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是破解“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大决策,赣州市新农村建设实施的一年多的实践,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产业结构一体化、促进农民市民化、城乡建设投资一体化等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做了有益的探索,将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文章主要采取了理论分析和对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问题进行历史分析。并确定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模式的选择标准,从基础设施的性质、经济发展、经济效率和公平性四个方面,分析比较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的投资模式。最后,提出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的投资模式选择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就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这一问题,已经达成了主体是农民的共识。具体来看,在收益和建设这两方面。大部分学者们认为,农民处于主体地位,其中收益包括农民收入、幸福感、村民自治;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在公共投资方面,政府投入应为主体。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实现持续农业、生态农业、数字化农业、工厂化农业的战略目标,需要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承载。农民素质决定建设新农村的速度和质量,“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必由之路.而且时不我待、刻不容缓。“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提高农民素质的根本出路在于教育、培训、引导、示范和农民自我修养、自我提高。唯有如此,才能夯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问题是农民权利保障问题。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推进对农民权利意识、体系、内容及其实现都将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农民权利的完善和保障是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展开的关键所在,对新农村建设的开展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新农村建设具有多重任务,核心也是农民.培养新型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又是新农村建设的动力.动力和目标的合为一体,是新农村建设的特殊性所在,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所在.文章借助实施结构理论,深入分析了新农村建设的参与各方的角色、互动及行动结构和影响.从分层动员一响应行动模式角度,分析了上级号召、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行动响应模式面临的新问题和困难,全面阐述了解决新农村建设核心雏度,必须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新疆县级图书馆普遍存在读者少、规模小、图书利用率低的现象,在新形势下,县级图书馆如何发挥其传播知识的作用,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呢?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我国三分之二的人口在农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推进“三农”的发展,而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任务。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图书馆历来以传播知识、启发民智为已任,但多年来县级图书馆的受益对象大多仅限于城市居民,农民很少享受到读书的权利。为了图书馆的发展,为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县级图书馆必须突破现状,扩大读者群体,提高图书利用率,在农村建立图书服务点——乡村图书室。它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基地,积极发展乡村图书室,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三个认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凤山 《中州学刊》2006,(6):116-117
人民群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党组织和政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地方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导与主导作用,是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在这个方面,有三个比较重要的问题,需要廓清认识。这就是:农村仍是实现全面小康的“瓶颈”,政府应加大向农村投资的力度,要重视培养农民领袖式的村级干部。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和条件、国情和省情,决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制度创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把传统农民塑造成为现代农业发展主体、市场主体和民主政治主体“三位一体”的全面合格的新农村建设主体,从而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0.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其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构建财政机制、教育机制、工作机制、宣传机制、激励机制,解决当前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