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李柏 《兰州学刊》2008,(10):191-192
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保存了大量的先唐及初唐佚文,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但同时,《文馆词林》规模宏大,经众手抄撮而成,又经转抄或传刻,不免存在着一些失误。笔者近日校读《丈馆词林》,作札记数则,敬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2.
总集之存于今者,以昭明文选为最古.至唐已有千卷之《文馆词林》编成,惜此书早佚.《文馆词林》幸存于今者,皆见于东瀛,尚有二十馀卷.清嘉庆九年至二十三年(公元  相似文献   

3.
<文镜秘府论>引录一篇唐人文论,日本学者怀疑是<芳林要览序>.从四个方面的内外证据作综合考察,这一说法都不可信.这篇文论实为唐中宗或睿宗时康显贞所撰<词苑丽则序>,是初唐诗风向盛唐诗风转变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国家图书馆藏同治间稿本<悔初日记>一册,记载时间自清同治元年十月十八日起,至同治二年十一月十四日止,未著撰人.<历代日记丛钞提要>(学苑出版社2006年版)谓"清佚名撰",然其作者实可考知.<悔初日记>中载有与赵烈文的若干交往,而赵烈文<能静居日记>今俱存,不妨将两部日记中相关部分胪列对照:  相似文献   

5.
<庄子>的比喻词可分为全喻型、半喻型两大类型.根据构词方式,全喻型又可分为语法构词和语音构词两类,半喻型仅包括语法构词中的偏正式一类.与先秦其他典籍相比,<庄子>比喻词的特征表现为:数量多,构词方式丰富;表现心理状态的词多;形式新颖、语意浓缩.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外杂篇精义"系列的第一篇.作者以"内七篇"基本文体结构和基本义理结构为标准,通过结构辨析推断:郭象版<知北游>前六章,属于原<知北游>完整结构;郭象版<知北游>后六章,为郭象裁剪别篇移入,破坏了文体结构和义理结构.郭象的捣鬼旨在让孔子成为篇末的终极论道者,违背了"内七篇"斥孔之旨.而旧庄学据此孤例,极其荒谬地把郭象版<知北游>推崇为整部<庄子>最佳之篇.  相似文献   

7.
先秦时代的文字都是一字一词,没有多字一词者.据此去审视王逸的<楚辞章句>,其注释错误达50%以上.现以<九歌>第一篇作为范型,予以评析辨证.  相似文献   

8.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缁衣>与郭店一号楚墓竹简<缁衣>摘引<书>的面貌基本相同,差别细微,说明<书>篇的基本内容在当时已经基本定型,再现了战国中期以前用战国文字书写<书>的局部面貌.从郭店一号楚墓竹简<成之闻之>篇对其所引<书>篇的只言词组进行阐释的现象来看,说明至晚在战国初期,<书>之章句阐释行为已经存在,始为汉儒<尚书>"章句之儒"一派的滥觞.  相似文献   

9.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简<孔子诗论>是迄今发现的最早评论<诗经>的专文,意义重大.其中第二十三简评论了<诗经>中的<鹿鸣>、<兔罝>两篇作品.孔子认为,<鹿鸣>描写君臣宴乐,强调君臣以道义相交,尚德效善,符合诗人本意,分析准确透彻;<兔罝>表现了重贤思想,评论带有春秋时期借题发挥、重视实用的解<诗>特点.孔子的评论为辨正汉儒以来对这两篇作品的误读提供了最早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新发现黄宗羲佚文<长啸斋摹古小技序>一篇,并对此文的真实性进行了论述.同时描述了印谱<长啸斋摹古小技>作者孙拔及其他序、引作者的大致情况.  相似文献   

11.
<石松堂集>附词,余为霖撰.余为霖,字惕区,一字蕴隆,江西金溪人.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清顺治八年(1651)举人,卒年不详.康熙中授山东齐东知县,有惠政.(<抚州府志>卷五五)有<石松堂集>八卷,卷四附词四十二阕.康熙刻本,詹大衙等为之序,山西大学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藏.收入<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九十册.  相似文献   

12.
"天府"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一书.<周礼·春官·宗伯>云:"天府,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可见其最初含义是指周官名.其指肥沃、险要、物产丰饶之地区的含义最初并非指蜀地,而是指关中,即今之西安、咸阳一带.  相似文献   

