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相似文献   

2.
张可创 《兰州学刊》2009,(1):181-184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压力和竞争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抑郁症。也有许多人选择了自杀。抑郁和自杀对现代社会建设和社会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分析自杀的原因,寻求有效预防抑郁和自杀的途径、为降低抑郁和自杀人群的数量,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文章认为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加强现代社会工作,注意对抑郁和自杀人群的心理疏导对降低自杀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生命至尊热爱生命——中日两国自杀现象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日两国都是世界上自杀率居高不下的国家,面对两国自杀的黑色人群:精神抑郁症患者、老人、青少年、妇女和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分析其自杀的主要原因,加强对生命的平等意识和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念的引导,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政府立法、舆论宣传的积极措施下,预防和减少自杀的人数,为构建和谐的社会而努力。  相似文献   

4.
自杀病学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杀病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是研究自杀现象规律性的科学。研究自杀现象的目的在于预防自杀、控制自杀和对自杀作善后处理。 31年前 ,精神病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学者进行多学科的研究 ,创立了这门新的学科。美国施耐德曼起名为自杀学 ( Suicidology)。笔者根据自杀的疾病性质 ,译名为自杀病学。如同精神病学、神经病学、皮肤病学一样 ,西文都无病字 ,日文和中文都加上一个“病”字一样 ,并无标新立异之嫌 ,而且有点睛之实 ,“自杀病学”者 ,Suicidology也。  相似文献   

5.
陈文 《家庭科技》2007,(3):42-42
都市女性心理问题有六多.一是焦虑的多.担心、紧张,心里总是有种不安全的预感,这都是焦虑症的典型症状.二是抑郁的多.患抑郁症的女性比男性高出1倍.而在抑郁症患者里,有自杀企图的女性比男性要多一倍.三是失眠的多.女性失眠人数是男性的4倍,男人持久失眠的较多,但女性可能会经常反复出现失眠.四是厌食的多.  相似文献   

6.
都市女性心理问题有六多.一是焦虑的多.担心、紧张,心里总是有种不安全的预感,这都是焦虑症的典型症状.二是抑郁的多.患抑郁症的女性比男性高出1倍.而在抑郁症患者里,有自杀企图的女性比男性要多一倍.三是失眠的多.女性失眠人数是男性的4倍,男人持久失眠的较多,但女性可能会经常反复出现失眠.四是厌食的多.  相似文献   

7.
自杀是值得重视和研究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在现代社会里,自杀在死亡谱中占相当部分,不论是西方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自杀的人数均呈上升趋势。自杀涉及到许多学科其中包括社会学、心理学、法学和医学等。自杀既是医学现象,又是社会现象。它犹如一切引起人类致死的“疾病”一样威胁着人类的安全和家庭的平衡。由于自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因此  相似文献   

8.
马林 《家庭科技》2006,(6):38-39
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曼把抑郁症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他认为.抑郁症是每个人都可能得的心理疾病,它不能说明你心胸狭窄,也不能说明你品质低劣或意志薄弱,抑郁症就像感冒一样,它只是一种普通的疾病。  相似文献   

9.
"我有抑郁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没什么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离开。拜拜啦。"网友"走饭"3月18日上午发出这样一条微博,让数万网友心碎。经南京警方确认,"走饭"是金陵某大学大四女生,她已于3月17日晚上在宿舍上吊自杀,这条微博是她用定时工具设置在自杀后发出的。事后,有网友发出感叹,为什么我们没有早点关注这位姑娘?因为自去年12月她就两次发出了自杀  相似文献   

10.
远离抑郁症     
《家庭科技》2016,(10):40-42
正当前社会节奏快、竞争激烈,每个人都面临来自工作、生活、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压力,很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如果抑郁情绪达到一定程度且持续一定时间就有可能发展为抑郁症。2016年9月16日,年仅28岁的演员、歌手乔任梁因抑郁症自杀身亡,抑郁症再次引起广泛关注。抑郁症是目前全球发病率最高的精神疾病,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有3.4亿抑郁症患者,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人类第二大疾病。目前,我  相似文献   

11.
抑郁症是老年期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老人占老年人口7%~10%,患有躯体疾病的老年人,其发生率可达50%。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老年性疾病发病率逐渐增高,老年人抑郁症的患病率也相应增高。被孤立者、孤独者、失业者或遭遇哀伤事件的老人,都是老年抑郁症的高危人群。此外,20%的中风或心脏病患者也会陷入抑郁状态,女性患病的比例是男性的两倍。  相似文献   

