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周易>所有的卦象都是由阴阳两仪组成的,都是以天地之文而喻人之文,表达了中国古代特有的生态美学整体论思想.从美学的角度来解读<周易>,可以有文艺美学、生命美学和生态美学的三种解读方式.相比较而言,生态美学的角度更能贴近<周易>美学的精神实质和理论全貌.文艺美学的解读、生命美学的解读,也都可以上升到生态美学层面.  相似文献   

2.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其美学生命与心理体验的显现.笔者力图以文艺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文心雕龙>中蕴含的刘勰的心理体验作系列新的探索.其中,"割情析采"中的"神思"--创作论蕴含了刘勰的的归依体验--归依自然与归依宗教、以及高峰体验--自负宏达与"思理之致",并且两种生命体验相互交融,由归依体验走向高峰体验.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文心雕龙·物色>基础上,分析了"物色"的涵义及其演变,凸显了"物色"概念"富有情趣和生命力"的特质和内涵.从中国古代"气化"生成理论和马克思的"自然向人生成"观点入手,认为作家在文学创作中的"感物"、"心物交融"以及物色描写等过程都不离生命的场域,是生命自身的言说.  相似文献   

4.
生态美学作为我国美学领域中一种新的理论形态与生长点日益引起学界的关注,从生态美学的角度阐释中国古代神话也成为神话研究的一个新的视角.作为一部以神话为主流且包罗宏富的多学科古籍,<山海经>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和生态审美理念,其天人合一、生生不息、敬畏自然、合理利用资源的生态观念,以及对生态家园的终极追求契合了当今生态美学中的某些观点,展示了原始人类的生态智慧,同时对当今生态理论建设也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一部伟大的写作理论著作,全书各部分均有应用写作理论方面的内容,包含着丰富的应用写作理论.<文心雕龙>中所阐述的关于应用写作理论的一些观点,是值得我们关注和进一步研究的.  相似文献   

6.
<世说新语>集中体现了玄学背景下魏晋文人士大夫崇尚自然的生态智慧与皈依自然的生命选择.他们内在地追求本真、自由的自然之性,外在地建立与自然山水之间共生、亲和的关系,从而导致了违礼越俗的人格个性追求与怡情山水的诗意栖居方式.在"仕"与"隐"之间,"自然"既是魏晋士人所依赖和亲近的生存环境,也是他们的精神、灵魂的寄托与归宿.这种古典形态的生态智慧与生命选择对于当代的生态观念和生态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代美国小说界四大天王之一科马克·麦卡锡的小说不仅有暴力与血腥,死亡与漂泊,还有丰富的生态蕴藉,尤其是他著名的"边境三部曲"中的两部作品<骏马>和<穿越>,更是负载麦卡锡生态思想的力作.无论麦卡锡对自然的礼赞,还是对动物的关爱,抑或是对生命的尊重,都体现了他对生态的忧思与对人类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8.
<周易>的生态美学价值无疑是丰富而多面的.鉴于当今生态美学之建构,<周易>有四个基本的思想光点值得注意,即生命、变化、和谐与系统.从这四点出发,我们发现了这样三条生态美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即:生命-生态-生态美;变化-和谐-生态美;个体-系统-生态美.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公文文体辨析理论的出现,当以蔡邕<独断>、刘熙<释名>为滥觞,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李充<翰林论>为发展,任昉<文章源始>、刘勰<文心雕龙>、萧统<文选>为高潮.公文文体理论也是这一时期公文理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诗辨新探>是先师郭晋稀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精心撰写的一部专著.郭先生在<红旗手>(<甘肃文艺>)1961年第1期上开始发表他的<文心雕龙选译>,是国内最早进行<文心雕龙>今译工作的学者.1963年,他的<文心雕龙译注十八篇>出版,次年香港建文书局加以翻印,后香港中流出版社有限公司等又加翻印,流布港、台及国外.1982年郭先生出版了<文心雕龙注译>,20世纪90年代中期又应岳麓书社之约,撰<白话文心雕龙>.所以,他以研究<文心雕龙>而知名于海内外.意大利汉学家珊德拉教授对郭先生说,她研究<文心雕龙>就是从<文心雕龙译注十八篇>入门的.  相似文献   