13.
<恒先>篇是<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三册中的一篇,属道家文献.许多学者深研此文,会通大义,并深入阐释其在中国哲学史上之重要地位.但其文本之解读,成果并不完整.<恒先>共一十三简,原文并未分章,然其结构井然有序,今通解其意,分出章节,以便学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由于没有找到俄藏西夏文инв.No146号文献据以翻译的汉文原本,故此前关于它的定名以及性质问题一直悬而未决.<俄藏黑水域文献>暂把它译为"德行集"并归入西夏文世俗著作加以刊布.本文指出No146号文献实据白云宗祖师清觉<正行集>的某个略注本译成,当归入佛教著作类,并提供了西夏文<正行集>的全文录文和翻译,同时结合白云宗在元代曾得到宗教上层的扶持以及汉文<正行集>只入藏于元代刊刻的<普宁藏>的历史背景,考证出西夏文本<正行集>译自元代.  相似文献   

15.
王国维校编<唐五代二十一家词辑>,并对<花间集>、<尊前集>、<乐章集>、<山谷词>、<片玉词>、<姑溪词>、<赤城词>等词集予以校跋,将清儒校勘经史之法,灵活运用于词籍校勘,形成词籍校勘之学.辨讹误、校倒文、补阙漏、校词律、辑遗佚,其词籍校勘方法、原则及校记处理均有独到之处.而王国维词籍校勘之学不仅有深厚的学术渊源,也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翻览李述来<读通鉴纲目条记>(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等多家图书馆有藏,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342册)一书,见卷首有洪亮吉所撰叙文一篇,为<洪亮吉集>(刘德权点校,中华书局2001年版)所不载,亦不为赵厚均先生所辑得(赵先生计辑有<苏门山人诗钞序>等16篇[首],分载<江海学刊>2008年第2、4期,<古典文献研究>第十二辑).兹将叙文迻录于下,以期对相关研究有所裨益. 李述来,字绍耔,一作少仔,江苏武进人.侨居仁和.诸生.阮元视学浙江时召为幕宾.工书及画梅.诗笔清雅,五言尤胜.卒年九十一.著作另有<蒔乡阁诗草>、<蒔乡诗草>、<陈渡草堂集>等.  相似文献   

17.
新近翻检李调元<雨村诗话>(<续函海本>),发现袁枚书牍一篇<答李雨村观察书>,系为谈论乐府诗的演变和对<童山文集>及当时诗人的评论之作,甚有价值,而为诸版本所未收,今辑录于下:  相似文献   

18.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简<孔子诗论>第十七简依次评论了<诗经>中的四篇作品,认为<齐风·东方未明>的语言特点是锋利尖锐,<郑风·将仲子>中女主人公想爱而又对舆论有所畏惧的心理值得肯定,<王风·扬之水>表达的是戍边士卒对妻子的强烈思念之情,<王风·采葛>表达的是丈夫对新婚妻子的深切恋情.孔子的这些评论,为辨正和澄清汉儒以来对这四篇作品的严重误读提供了最早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陈长文教授的<明代科举文献研究>一书,已于2008年3月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明史和科举学研究界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全书包括上、中、下三编,上编为<明代进士登科录研究>,是作者用力最勤的学术领域.包括<明代进士登科录研究的意义及现状>、<明代进士登科录的原始性与权威性>、<明代进士登科录的流通与庋藏>、<天一阁藏明代进士登科录与其他版本之比较>、<进士登科录探源--兼与傅璇琮先生就"金花帖"问题商榷>、<山东省东明县文物保管所藏明版(万历五年进士登科录)述论>、<明代进士登科录的版式、结构及体例>、<明代进士登科录的刊刻、流布与珍藏>、<明代进士登科录的文献价值及其局限性>、<明代进士登科录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等十个专题,各从不同角度对明代进士登科录进行了研究和阐释,大多属于此前无人或很少有人问津的原创之作,对于人们正确认识和更好地利用明代科举的第一手资料--登科录文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葛志毅<谭史斋论稿>(以下简称<论稿>)是黑龙江人民出版社<黑龙江博士文库>丛书首批十部学术专著之一,亦其中惟一一部史学论著.该书汇聚作者近年所撰二十八篇学术论文而成.主要包括中国古代社会历史考辨及学术思想、史学文化评析两大方面.综其特点,如下四端,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