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西方对孔子的认知和形象建构是近代中西/中德文化互动感知的重点之一。除了西方学者基于研析儒学典籍对孔子形象的学术性建构,19世纪接踵来华的德意志人以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观察与书写,为德意志公众拓宽了认知孔子、儒学和中国的新视野。受书写者多重身份和利益向度的影响,他们在认同孔子“伟人形象”的同时,也从总体上将以孔子和儒学为代表的中华文明置于西方文明之下。这种对孔子形象的社会性建构不仅反映了来华德意志人在华殖民主义、文明布道的行动目的,而且也是19世纪中西/中德权力关系的写照。  相似文献   

2.
作为习近平外交专著,《论坚持推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集中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全面体现了习近平外交叙事风格。以莫娜·贝克的叙事学概念为基础对习近平外交话语及英译进行分析,既能凸显译者作为翻译主体的作用和功效,又有助于中国外交叙事的建构。通过叙事策略的运作,包括建构时空、选择性采用文本素材、建构标示以及再定位人物事件,译文重构了习近平外交话语的本体叙事、公共叙事、概念叙事以及元叙事。同时,叙事学与外交翻译的结合不仅拓宽叙事学学科领域,为外交话语研究提供新视角,而且为完成既定的翻译使命提供了新的路径参考。保持政治上的高度、揣摩文化上的深度、把握思维上的向度以及巧用技能上的广度都成为译者顺利完成叙事建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郭沫若、鲁迅的孔子观罗炯光一个孔子两幅像孔子(前551一前479)只有一个,但不同人心目中的孔子并不相同,有董钟舒的孔子;也有王充的孔子;有嵇康的孔子,也有王阳明的孔子。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的两位巨人,鲁迅、郭沫若都曾不止一次地勾画过孔子的形象。孔...  相似文献   

4.
杜贵晨 《南都学坛》2012,32(1):50-62
"三而一成"用指中国人观念中处事的过程或成物的要素,只要是达至三次或三个的组合,就可以成功了。表现于史传、小说、戏曲等叙事的艺术,主要有"三复情节"、"三变节律"、"三极建构"、"三事话语"、"一事三结"等五种模式。五种模式各有典型,能够清楚地区别开来,但某些个案却可能同时具备不止一种模式的特征。"三而一成"诸模式是中国叙事艺术最合乎中国人审美理想的造型,同时合乎普遍的美学原理,是中国古代叙事艺术广泛应用的情节模式和一个具体而鲜明的民族特色,作为古代叙事艺术的典范,至今仍有可资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特质与情境之争与自我观密切相关。传统心理学假定自我是作为精神实体而存在的,则行为是由特质决定的;社会建构论认为自我是我们在与他人的关系中通过语言建构而成的,则行为由情境决定。叙事心理学认为生活故事形成并建构了一个人的自我与人格,故事为一个人的自我提供了特质与情境的统一。叙事心理学将叙事思维引入心理学,用生活故事架起了一座连接特质与自我的桥梁。  相似文献   

6.
人的文化本体是人的根本,是人得以立足的基础。同样,中国人的中华文化本体是中国人得以立足的根本。然而,当今中华文化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现实中都在很大程度上被我们遮蔽了,“关于中国人的中华文化本体论的确立”就理应成为中国哲学界文化研究的迫切课题。走出困境,就必须使中华文化本体回归并建构中国人的中华文化本体。只有这样,才能弘扬中华文化的精华,对全人类的文化建设和文化进步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与存在主义只关注个体生存不同,先秦儒学所关注的是作为家族、社会和国家的群体生存,其所探求的是人类生存之道。其中,孔子以"天"为生存的本体根据,以"仁"为生存的核心理念,以"三不朽"为生存的终极意义;孟子以"万物皆备于我"的"浩然之气"为生存的最高境界;《周易》建构了一个天地人一体的大生命系统,并根据"物极必反"的道理提出了以"三不忘"、"顺天应人"来保证身安、家齐、国治的思想;《中庸》提出并回答了人之世代生存的"悠久无疆"问题;荀子则既讲到"天养",又提出了"最为天下贵"的人之生存意义理论,提出了人与人、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学说。  相似文献   

8.
桂籍海外华文作家陈谦在自我审视与内心质询中实现了“自我”言说的建构,展演了跨越与交融的多重属性以及智性的生存哲学;通过细致而绵密的语言,陈谦的小说也表达了“跨域女性”心灵敏感而柔嫩的感知力。直击跨越中的内心真相,书写交融后的心理真实,陈谦小说通过文字还原跨文化场域间的心灵体验,最终建构起独特的书写“跨域女性”心灵世界的叙事伦理。  相似文献   

9.
礼乐思想作为孔子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文化、技能、审美、道德等方面的内容,是以"仁"作为自身建构的本体精神,是将美学思想贯穿礼乐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完美体现。孔子的礼乐思想博大精深,对于现代社会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为当代中国的音乐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学界现有的"意象"理论体系从本质上说是围绕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传统建立起来的,因而"意象"说在面对中国古典诗歌叙事传统时往往陷入困境。这也是"意象"说、"意境"说尤其适宜于解释唐诗,却与宋诗品质不尽相合的重要原因。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叙事脉络中的重要阶段,宋诗发展了"事象"的表现形式,提取与事相关的要素,以呈现动态的、历时的行为和现象;并通过"事象"营造出"事境",在每一个独特的事境中传达多元而充满变化的复杂体验,进而实现诗歌主旨的表达。以宋诗为代表提炼出来的"事象"与"事境",可以用于建构古代叙事诗学的理论体系,有助于深入认识古典诗歌的叙事传统,进而全面认识中国古典诗歌的本质特色。  相似文献   