11.
牟世金先生是当代《文心雕龙》研究的著名专家,本文对其标志性研究成果《文心雕龙研究》一书的主要内容和一系列代表性观点作了介绍和评价,并兼评其另外几部《文心雕龙》研究著作,以便使牟世金先生毕生之《文心雕龙》研究著述与主要贡献得到整体的呈现,为当代《文心雕龙》研究史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刘勰的诗论思想散布在《文心雕龙》对诗体的各种论述当中。《明诗》篇对诗的含义进行了界定———"诗者,持也,持人情性",这是刘勰诗论的核心内容。现在通行的观点把"持人情性"理解为讲诗的政治教化作用而非诗的含义,既没有把握《文心雕龙》文体论的独特论说方式,也没有将刘勰诗论和其"标自然为宗"的文学观相结合,因而造成了误读。刘勰不仅用诗"持人情性"的新观点重申了自己的"自然"文学观,还对孔子"思无邪"思想作了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13.
《文心雕龙》是体大思精的理论著作,已早有定评,但它又是对以往文学创作实践的总结,可以说是一部自先秦至晋宋的文学史,这一点尚有待于进一步的认识,本文对《文心雕龙.明诗》中关于五言诗起源的论述进行了评论。认为刘勰的文学史研究中表现出了从资料出发、早慎求实的态度,以及文史并重的方法,这些都值得在今天的文学研究中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14.
《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章学巨擘,桐城派是近代文章学大宗,作为一位心系中国文学命脉的现代新儒家,徐复观与两者都颇有渊源,并对桐城派文论和《文心雕龙》之关系做了深入研究,认为它们有许多暗合之处。特别是在文体论和文气论两个方面,桐城派文论对《文心雕龙》都有继承和超越。通过对桐城派和《文心雕龙》关系的细致考察和疏通条贯,徐复观希望展现古今文学发展的轨迹,沟通中西文学理论,为建立中国现代文体论作奠基尝试。  相似文献   

15.
《文心雕龙》成为国学中的显学,既是明清集成性研究的自然延伸,更是现当代反思传统文化的必然选择。它与现代文论的同中之异具有参照和补正的可贵价值;从宏观上认识传统文学观念中人文精神与实践性理论特征的当代意义,以及继续作微观研究皆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西学东渐是近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契机。在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传统文化开始转型。传统教育被新式教育取代,西方分科教学观念促进现代学科体系的建立,传统文化典籍进入大学课堂。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的代表,《文心雕龙》从传统四部分类法中的集部“诗文评”变为现代大学教育体系中的文学理论课程。学者为授课而编写的课程讲义兼具教学讲义与学术著作二重性,在“龙学”研究史上具有开创意义,奠定了《文心雕龙》的经典地位。  相似文献   

17.
“对策写作论”是《文心雕龙.议对》篇的一个重要内容。“风恢恢而能远,流洋洋而不溢”是刘勰对于“对策”写作的形象性描述,是“对策”在写作上的美学要求,它体现了《文心雕龙》始终强调的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理论原则。这一个美学要求,既阐明了“对策”写作与一般议论文写作的区别,也阐明了“对策”写作与文学写作的根本区别,同时也给人们指出了提高“对策”写作能力和水平的根本途径。刘勰的“对策”写作理论,对于当今的申论写作仍有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心雕龙》书名是刘勰文学观点的集中体现,它强调的是精妙的艺术构思与精美的文学语言的有机结合;而《文选》的选文标准“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则是萧统文学观点的典型反映。其“沉思”之想与“文心”之思,“翰藻”之文与“雕龙”之采,名异而实同,都体现了他们注重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文学观点。《文心》所论文体34种,《文选》39种,两书基本相同的文体选目近20种。其渊源有自,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9.
《文心雕龙》是中国文艺理论史上的巨著,“龙学”作为一门久盛不衰的显学,近百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仍然缺乏深入细致的文献考证和研究分析。魏晋六朝“人的觉醒”主要体现在士人真挚的情感、独立的人格、精神气质美中。“傲岸泉石”出自《文心雕龙&#183;序志》篇“赞曰”,作者对其进行了细致的考辨,认为其词义涉及文学创作的主体与客体、人与物等一系列关系,甚至可以说是全书文论思想的一个浓缩。以往对它的解释大致可以归为三种:纵情山水说、高傲隐居说、逍遥自得说,并分别与真挚的情感、独立的人格、精神气质美相呼应,每种说法都有合理之处,亦有不足。“傲岸泉石”体现了文学创作中的主体意识的觉醒,肯定了创作主体在文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与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20.
汉末魏晋时代发生的纸简替代是文学传播史上具有技术革命意义的事件。纸作为传播介质相比较于简帛具有巨大的传播优势,而《文心雕龙》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文论著作并体现那一时期文人丰富的文学传播观念。以第一卷为例,刘勰对于文学传播过程中传播介质、传播效果诸环节,均提出了十分重要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