12.
许多研究都发现抑郁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较密切的关系,但抑郁症不属于遗传性疾病。据调查,抑郁症患者中有精神病家族史者可高达30%~41.8%,抑郁症患者的亲属中患抑郁症的概率远高于一般人,约为 10~30倍,而且血缘关系越近,患病概率越高。据国外  相似文献   

13.
抑郁症的病因病机分析及其中医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抑郁症的治疗,经过历代中医学家的探索和不断积累总结,已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法。本文试图从分析抑郁症的内涵、临床表现、病因病机等方面入手,进而系统总结抑郁症的一系列中医疗法,以期使更多的抑郁症患者对此种疾病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从而使他们早日摆脱阴霾拥有一份健康快乐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家庭科技》2006,(5):40
抑郁症具有易反复的特性,因此除了靠医生的辅导和治疗之外,对这种疾病的自我认识、自我预防也是很有意义的。严重的抑郁症需要用到抗抑郁药品。但是如果你需要的只是一些帮助,让自己从生活的失望中崛起,可以尝试用以下这些非药物途径控制自己的情绪:  相似文献   

15.
《家庭科技》2006,(4):39-40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疾患显著增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抑郁症,然而遗憾的是,许多人对此病的认识依然模糊不清。很多抑郁症患者身受折磨,却不知自己生了病;老师、家长或同学把患者的病理状态当成思想问题,进行说服开导,结果越教育越严重;一些非专科医生把这些患者的症状当成生理疾病或神经衰弱来治疗, 结果又给患者添加了医源性负担。怎样才能正确识别青少年抑郁症?一般来说,这类患者具有以下心理及行为特征:情绪反常患者变得少言寡语,不愿与他人交往,学习、工作动力不足,  相似文献   

16.
自杀是指有意识、自愿的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自杀意念是指偶然体验的自杀行为动机,但没有采取或实现自杀的外显行为。以大学生中自杀意念预警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归因分析发现:内外向、神经质、抑郁、精神病性4个因子显著的影响着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产生及严重程度;通过心理分析取向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自杀意念进行干预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分析取向团体辅导对自杀意念的干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采用心理解剖方法,对39例大学生自杀事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自杀大学生在自杀前经历了较一般大学生更多且更为强烈的生活事件;导致大学生自杀的生活事件多元化但又相对集中,其中恋爱不顺或失恋是大学生自杀的首要原因,就业压力、学习压力等是大学生自杀的重要原因;大学生大多数自杀行为在生活事件发生后3个月内实施,表明大学生自杀多数属于激情自杀.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对大学生自杀行为进行预警和干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章启群 《学术界》2003,(2):140-148
刘小枫先生所谓诗人自杀是由于对信念的绝望这一命题 ,在理论依据和基本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因此 ,在整体上不存在所谓诗人自杀的形而上意义。从历史的和现实的生活来看 ,诗人自杀与其他人自杀没有本质的不同。作为诗人海子与作为哲学教员的查海生的自杀 ,没有本质的区别。就其自杀本身来说 ,应该是一件普通的非正常死亡事件。这种死亡的方式在海子身上只具有一些个人化的特征。所谓这种死亡的诗的意义以及形而上意义之说 ,都是外在于事件本身的。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自杀的人数一直居高不下。一份调查显示:曾有自杀意向的学生占调查者的10.9%,曾做好自杀准备的学生占4%。更为可怕的是,自杀己成为当代社会十大死因之一,青少年的自杀率也在不断上升。自杀,如恶魔的阴影笼罩着人们的心灵,摧残着青少年的生命。孩子们的自杀倾向从哪里来?通常来自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内因无论外部条件多么恶劣,无论青少年自杀的直接  相似文献   

20.
中国当代大学生自杀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若鹏 《天府新论》2007,21(2):153-155
近一段时间以来,愈演愈烈的大学生自杀现象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什么会在代表着学术与理性的象牙塔内不断发生这些令人扼腕的悲剧呢?大学生自杀的原因是复杂和多重性的,单一的消极因素并不可能直接导致大学生轻易地选择自杀的行为。大学生自杀预防主要针对防止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产生或将已产生的自杀意念消除在萌芽状态。预防自杀应先加强个体心理预防,还应从家庭、学校和社会建立起社会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