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武汉市儿童福利院是武汉市人民政府开办的唯一的儿童福利事业单位,由武汉市民政局直属管理,1986年和1987年先后成立的武汉市中山特殊教育学校和武汉市伤残儿童康复中心,与武汉市儿童福利院属一套班子三块牌子。武汉市儿童福利院始终坚持以儿童为本,着眼于生命、生活、生存三个层面,逐步完善"养、治、康、教、置"五位一体的孤残儿童服务体系,并以其优异的工作成绩被评为"全国十佳儿童福利机构"、"全国民政系统先进单位"和"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 相似文献
2.
正武汉市儿童福利院以"四化"即"标准化建设、专业化服务、社会化互动、职业化发展"为抓手,力推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升级。首先,建章立制,优化流程,促进标准化建设。加强政策、标准文件汇编管理。组织汇编《儿童福利相关法律与政策制度文件汇编》、《武汉市儿童福利院岗位职责管理制度》、《孤残儿童服务标准化工作流程》、《应急管理与重点业务标准化工作手册》等4部共90多万字的系列标准化管理手册,为提升院内管理和抚育质量提供依据。优化流程,强调过程控制。结合《儿童福利机构抚育纲要》和《儿 相似文献
3.
成立于1998年5月的西宁市儿童福利院,又名宁基儿童之家,是西宁市民政局与香港基督教励行会合作兴办的一所儿童福利机构。儿童福利院总建筑面积6560平方米,设有床位300张,院内设有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后勤服务部、护理部、医务室、家庭寄养部、社工部、康复部、特教部,康复中心。福利院与港方共同管理,针对孩子的年龄、残障程度和特殊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5.
6.
全国现有57万孤儿,其中在儿童福利机构集中养育的10.9万,社会分散抚养的40多万。如何既做好散居孤儿的保障工作,同时又不断提升机构的养育水平,实现两者兼顾,一直是民政部门着力探索的内容。自《国务院办公斤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0]54号)发布以来,全国各地如江苏、湖北、浙江等地已经开始依托儿童福利机构成立儿童福利指导中心,旨在推动儿童福利机构转型,提高儿童福利水平。2013年6月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儿童福利院和儿童福利服务指导中心建设工作的意见》(川办发[2013]33号,以下简称《意见》),首次对保障福利机构养育孤儿和社会分散抚养孤儿的权益保障做出制度性安排,也为进一步完善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做出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发达国家儿童福利机构照顾模式的比较——以杭州百合花保育中心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发达国家在儿童福利的机构照顾模式上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育儿方式和管理模式等方面的不同理念和做法上。2001年3月,美国国际中华儿童服务中心与杭州市儿童福利院合作组建了百合花保育中心,正式接管了院内0至3岁儿童的全部保育工作。美国国际中华儿童服务中心是第一个在中国境内以实体方式实际操作儿童福利工作的境外非盈利机 相似文献
8.
9.
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武汉市512名农民工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基于中国人口学会在武汉地区对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对农民工的总体幸福感及其个人情况与社会方面的影响因素做了相关分析。研究发现:认为自己不幸福或很不幸福的农民工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自己是幸福的或幸福情况一般;但相对于过去在农村来讲,认为自己“更加不幸福”的比例有所上升。通过对影响农民工幸福感的原因分析研究发现,影响农民工幸福感个人方面相关的因素主要是婚姻状况、心理健康状况、工作环境状况以及目前在本城市的生活水平等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10.
现行救助模式临时性特征明显。针对一部分不愿回家或不能回家、屡送屡返的流浪儿童,"类家庭"救助模式有效、可行。南京市救助管理站结合自身优势、安排不愿回家或不能回家、屡送屡返的流浪儿童进入"类家庭"。通过该站的有益探索和实践证明,"类家庭"救助模式与传统的机构救助模式相比能够为流浪儿童提供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弱化的现状与成因分析——以教育事业发展中的若干热点问题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初以来,教育事业发展速度前所未有,存在问题也空前突出与尖锐,每一次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都少不了教育的话题,而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围绕着教育的公平.从成因上看,政府与教育事业机构的"共谋"与"共赢",造成了某些地方政府公共服务部分职能的异化,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缺位则进一步加剧了教育的不公.信息公开透明与制度安排互为因果,借助于电子政务的发展,地方政府作为管理主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育事业(社会)的公平与效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