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马秋枫 《领导广角》2001,(12):41-42
政府公关就是一般公共关系在政府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是一种行政管理职能。它是以特殊的经济、政治条件和环境为依托,致力于提高行政效率和社会效益,运用各种传播和沟通手段与广大公众建立相互理解、信任、合作的持久关系,以期提高政府的美誉度,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的一种行政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2.
“绿色公关”是近年来现代公共关系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当今社会,现代物质文明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满足的同时也使地球环境遭到了巨大的破坏,人类和环境的冲突越来越严重,于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场以拯救地球、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绿色革命开始了,这其中就包括绿色公关。绿色公关也称环境公关,是以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为指导而开展的一种公共关系活动。绿色公关中的政府公共关系问题政府公共关系是政府为了更好地管理社会事务,争取公众的理解和支持,维护和发展各种内外关系,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运用各种传播手段与社…  相似文献   

3.
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渠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公众社会,政府公关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政府公关的关键是沟通。本文从是否有第三方主体介入的角度介绍了常态下政府与公众沟通所采用的各种沟通渠道,以及各自的优缺点,最后介绍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与公众沟通中各种沟通渠道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4.
《政治与行政》所阐释的政治行政二分法将政府(广义)职能分为国家意志表达职能(政治)与国家意志执行职能(行政).着重于国家机构内部职能的区分与管理忽略了政治行政与社会民众的关系;新公共行政强调政治与行政的连续性,将道德价值概念注入行政过程,将社会公平注入传统的经济与效率目标;强调政府公平,对公众需要负责而不是对公共机构负责,以及公共项目应当对决策和执行负责.我国由最开始的管理型政府到经济建设型政府到现代的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不断转型与升级,说明了我国政府职能重心由政治统治职能到社会管理职能,由全面社会管理职能转变为如今的公共服务.说明了政治行政二分法与新公共行政理论对我国政府转型升级、职能进步的重要影响,且不同时期影响的程度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5.
所谓政务公关,是指党委、政府及其他行政领导组织运用沟通、传播手段,通过双向交流塑造良好组织形象,获得公众理解和支持的活动.  相似文献   

6.
一、电子政务主导政府行政管理流程改造所谓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运用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其管理和服务职能转移到网络上去完成,同时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行政管理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向全社会提供高效优质、规范透明和全方位的管理与服务。它主  相似文献   

7.
如何高效的开展政府公共关系,更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网络公关无疑为政府提供了一条成本低效益高的新途径。将网络运用到政府公共关系中来,在我国还处于萌芽时期,公众与政府对网络公关的了解程度还远远不够,造成了网络公关怪相——删帖、拦截和不诚信行为屡见不鲜。为了达到政府公关的目的,正确理解和使用网络公关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秉承此原则,指出网络公关怪相,并提出网络公关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复杂化和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时代背景下,公共危机已由非常态化的偶发转变为常态化的频发,成为社会管理中不可回避的重大挑战。政府危机公关作为政府危机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实的严峻性和危机公关的重要性给我国政府的危机公关提出了一个新要求——以人为本。秉承以人为本的宗旨,协调好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实现良好的政府危机公关,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危机公关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政府形象公关建设是一项我国政府亟待解决的课题。我国的地方政府形象公关建设还存在很多不足,自身存在缺陷、缺少独立承担地方政府公关活动的专门机构、地方政府与公众之间公共关系缺少互动。对此,本文提出几点改善地方政府形象公关的几点对策,在完善地方政府内部公关的同时,构建双向互动的地方政府外部公关。  相似文献   

10.
电子政务(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s)是国家各级政府部门以信息网络为平台,通过信息技术集成管理和服务职能,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制约,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标准的管理和服务,实现公务、政务、商务、事务一体化管理与运作的一种方式。电子政务的关键是,运用信息及通信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实体组织界限,构建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机关,使得传统的政府行政在虚拟环境中得以实现,以便人们从不同渠道获取政府的信息及服务。  相似文献   

