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颖  罗涤  袁利 《学术交流》2012,(4):189-192
合作型亲社会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的主要类型之一,也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包括内部动力(善良动机和心理满足)、外部动力(同伴群体和社会环境)以及效果助力(过程顺利和结果良好)三大因素,同时遵循善良动机推动→同伴群体支持→社会环境鼓励→行为过程顺利→行为结果良好→个体心理满足的良性循环过程。在三大因素中,外部动力的作用尤为突出。应从心理动机、思想环境、同伴群体、教育模式四个方面着力培养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2.
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亲社会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本文从影响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生物因素、社会认知因素、环境因素出发,提出了培养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牛素枝  陈勃 《社会工作》2009,(18):51-53
亲社会行为是道德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基础的行为表征,通过加强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可以使青少年思想道德培养的认知效果更显著。社会工作采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方法介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可以为青少年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为其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提供新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亲社会行为是道德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基础的行为表征,通过加强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可以使青少年思想道德培养的认知效果更显著。社会工作采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方法介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可以为青少年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为其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提供新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成人的榜样示范对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有着重要作用,亲社会行为就是对他人有利、有益的行为,它是一种积极良好的社会行为,有利于建立融洽的集体关系,对于生活在福利院集体环境中的,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不仅是融入集体环境的必要环节,也为他们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行为地理学是把学习、感受和态度形成等人类行为过程以及认识过程用于解决地理学问题的方法,它是人文地理学领域主要以人类行为的内在认识过程来解释空间模型与人地关系的一门分支学科.行为地理学(behavioral geography)是一个最近才出现的名词,但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十年以前.卡尔·素尔(Carl Sauer,1925)认为人类是通过自身的文化来改造自然的.J.K.赖特(Wright,1947)则注意到了人头脑中的未知区的概念,他指的是与同一文化、社会或职业集团中的其他人具有相同特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天津市1458份实证样本数据,讨论儿童虐待发生率、心理创伤及影响因素,并据此探讨家庭教育导向问题。(1)调查地区儿童虐待比例大致为42. 3%-62. 7%,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母亲忽视比率更高且严重虐待行为检出率高于父亲。女童受虐风险高于男童,遭受母亲情感虐待、忽视与多重虐待的风险均显著高于男童。(2)虐待对儿童造成了明显的心理创伤,遭受虐待后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约下降0. 2%-15. 7%,多重虐待的心理创伤尤为严重,最高可达31. 6%,且男童的心理创伤更为严重。(3)儿童变量和情感变量对虐待有显著影响,以儿童表现不佳为借口、以亲子关系不良为实质的虐待行为普遍存在。研究建议,未来需要提升受虐儿童的抗逆力和增强政策的瞄准性,家庭教育应引入专业指导,提升儿童的亲社会表现,并优化亲子关系。  相似文献   

8.
一查尔斯·扎斯特罗提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把人类成长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如家庭、机构、团体、社区等)看作是一种社会性的生态系统,强调生态环境(人的生存系统)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注重人与环境间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行为的重大影响,是社会工作的重要  相似文献   

9.
在汉语和英语中,与视觉行为有关的词表达形式有数十种,意思各不相同.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仔细、认真地看",如凝视(gaze,stare)、端详(look…carefully)等,另一是"简单地看",如浏览(browse)、瞥一眼(glance)等.这些关于"看"的概念早在人类社会早期就已有了,到了文明社会,随着知识传播和接受活动的开始,媒介形式和技术的发展,产生了"看"的一些新概念,媒介的变革改变了人们"看"的方式,并由此产生了独特的价值意义,阅读、观看等概念出现,大大丰富了早期人类"看"的内涵并对他们的思维和行为产生根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文化与人类     
人类生活在以自然为基础的同时,常常表现为集体的、社会的东西。改造外部自然的活动,不仅是单个人的活动,而且是特定的集体和社会的共同活动。人类通过这种共同生活,逐渐创追出了行动和思考的集体方式,即在广义上的“习惯” (custom)乃至“制度”(institution)。当然,作为行动者和思考者的人类是肉体的、自然的存在,所以,那些方式都以人类内部的自然(生命的、生理的素质)为基础。但是,人类与其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的主旨在于满足人类的整体需要,不断实现人类的整体价值.而要真正实现这一点,关键在于不断处理、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互生互惠、和洽相处,这必须通过人不断调整自身(对自然)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实践)来完成.因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主体(人),在于主体的内在内涵的正确和由此产生的对象性活动(实践)的正确.而在主体的内在内涵中,与人类实践最基础的关联是其价值观,因此,可持续发展观实质上是一种新的价值观它有赖于人的价值观的转向(正确),有赖于社会的价值目标的正确,从而把发展看成是维持或增殖社会主体的能力而不再仅仅看成是对社会物质成果的积聚;把发展看成是对人类(社会)整体需要的满足而不再仅仅是对"我的"或当下的"我们的"利益的满足;把发展看成是对人类(社会)精神的升华、自由度的拓延和人的全面性内容的持续获得而不再仅仅是对人(社会)的物性要求的满足.新价值观的这些内涵,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前景.然而,方向和前景不等于现实,正像人不可超越自然而在现实性上与自然平等一样,人也不可超越现实的、具体的人和社会的存在去侈谈人与人之间平等、人的思想观念的"正确"等,可持续发展不仅有其自然限度,而且更有其人文限度[1].  相似文献   

