治理研究、中国城市市长研究、中国城市治理指数研究及其中外城市治理原则的比较分析,是今后中国城市治理研究的5个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1.
伴随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和全球化浪潮的日益加速,越来越多的本土少数民族和跨境族群集聚于中国城市生活,形成兼具商业功能和居住功能的多族群互嵌式社区。单一族群居住型社区向多族群混居型社区的转变不仅使城市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呈现多样化和精细化特征,也为传统社区社会工作的实务模式带来新的挑战。当前,我国城市多族群社区社会工作存在社区居民服务需求多样、族际文化观念与宗教信仰不同、本地族群接纳程度有限、多元化社工人才不足等现实境况。本文从生态系统理论出发,将典型的广州越秀区非裔黑人社区作为研究对象,聚焦于外来族群居民与社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联系,以此为基础探讨二者叠加效应下城市多族群社区社会工作的拓展诉求。通过创新社工服务的内容与形式、搭建民族文化社区交流平台、增强不同族群间的信任网络和注重培养多元化社工人才等途径,提升城市多族群社区社会工作服务能力,促进各族群成员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2.
文章回顾了欧美政府购买服务与社区工作的发展历程,进而讨论1990年代以来我国社区工作的开展,展现转型社会背景下特有的社区工作发展路径。以"罗村方案"为例,分析了我国政府购买服务下的社区工作的不同之处,提出转型时期社区工作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社区照顾: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社区工作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照顾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作为社区社会工作的模式之一,社区照顾有其特定的社区目标和社会功能,有其不同的模式选择和过程条件,是一项专业性的社区服务工作。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社区照顾对社区问题的解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弱势群体和社会问题的存在对社区照顾提出了客观要求。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前社区照顾的实施还有不少难点,但只要社会各界努力和支持,社区照顾在我国城乡社区必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系统论的观点曾经对社会工作产生过巨大影响。社会系统理论作为一种研究社会工作方法的视角,强调的是不断变化的环境而非心理学层面的内容;同时社会系统具有互动性。主要集中于个人对他人的影响,而非内在的思想与感觉;这一视角强调的是人与环境的统一及其整体性,即所谓"人在情境"中,包括为个人、小组、社区服务。而系统理论为我们在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中特别是在理解和研究社区社会工作的过程中,至少有三方面启示:第一,社会个案工作、社会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三者行动互动构成了一个系统;第二,社区是一个相互联系的互动领域;第三,社会工作不能单独使用一种方法,而必须以更宽广的知识与技巧来协助服务对象。特别是在社区工作过程,社会个案工作与社会小组工作常常与之交叉使用。因此,社会系统更加关注人们之间在社会情景下相互交往和全面描述事物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子女是社会转型中出现的新群体,其城市社会适应对其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研究以一个社会工作介入项目为基础,借助生态系统理论,从个案、小组、社区三个层面描述了社会工作介入时策略,探讨了如何发掘和调动农民工子女及其家庭、学校、同伴、社区、社会的能力和资源,共同提高农民工子女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资源整合对初期社会工作的发展有特别的推动意义。本文以社会资本理论为基本视角,通过对上海A区青少年社区社会工作资源整合实践的描述和分析,旨在探讨都市社会工作资源储量、类型及整合机制。A区的探索总体上看是一种政府主导推动和非营利组织积极跟进的模式。政府最初在资源整合方面的强调和引导,激发了社区青少年社工机构整合资源的积极性,并在后来也逐渐注重品牌的塑造,努力打造阳光工作室,通过品牌效应,初步显示了社工机构在资源整合方面自主化运作的趋向。这既是社团对政府主导的深入理解,又是对自主化运作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的应用性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探讨了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在社会工作和社区矫正实践中的适用价值,认为该理论作为社会系统论的分支,为社会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积极的思考维度,在社区矫正实践中具有实用价值,对帮助社区矫正对象回归社会极具指导意义。同时文章在比较该理论与其他社会工作理论的异同后,指出该理论存在机械性、理论体系等方面尚欠严谨等局限。  相似文献   

18.
谭政是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卓越领导者,其政治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他从工作对象出发,以人本思想为指导,探讨官兵政治工作、群众工作、敌军工作的原则和方法,为丰富毛泽东的政治工作思想理论做出了贡献,也为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谭政的人本思想,对今天开展军队政治工作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社区为本"的反贫困社会工作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在理论上主要表现为本体论层面的"共同体取向",方法论层面的"中观路径"以及价值论层面的"公平精神",并以援助取向、增能取向、解放取向、解构取向四种理论取向构成其理论分析的基础框架。在实践上,"社区为本"的反贫困社会工作延伸出了支持性路径、赋权性路径、倡导性路径和反思性路径四重实践干预路径。"社区为本"的反贫困社会工作以社区为主体,旨在借助社区成员的集体参与来整合社会资源,以多样化的行动策略回应社区的多元需求,促进社区的整体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它是一种达致团结、互惠、尊重、平等、意识觉醒、能力提升的集体行动过程。  相似文献   

20.
社会救助作为一种国家制度,与社会救济有联系也有区别。社会救济较多见于自然灾害、危重疾病等突发灾难给部分社会成员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和威胁,是临时性、阶段性的救贫济穷措施;社会救助作为政府的责任,是政府采取的长期性的救助制度,是针对某个社会群体的救困助贫措施。作为政府责任对某个社会群体采取的长期性救助,是指国家对于遭受灾害、失去劳动能力的公民以及低收入的公民给予经济救助,以维持其最低生活水平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是社会管理的新课题,文章从社区社会工作实务出发,对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社会救助的路径进行分析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