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震灵 《社科纵横》2009,24(2):156-157
体育课教学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各种内外因素的刺激都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生变化。体育课教学质量的好坏与学生课堂上兴趣变化有很大关系,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找出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变化的不同原因,结合体育课教学内容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力求让学生摆脱消极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首要的是抓住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没有兴趣的学习是被动的,毫无创造性的,本文从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练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以及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主导方面,简要地论述了兴趣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如何培养学生的练习兴趣,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使学生成为体育教育的终身受益者.  相似文献   

3.
魏素萍 《社科纵横》2005,20(1):174-175
歌唱心理状态是影响艺术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影响心理活动的主客观因素具体表现为 :对演唱技巧掌握不娴熟、学习方法不当、客观环境特别是教学方法不当或态度生硬、身体健康状况欠佳 ,这些都会影响歌唱效果。在日常教学中 ,可以通过多种途经培养和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 ,消除紧张心理。  相似文献   

4.
李鹏飞 《生存》2020,(4):0049-0049
《体育课程标准》中指出体育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需要更多的、可借鉴的、来自教学一线的创新能力培养实例,为此,文章通过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体育课对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进行探讨,从基础教学实践的角度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教育改革中,必不可少一门课程那就是体育,因为体育对于学生的身体和身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体育课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很多人走进了误区,认为体育教学就是玩,很多同学对体育课也产生厌烦,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就要处理好体育课堂的教与学。  相似文献   

6.
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有学生厌学的问题现象,甚至在体育课上同样有“厌学”的现象。从理论和实践上讲,小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体育游戏中小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从内心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而是对一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内容,教的方法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这是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对立,因此,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施云耿 《学园》2011,(18):176-177
心理暗示具有“双重性”,积极的心理暗示是人精神的“稳定剂”和激发潜能的“兴奋剂”,而消极的心理暗示则会影响人的情绪、思维和判断,甚至诱发各种心理疾病。帮助青年学生了解常伴随他们左右的不良的心理暗示并认识其危害性,使他们掌握积极的心理暗示方法,这也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8.
该文以拓展训练课程为研究对象,通过以北京市开设此课程的6所院校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访谈法、专家访谈法等多种方法对拓展训练课程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开展的可行性进行研究.进一步剖析拓展训练课程的价值,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以及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开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探讨了开展在线体育课教学存在的困难,并制定了有效策略.研究发现,在线体育课教学存在的困难有:(1)有限的环境条件和教学内容,课程的单调性无法充分传授体育的价值;(2)缺乏在线体育课教学的专业知识;(3)缺乏有效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案.为了促进在线体育课教学的发展,需要改变学习策略方法,了解在线体育课教学的特点,从而更好地传授体育课的价值;其次,需要通过共享在线体育课来培养教师教学专业知识;此外,应完善教学效果评价方案.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成长中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社会心理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方面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如何帮助中职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和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以迎接将来社会的严峻挑战,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王琼 《江右论坛》2007,8(2):20-22
教师通过精心准备、抓常规、尊重关爱学生、钻研教材、提高语言艺术等有效手段的组织教学,使学生在心理上和物质上做好上课学习的准备,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认真学习,自觉遵守纪律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2.
陈红 《社科纵横》2004,19(5):184-184
本文从心理角度对学生歌唱时的心理状态出发 ,分析了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 ,并提出了对于此问题师生的共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安徽省阜阳市的调查,我们发现城市"流动学生"受家庭流动性、非熟人环境缺乏监督性、教育场所不固定性、社会环境净化不力等因素影响,学习心诚浮躁,敷衍了事;生活无规律,卫生意识差;性格孤僻,心理承受力弱;甚至发生校园暴力和越轨行为."流动学生"行为失范问题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基于此,必须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取得政府、社会、社区和家庭的支持与配合.有条件的地域,可利用寄宿制学校的优势,引导"流动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和心理行为习惯,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以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体育是高中学科教学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学习,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为人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学生不仅要身体健康,心理和精神也要是积极向上的。体育课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更要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让学生不再对体育课望而却步,不是每天枯燥的跑步,练广播体操。学生积极地参加运动,正好也可舒缓高考带来的压力,放松时刻绷紧的神经。尤其是高三的学生,更应该加强体育的锻炼。那么培养学生的情趣就会很重要。有兴趣,同学们才能投入锻炼,才能达到必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着重分析了学习动机、心理紧张、改革的逆效应、课程结构的设置等因素对师范生产生厌学现象的影响,并从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环境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张宾 《江右论坛》2007,8(8):23-25
高考是对高中学生学业成绩的大检阅,而考生如何能进入状态,充分把自己的真正水平发挥出来,心理状态是关键.其实某种意义上说,高考是智力体力的较量,更是心理的较量.高三对学生心理调整做好指导是很重要的.今年在指导学生高考复习的时候,我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7.
收获的季节     
石林波 《社会福利》2007,(11):46-47
2006年11月至2007年11月,在民政部领导的关心和英国救助儿童会的全力资助下,我有幸参加了北京大学社会工作研究生班的课程学习.在紧张忙碌的三期学习中我始终在一种感动中度过,在我印象深刻中是民政部的同志和英国救助儿童会的工作人员在我们学习和生活中充满人文的照料和帮助,各位老师精深广博知识的传授,加之课程学习中对社会工作价值观念的深切体验,越发感到此次学习在我人生成长中的重要与珍贵.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使得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受到重视和关注.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仅能加强对学生的健康引导,也能使一些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得到帮助,从而使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积极健康成长.该文首先讲述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测评步骤及结果,并对相关结果进行分析;其次,分析新媒体环境下高职学生心理困境;最后,阐述相关应对策略,希望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提供一系列参考意见,从而促进高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对如何强化学生的心理辅导作了探讨.提出了首先要了解各层次学生的学>-7基础、认知水平和心理状态,加强心理辅导,其次班主任要视学生在学>-7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及时进行心理的辅导.通过鲜活的事例印证了上述心理辅导的功效和疗效.  相似文献   

20.
柯俊亦 《生存》2020,(15):0216-0216
在新形势下,随着学生的生理发育,和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使得学生的思维开始改变,特别是在近期受疫情影响而上网课的学生,他们当中会有部分中学生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等方面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因此,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应该把培养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学生当作首要的教育任务,竭尽所能地充当好心理辅导者的角色,当好“心理医生”,搭建心灵之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