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讲起过年,有蛮多的习俗,拜镬灶佛啦,吃分岁酒啦,守岁啦,拜年啦,这些习俗只哪来的呢?老早,是冇恁多习俗的荒辏绲饔晁常骞确岬牵搅?年底,种的粮食吃勿完。有个人吃腻了米饭,想换换口味,就把  相似文献   

2.
当“宝贝”     
<正>阿实穷,屋破还漏雨,吃混勿牢,一日,朋友阿会走来,看看他恁样子,问道:"吃过啦?""冇吃!"阿实愁眉苦脸地说。阿会摸摸镬灶头,冰浆冷气。  相似文献   

3.
每年农历二月二,温州一带,家家户户都吃芥菜饭。为阿尼有恁的习俗呢?老早有个县老爷,他有九个儿子,可惜冇一个奶儿。有日,是老爷做大寿,儿子、新妇来了一大班。老爷坐在堂中,心里总觉得有点欠缺,闷闷勿乐。夫人见他恁样子,就  相似文献   

4.
打喷嚏     
温州人到瑞安,过去都坐河船儿,这河船舱里有个生意人,受点风寒,连连打喷嚏。你只那打嚏?旁边有个人问。啊,啊嚏!啊嚏!生意人还打三四个喷嚏,然后捂住鼻子,说:打喷嚏,老安思想我哪!这人回家,对老安讲:别人出门,老安日日念他;我出门,你只那冇念我?  相似文献   

5.
过年(相声 )     
甲过年好! 乙您好。甲过年好! 乙您好。甲过年好! 乙您好——啰嗦! 甲我怎么啰嗦啦? 乙问好有问三遍的吗? 甲我没有向你问好哇! 乙那你干吗一口一个过年好的? 甲我是说过年真好。乙闹了半天你是说你这个年过得好! 甲可不是吗?过年好,好热闹;穿新衣,戴新帽;走亲  相似文献   

6.
娘的年     
娘的年是忙。每年腊月刚到,娘的围裙系在身上就没有解过结。每天忙碌着在灶房蒸糯米饭、熬麦芽糖、调腊八酒、做冻米糖,一家过年的气氛就是娘从厨房中生造出来的。娘做腊八酒,在村里很有些名气。到了酒出缸的那天,也就到了快要过小年的日子,娘便郑重其事地  相似文献   

7.
过年,要的就是一份喜庆,让家呈现出一种欢乐、祥和的意味。说到喜庆祥和,过年时家居的装饰是万万不可少的,这不,每年过年的时候,有心的市民都会买上几幅年画,捎上几盆花木,从门里到门外,从客厅到厨房,把家中的角角落落都装饰一番,过年的喜庆气氛就出来了。东西买回来了,究竟如何装饰才能让家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儿呢?以下介绍一些实用的招数。  相似文献   

8.
《北方人》2007,(6)
“如今的过年越来越不像过年了”,每到过年前后,总可以听到这样的感叹。大都市的男女就不用说了,很多人平时连对门邻居姓甚名谁都不知道,  相似文献   

9.
奇特的餐厅     
《阅读与作文》2011,(3):62-62
云中餐厅如果你想享用一次令你今生都难忘的晚餐,不妨到比利时"空中盛宴"公司为你准备的"云中餐厅"中一试。实际上,这家餐厅能够让你在距离地面50米的地方享用到早餐、中餐和晚餐。  相似文献   

10.
正虽说对于我们这些游子来说,几乎是每一天都在想家,都在思念着家乡,但是也只有在过年时,这种感觉最强烈,这种感受最迫切。这些年来,人们一直都说年味儿淡了,尤其是居住在大城市里,如果不是那偶尔在空中炸响的鞭炮声,时不时地提醒着你,你就会忘记了此时正是春节,就算是你走出家门,除了几副春联红红地贴在门框上,其它的,你也就看不见什么了,没有了过年的氛围和感觉,  相似文献   