11.
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职能几经变迁,从以政治职能为中心转变为偏重于经济职能,再到经济政治职能与文化社会管理职能兼重。在政府职能转变期间,政府工作重心的转移影响若具体行政文化的内容,同时所塑造的行政文化反作用与政府职能。为了进一步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效率,有必要对政府职能转变中的行政文化因素进行总结、归纳和深入探讨,以更好地为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校办公室作为整个学校的综合管理系统,在协调校内外各方关系,行使行政管理职能,服务教育教学、党政管理、科研和后勤保障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行政工作的高效开展与学校事业的发展、"双一流"建设等密切相关。本文从法治、章程等视角研究高校办公室行政工作依法依章开展与办公室行政工作人员素质之间的关系,提高对高校办公室依法依章开展行政工作的重视和认识。  相似文献   

13.
城市管理是指对与城市生存、运转相关的人、财、物的管理,它是政府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组织社会活动的载体和手段.城市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城市管理则是一个更加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主要包括城市的行政管理、法制管理和人文管理.行政管理是城市管理系统的核心,也是政府行使行政职能的重点领域,任务极为繁重.  相似文献   

14.
行政效率问题是行政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行政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行政效率的高低是评价行政管理体制是否科学及政府行政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和依据。同时它也决定着政府的管理职能能否顺畅实现,甚至是政府的人心向背问题。为了使国家在激烈的国际角逐中走在前列,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陈芳侣 《经营管理者》2009,(21):117-118
以网络媒体、数字移动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使得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关系产生了重大的变化,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而此新的传播环境对政府公关而言,有利有弊。近几年是我国公共危机事件频发之年,而在网络媒体高度发达,移动媒体也逐渐走向成熟的环境下,政府应对危机的方式及其产生的效果必然与以往有着巨大的差别,而政府行为与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公信力有着必然的联系,本文主要从新媒体传播的方式和内容出发,联系具体公关事件与案例,对政府有效应对公共危机,成功地进行危机公关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滕健 《经营管理者》2013,(13):311-311
<正>关系营销是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旨在建立和管理企业各种关系的营销理论。它是以系统论为基本指导思想,将企业置于社会经济大环境中来考察企业的活动,认为企业营销是一个与顾客、竞争者、供应商、分销商、政府机构、股东、员工和社区公众等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其核心是建立和发展与这些个人和组织的良好合  相似文献   

17.
行政执行是行政主体的行为外在表现,也是公众认识政府的直接途径,政府的行政执行直接面向社会,它与政府的公信力是息息相关的。事实证明政府的公信力流失与行政执行中的不合理现象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合理规范行政执行是政府提升公信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良好的行政组织形象是政府本身一项重要的资源和无形财富,是政府有效运作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退让作为一种危机管理中的疏导模式,对于唤起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恢复并重塑政府的声誉和形象,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具有良好的维护促进作用。政府在危机公关中必须善于运用这一模式进行疏导沟通和形象重塑。  相似文献   

19.
行政决策中的公众参与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卫星 《领导科学》2006,(22):32-33
决策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先导,决策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与之相关的一系列行政管理活动的正确开展和顺利实施,关系到政府工作绩效的高低和公众满意度的高低。由于现代行政权力的不断增强,扩大公众参与、推动行政决策的民主化逐渐成为当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我国,伴随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执政规律认识的不断加深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深化和扩大各级政府行政决策中的公众参与已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因此,在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的公共行政环境中,鼓励、引导和规范行政决策中的…  相似文献   

20.
基于公众参与的政府绩效是政府公共部门为促进经济发展、为人民服务所体现的管理手段与方法,其理念是要求能够促进政府公共部门职能转变,加快发展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工作。政府部门的绩效评估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公众参与对评估政府部门绩效、提升行政行为的效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基于公众参与的政府绩效可以充分适用在各级政府部门绩效评估工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