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1996年世界经济形势及其特征一、1996年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1996年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预计增长速度超过1995年的3.5%,可达3.8%。1.发达国家经济继续增长。虽然1996年欧盟经济陷入不景气状态,但在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以及日本经济复...  相似文献   

2.
日本的商业统计李黎日本的商业统计分为周期性普查和定期动态统计两种,均由日本通商产业省负责组织实施。早在二战后期,日本经济面临萧条、商品紧缺、物价飞涨。为了了解当时国内市场供求状况,制定商业等各项产业政策,日本政府于1943年举行了首次商业普查,并以法...  相似文献   

3.
日本90年代以来泡沫经济的破灭使日本陷入了至今已长达11年的严重的经济萧条 ,与此同时 ,日元已连续三年持续贬值。本文从日本经济状况、日本金融体系问题、政府国债、经济调整政策、干预政策以及国际经济环境六方面分析了日元长期贬值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日本六大企业集团的经营方式吴澄日本著名的六大集团是三井、三菱、住友、芙蓉、三和、一劝。这六大企业集团年所获的经济利润占日本全产业(除金融、保险外)的11.88%,销售额占14.35%,资本金占15%;申报所得占8.91%。日本的六大企业集团具备这样一...  相似文献   

5.
研究日本经济成功之道,人们往往很容易把成就归功于索尼、松下、东芝、丰田这些庞大的集团公司。然而,这些庞大的集团公司仅仅代表着日本工业冰山的山顶。日本成为一个经济超级大国,主要是中、小型公司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一、金融浪潮连动中国1997年席卷整个东南亚的金融风暴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包括南韩、日本的东亚各国也未能幸免。而中国在金融危机中的稳健表现引起了关注。人民币不贬值以及经济较高增长的维持避免了东南亚地区经济的雪上加霜。相对于世界经济大国日本的不负责任,中国成为地区经济重塑信心的一个重要依托。然而,每一位中国人都能感到中国经济所承受的压力。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在金融资本以电子的速度迅速扩张的时代,中国的经济并非是一座孤岛,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城市甚至乡村,都可以感受到世界范围金融大潮的脉搏。(-)危机离我们多远…  相似文献   

7.
1998年7月13日,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引咎辞职。为什么曾经踌躇满志的桥本在其任职两年半后的今天不得不辞去首相职务?原因不言而喻,桥本无力挽救日本“泡沫经济”长期沉积导致的经济衰退。加之,东南亚金融危机仍阴雾迷漫使日本经济雪上加霜,积重难返。在这种大...  相似文献   

8.
虞玲 《中国统计》2002,(5):41-42
交通量调查工作(简称“交调”。下同)是一定时间内,对通过公路某一断面各种类型车辆、数量的观测记录工作。各地每个时点的交通量调查日日、月月、年年周而复始地牵制了不少人力、物力。如果调查之后的一大堆资料和软盘只是为了完成上报任务而不进行统计分析,那是十分可惜的。我认为,“交调”工作必须有统计分析压轴,“交调”资料必须进行全面系统的剖析,以揭示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性。调查数据是进行统计分析必不可少的源泉 1987年,我市准备把淮江线改建一级公路,力争求助于国际贷款,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日本提出一定要有…  相似文献   

9.
2011年,受全球经济放缓和美欧主权债务危机的拖累以及地震系列灾害和泰国洪灾的冲击,日本工业生产几度遭受重创,出口增长受阻,上半年经济再次陷入衰退,下半年开始艰难复苏。  相似文献   

10.
日本女性就业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数众多的日本女性提出:二十一世纪是女性时代。为此日本女性参与社会经济建设的热情持续高涨。近年来女性就业率急速上升便是一例。现将日本女性就业状况作如下简介,以供有关方面参考。一、就业率上升据日本总务厅《劳动力调查》中所披露的女性就业数据来看,1993年女性就业人数年平均为2009万人,占整个就业人数的40%左右,而1975年女性就业人数占整个就业人数的比例不过为329人随着就业人数增加,民营企业中的女性就业人员(不包括临时工)的平均就业年限也在上升。据日本劳动省的《工资结构基本统计调查》介绍,平均就业年限1993年…  相似文献   