11.
日本现代作家中岛敦的小说《盈虚》取材于中国古籍《左传》。作家通过对原典的取舍,表达了深刻的现代思想。也就是说,小说《盈虚》存在着表层和深层这样的双重构造。它表面上讲述的是一则古代中国的弑父的故事,而在深层结构中指涉的则是现代人的存在中所面临的悲剧性现实。中岛敦通过对父子关系的考察,发现了维系人类世界存在的血脉的虚妄性。这样,中岛敦颠覆了代代相承的血脉的正当性,从另外一个角度再次拷问了人类存在的确定性。而在他的这一颠覆性的书写行为中,使用的是他一以贯之的怀疑主义的武器。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性的冲击导致传统的解体,即脱圣入俗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中国知识分子丧失了生存的根基, 成为社会流民、政治流民和文化流民。这造成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现代性焦虑。于是, 中国知识分子开始了寻找生存家园即自我认同的过程。他们投身革命,并在传统社会主义中获得了社会认同、 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但在这个过程中, 知识分子也付出了牺牲现代性特性的代价。随着现代性进程的重新启动,中国知识分子将重新确立自己的生存根基。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文化话语体系中 ,由于“天人合一”概念 ,使其对古代文化的诠释生出了许多的轻率与迷茫。笔者试图从中国远古文化产生的原始意象入手 ,重新清理中国文化的本体图景 :中国文化的原生意象是“地土之象”。在这一本体图景指涉下 ,中国人的生存观是一种“地土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一种“大地精神”。而“天人合一”观念是后世宗法观念向王权专制思想演化过程中对“地土之象”本体图景的一种虚拟、比附、幻化形态。在中国文化精神构架中 ,“地土之象”是其本体图景 ,“天人理想”是其表现形态 ,“血缘亲情”是使二者相互通达的内在纽带  相似文献   

14.
凯瑞·布朗是享誉世界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2019年1月,凯瑞·布朗在访谈中谈到了他对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以及中国故事的理解。他主张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为基础,植根中国的传统文化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解中国故事,分析中国政治与全球秩序。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植根于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一部成功的中国故事,就是具有积极愿景的未来的故事,是一个信仰团体的故事,是道德正义的故事;只有植根中国历史与文化,才可以理解并解决中西方的“幻象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论五四乡土小说的性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中 ,论者早已经注意到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存在和影响。但是对于乡土小说的性质问题 ,或者就乡土小说研究乡土小说 ,或者还缺乏文学史意识。这表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尚未实现从现实性批评完全转化到历史性研究这样一个必须转化的过程。本论题讨论的要点是 :思考五四时期中国乡土小说与五四精神的相一致性 ,以便回答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乡土小说的一个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两姐妹与蛇丈夫——"蛇郎”故事的中华文化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蛇郎”是一个覆盖欧亚土陆,以它的奇光异彩与丰富内涵为世界所注目的幻想故事.中国“蛇郎”  相似文献   

17.
马来西亚华语戏曲来源于中国,它是华族文化认同的象征符号。长期以来,华语戏曲在马来西亚上演,沿用的是中国乡间演戏的世俗通例。在社会文化功能方面,华语戏曲的演剧活动在彰显其最重要的宗教功能的基础上,其“娱人”的世俗功能也得到了发挥。这种特殊的演剧活动,体现的是一种狂欢精神,具有原始性、全民性和反规范性的特征,从中显示出华语戏曲在马来西亚这个国度特殊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8.
1928年,为了考证小泉八云的一个中国鬼故事《大钟的灵魂》,鲁迅与赵景深之间曾经发生过通信联系。但这次考证并没有成功,其真正的原因是小泉八云对故事法译本的误读。除此之外,小泉八云还以美国汉学家卫三畏的著作为依据,对《大钟的灵魂》进行了另一处改造。这个故事的翻译、传播与改造,再次印证了文化传递中"不正确的理解"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西游记>西天取经故事的人物行为功能模式由有感于生命现状,自东向西的行进旅程和灵山见佛修成正果三个环节构成.它隐喻了作者对人类生命意识的觉醒,对生命永恒的追求,以及对生命价值的实现等问题的探索,体现了作者对人类生命奥秘的独特理解.它与神羿求药故事的思维范式和人物行为功能模式相同,由此推测神羿求药故事为西天取经故事之原型.两个故事相比较,<西游记>取经故事的新意在于追求精神生命的超越,艺术地表现了人存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电影《苏州河》代表一种新的电影叙事类型。“本体论非稳定故事”试图颠覆那个牢固的、本源性的“确实发生过的事实必须存在,并且应先于讲故事的行为”的故事理念。在没有一个稳定的故事的情况下,解读过程中的真实性的问题也随之开始解体。对故事进行重建的愿望已经不可能。本体界线的模糊,证明了现代社会的碎片化、复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