12.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人类心理需求及生存环境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心理现象。传统的宗教心理学研究,或者探索宗教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我们称之为第一种研究路径),或者探索心理机制对宗教的形成和宗教行为的影响(我们称之为第二种研究路径)。除此之外,我们认为还有第三种研究路径,即采用新近兴起的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范式,探索人类复杂的宗教信仰与心理机制之间的交互作用,特别是对引起、促进和构成人类主观信仰和精神功能的文化心理变量进行实证研究。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范式应该可以为当代宗教信仰的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和方法,有助于揭示人类复杂的宗教心理和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3.
文化唯物论战略中的普遍类型文化唯物论断定的社会文化系统的普遍结构,依赖于人类本性的生物和心理常数,也取决于思想与行为、主位(emics)与客位(etics)之间的区别。首先,每个社会都必须应付生产问题——在行为上满足生存的最低需求,因而必须有一种客位行为的生产方式。其次,每个社会必须在行为上应付再生产问题——避免有危害性的人口数量的增减,于是就必须有一种客位行为的再生产方式。再有,每个社会都必须满  相似文献   

14.
“无意识”未源于人类社会经验、信息的积淀,是潜意识的外在形式,其基本表现是:人类社会经验的心理痕迹、无意识思维、无意识感知和无意识行为。实事求是地确认无意识,能够丰富唯物辩证法,有助于对人类进步的全面了解,有助于对人的深层心理的发掘,并有多方面的实践意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揭开无意识的奥秘,将会加深对人的历史和人自身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一、社会生态学的阐释种种“社会生态学”(Social ecology)一词最早见之于美国社会学家R.帕克和E.伯吉斯1921年出版的著作。当时它用于研究城市环境条件下的人类群体行为的理论。有时英文也用Human ecology(人类生态学),这是把人类看作社会的人。初始的社会生态学实际上是解决生物学性质的任务,试图在一定地区的人类群体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探讨的逻辑递进关系更为清晰,借用著名华裔人类学家许烺光(1977-1978美国人类学协会主席)的分析方法也许是经济的。许在描述中美两国生活方式的社会差异时指出,人类的行为模式服从于一定的社会价值规范,这种规范可以分作两个层次:(1)公理系统,存在于社会心理深部,并对各种社会行为起着潜隐的制约作用。(2)引理系统,即受制于公理系统的社会行为方式和行为规范。中西性文化差异同样可以通过公理层次和引理层次进行描述。公理系统: 对性的基本态度:西方人重视性行为本身,强调性行为的运动过程,即获得性欢乐。中国人重视性行为的结果——生育,把性行为作为手段,认为只有以生育为目的的性行为才是道德的。  相似文献   

17.
淡卫军 《社会》2005,18(2):184-195
如果说涂尔干(E. Durkheim)从“自杀”这一极具个人色彩的行动中,揭示出社会因素是如何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从而展示了如何以实证的方法来进行社会学的研究,那么阿莉·卢赛尔·霍赫希尔德(ArlieRussell Hochschild)则通过《情感整饰:人类情感的商业化》一书向我们表明———通常看似比自杀行为更具个人化色彩的情感(emotion &feeling), 也同样受制于社会因素的操控 ( management &engineering)。1《情感整饰:人类情感的商业化》一书1983年由加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它一出版,就引起了学界以及社会的高度注意。《纽约时报》“书评专栏”将…  相似文献   

18.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基础课程,其知识体系的构建应基于综合生物、心理、社会视角而成的三维框架。为这一框架引入生物学思想可以丰富其内涵和认知深度。三维框架的具体体现是依据纵横结合和锥形开放式逻辑构建并呈现有关人类行为的知识体系。据此进行教学可兼顾知识性和思想性,从而有助于深化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19.
"环境与社会的关系"在社会层面的体现就是环境问题,而环境问题事实上是人类环境行为的一个不良客观结果.环境与社会是通过人及其行为的中介才具有了某种关系.作为具有主体意识的人类,在现实中人们可以选择保护性的环境行为,也可以选择破坏性的环境行为.环境问题体现的是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关系,但它却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以环境行为及其可选择性问题作为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视角,遵循了社会学的基本假设,也因为有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而获得了其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论先秦思想文化的发生背景杨建华思想文化是人们主体精神在外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制约下进行创造性活动的产物,是一种体系、形态,它有着一整套价值系统和行为模式,从根本上指导,制约着人类的思维,行为以至情感形成和表现方式。它在社会这一整合系统中,与社会经济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