11.
访日见闻录     
访日见闻录贵州省统计局干部培训中心刘纪和没有统计院校的国家日本是一个发达的经济强国,对统计是非常重视的。但在日本却没有一所独立的统计院校,在院校中亦不设统计专业系,而是推行统计知识普及教育。日本的中小学都设有统计知识课,在大学里设有数理统计、经济统计...  相似文献   

12.
基本单位的总体数量、结构状况及发展趋势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山东省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从2001年到2004年,我省的基本单位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全省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根据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对山东基本单位的总体状况,发展特点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3.
徐萍  阚树泉 《山东统计》2007,(4):17-17,28
20世纪90年代末.欣欣向荣的荷兰经济成为了成功的样板。当时.房价和家庭借贷都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接着.荷兰房价的涨幅从2000年的20%下降到了2003年的接近于零。这似乎是十足的软着陆:价格并未下降。然而.消费支出在2003年出现了减少.导致经济陷入衰退,至今仍未复苏。1985年后的几年.日本曾经历一场“辉煌”的经济过热时期.房地产、股票价格节节攀高.资产效应使日本经济表象极度繁荣.虚拟经济急剧膨胀.人们心态高昂浮躁.整个经济如同气吹的肥皂泡。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在所有的能源类别中,石油一直是全球消费比例最高的能源。由于经济飞速发展,在全球能源形势日趋紧张的严峻对局中,中国对能源需求急剧增多,2004年中国石油进口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有增无减。据资料显示,2004年生产原油1.7  相似文献   

15.
如何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对镜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经验邓燕群我国建国以来41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曾出现了10个经济周期。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幅度大,波动频繁,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较为罕见。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比较脆弱,强烈的经济波动可...  相似文献   

16.
杨冰 《中国统计》2002,(8):32-33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市场销售不畅,需求乏力的状况,使得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慢。因此如何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一、市场需求现状 1.从消费需求来看我国整体消费水平仍然很低,仅仅处于温饱水平阶段。按照消费层次来讲,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在消费资料中的比重呈依次递增趋势,在我国现实的经济水平和收入条件下,社会居民消费支出仍以基本生活资料为主。2001年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高居37.9%和47.7%,而1992年美国全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只有12%,法国只有18.6%。尤其是占…  相似文献   

17.
在亚洲经济发展中,日元的走势是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因素,日本是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并在亚洲经济中处于龙头地位,日元既是反映日本经济状况的晴雨表,同时也是在国际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国际货币,显然,对日元走势及其影响进行分析,无论是从目前还是长远来看,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日元走势的回顾与展望曾几何时,日元在国际货币中一度成为对美元最具威胁和挑战的强势货币,1995年4月间创下约79.75日元兑换1美元的历史记录,但此后日元却风光不再,与美元的比价一直呈下滑势态。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日元更是…  相似文献   

18.
日本于1987年11月举行了战后第六次全国物价统计调查。日本的物价统计,经常性的有每月一次的批发物价调查和零售物价调查。批发物价调查目的在于编制全国批发物价指数。零售物价调查,除了编制消费物价指数之外,还提供制订消费生活政策所需要的基础资料。这种经常性的物价统计,主要是反映物价的时间序列的变动。与此相反,全国物价统计调查,则是为了掌握地区间和店铺间的价差,以及从批发到零售各个流通阶段的价格。即掌握物价横断面的情况,为制订物价政策和地区经济计划,以及其他有关经济政策提供基础资料。 这次全国物价统计调查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19.
衢州与金华原为同一地区,1985年撤地建市,分设衙州市和金华市。当时两地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经济结构类同。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杨、金两地的经济总体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但金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要快于衢州市,差距明显抗大.为了寻找问题的症结,我们对比了橘、金两地的有关经济发展资料,分析了差距和原因,认为辆州市第三产业发展大大落后于金华,是两地经济水平差距拉大的一个主要原因。一、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比较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1985年和1993年衙州、金华两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资料如下:1985年…  相似文献   

20.
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的中日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洁  泉弘志 《统计研究》1998,15(2):52-58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突出的经济增长实绩越来越为世人瞩目。但是同时也有人指出,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依赖于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而非生产率的提高因而不可能持久。本文以投入产出表为基础数据,考察了中国1981-1992年11年间经济增长与各产业部门要素生产率提高之间的变化关系,并同称之为经济奇迹的日本经济高度增长时期(1960-1970年)及1960-1992年期间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对1992年各产业部门要素生产率与日本同时期及日本经济高度成长始点的1960年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