11.
儿时过年     
儿时,最盼望的是过年.平时少见的美食可以美美地享受一番,还可以穿新衣兜“压岁钱”. 在我的家乡粤西农村,过年的气氛可以向前延伸到小年十五.腊月十三后,各家各户都把精神集中到筹备过年上,并把重要的任务具体落实到男人的身上.  相似文献   

12.
“妈。你什么时候回来?”每当我抱着电话问你时,你总说:“快了,过年就回来。”然后我就听见话筒那边嘟嘟的响声。在我的记忆中,你是那么熟悉却又那么陌生。  相似文献   

13.
小孩小孩你别哭,进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以前的我们是多么盼望过年,可是随着时代变迁,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年味似乎在慢慢变淡,近日有读者在《新感觉》的读者群里问:年咋过,咋过年?引起了大家一片热议,许多读者争相在群里诉说自己对过虎年的看法,还提出了不少方法,一起来看看哦。  相似文献   

14.
云中餐厅如果你想享用一次令你今生难忘的盛宴,不妨到比利时"空中盛宴"公司为你准备的"云中餐厅"一试。这家餐厅能够让你在距离地面50米的地方享用到早餐、中餐和晚餐。  相似文献   

15.
放鞭炮     
我最愿意过年,过年就可以放鞭炮,而放鞭炮则是我一年到头最盼望的事情。一想到过年时那喜庆、祥和的气氛,一想到过年时和小伙伴们尽情玩耍的情景,我的心里便乐开了花。去年过年,我们放鞭炮还"放"出了许多新花样,想想,真让人既开心又快乐。除夕夜,小胖、大牛,还有张顺等,我们五六个小伙伴来到院子里,兴高采烈地一起放鞭炮。  相似文献   

16.
《新少年》2005,(Z1)
读者朋友们:过年好! 虽说过年了,可也别闲着,得给“智多星”写点什么呀! 5月份,你们认为学校和少先队以及各班级应该搞些什么活动,该动动脑筋,出谋划策了。尽早来稿,选用的可能性就大,没准儿一不留神,你会成  相似文献   

17.
张田 《北京纪事》2013,(3):97-98
<正>遗留下来的老北京歌谣,除了在语言上体现了老北京特有的文化特色,另外在内容中也留下了老北京人的生活与乐天向上的北京精神。如这首流传广泛的《过年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眼看就到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三十晚上坐一宵,大年初一扭一扭。"这首歌谣不仅概括了老北京人从腊月初八到过年时的整套民俗,而且还使用了数板  相似文献   

18.
群像扫描     
《华人时刊》2015,(3):26-27
中国女孩加拿大办"春节主题派对"教老外过年东北网报道:如果你身在国外,试想-下你会怎样过春节?糊友-起吃顿中国菜?在家包饺子?看看春晚……与很多在异国他乡过年的中国人不同,来自齐齐哈尔的东北姑娘刘晓欣选脾办-场盛大的中隨年主题pam,教老外们过中国年!联系场地、准备邀请函、布置会场、准备演讲、各种细节  相似文献   

19.
北京的春节     
在我的印象里,北京人虽然不会郑重其事地过“小年”,但从进入腊月开始,人们也就张罗起了年货的置备.年货永远是琳琅满目的,吃的、用的、玩的,应有尽有.人们为了这个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自然也是十分乐意掏腰包的.除了置办自家年货,年前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儿是,安排过年走亲访友的行程——甭管平时亲近的还是不亲近的亲戚,过年的时候都得去人家家里拜个年,不然会让亲朋好友说你不懂礼数.在老北京的观念里,“人到、礼到”才成体统,像现在流行的电话、短信、微信拜年,那都不算数.虽然挨家挨户串门儿十分奔波,但是那种热闹喜兴的过年氛围,能排解所有的疲惫与不快.  相似文献   

20.
这就是我     
过年,对于孩子来说,是最期待的。因为在春节里可以到亲戚家拜年,可以放烟花,还可以得到压岁钱。所以我最喜欢过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