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法战争中的岑毓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岑毓英是广西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用于镇压滇、黔回民和苗民起义。因此,他是一个应予批判的历史人物。然而,在中法战争中,作为前线重要指挥官之一的云贵总督岑毓英,也曾为这一正义的反帝斗争尽了一分力量,有过一定的功绩。可是,在解放以来的史学上,人们往往只强调他的罪恶,对他的功绩却只字不提,或只是轻描淡写,这不是实事求是的正确态度.本文拟就这方面补充一些资料。早在中法战争正式开始之前,早年避居  相似文献   

2.
中法战争中,时任广西按察使,护理巡抚的李秉衡亦是一重要人物。然而,以往的史学论著对这个人物却是很少叙及,偶尔提到也是语焉不详,且评价不足。本文试图评述这一人物,以求教于大家。李秉衡(1830年——1900年),字鉴堂,奉天海城人(一说为庄河县人)。他起官县丞,历任知县、知州、知府,一贯以廉公任事而蜚声政坛,有北直第一廉吏的美称。中法战争开始  相似文献   

3.
左宗棠的一生经历了自鸦片战争到中法战争期间急剧变化的年代。他曾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和稔军、西北少数民族起义等农民运动,大肆残杀起义人民,由此起家,跻身于清统治集团,成为清王朝一名封疆大吏。但是,在我国遭受帝国主义入侵,祖国面临危难的时刻,他却能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反对侵略,反对投降。特别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他力排众议,率师出关,一举收复新疆,粉碎了英、俄帝国主义分裂我国新疆的阴谋,为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以及民族团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法战争时期,是他一生的最后几年,在祖国西南边陲处在被侵略的严重关头,左宗棠不以风烛残年为虑,不顾衰病交缠之苦,力主抵抗,反对妥协,致力于反抗侵略保卫祖国的事业,最后在福建抗法前线去世,为保卫国家的领土和主权作出了贡献,在他一生中写下了值得赞誉的最后一页。  相似文献   

4.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发生的中法战争(1883—1885),到现在已经是整整的一百周年了。这次战争,是近代史上法国侵略越南、中国,中越两国人民为保家卫国,共同反抗外国侵略而进行的一次正义战争。战争的结果,中国方面虽然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失败,但中国人民直接用鲜血支援越南和保卫我国神圣领土的英勇斗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灿烂的一页。  相似文献   

5.
在一八八四年开始的、为期一年多的中法战争中,法军以越南为基地,分海陆两路大举侵略中国,海战发生在福建、台湾沿海,陆战发生在广西、云南边境,惟独处于这两个作战地带之间,并与越南毗邻的广东没有发生大的战事。为何会出现这种奇特的现象?笔者认为,情况复杂,因素很多,既与法国的侵略目标和侵略部署有关,尤与广东布防严密,使法国的侵略阴谋较难得逞有关。本文拟就当时广东的防务情况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6.
黄振南同志的新著《中法战争诸役考》出版了,这是我国中法战争史研究中的一件大事。我国的中法战争史研究,如果从已故邵循正先生的《中法越南关系始末》的出版(它标志着中法战争史成为近代史中一个独立的研究课题)算起,到现在已有60多年,研究情况可以作两方面的估计。一方面,这个研究是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另一方面,这个研究还很不足。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写出一本高水平综合性的中法战争全史,多年来没有出版过一本专题研究性论著,我们对这场战争的认识还远未透彻。现在《中法战争诸役考》问世,我们终于有了一本实实在在的专题…  相似文献   

7.
中法战争前后边防吃紧,各省使用电报传递文报的需求大增,出现了中国近代电报业创办的高峰。战事的需要,促成了西南地区创办电报业繁荣景象的涌现。战后中越边界开办商务,架设了西南地区的国际电报线,客观上推进了西南地区的边防建设和商务发展。中法战争期间电报线的架设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得西南这一长期的边缘地区演变成为前沿发展地带,客观上推进了这一地区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中法战争历来被认为是中国在近代史上一场“不败而败”的战争,清政府在中国军队取得一定胜利的情况下急于求和,屈辱地接受了有利于法国的议和条件。研究者一般认为,清政府的腐败和“投降卖国”政策是造成这次外交失败的原因。对此,笔者提出一点新的看法。中法战争后期中国取得一定的军事胜利,主要是指1885年3月24日的镇南关大捷和29日的谅山大捷。这两次大捷也就是茹费理内阁在3月30日垮台的直接原因。旧论认  相似文献   

9.
彭玉麟(1816—1890年),字雪琴,号退省庵主人,湖南衡阳人,被清代著名学者俞樾誉为“咸丰、同治以来诸勋臣中,始终餍服人心、无贤不肖交口称之而无毫发遗憾者,公一人而已。”彭玉麟所以获得如此高的声誉,其原因之一就是他在中法战争中的杰出表现。可以这样说,他既是反对和议最力者,也是切实御侮的实干家,又是认真总结、不断进取的有心人。  相似文献   

10.
将大米列为战时违禁品而阻止中国南粮北运,是中法战争后期法国用以胁迫清政府接受不平等条约的海盗行径之一,它不但直接影响中国漕运,而且损及列强利益;不但破坏主权国家的尊严,而且践踏国际准则,是中法战争中的重要事件。本文试对这一未曾引起学术界注意的事件作一探讨,以揭露侵略者的罪恶手段和政策。  相似文献   

11.
<正> 战争期间民众的动向,直接影响着统治者战争政策的制订,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战争的进程与结局.民众动向,是涉及到战争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具体分析中法战争期间的民众动向,考察民众中不同群体对战争的不同反映及其表现,借以观察近代中国民众在战争的特定环境下表现出的心态,将会是一项有趣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1878年,清军将领李扬才反叛入越作乱,越南政府无力镇压,只得向中国政府求援。清军在越南官军及黑旗军的协助下,花了一年的时间,才把动乱平息下去。但是,这场发生在距法国几千公里外的事件,却成了法国政府扩大侵犯越南北圻的导火线。  相似文献   

13.
张佩纶与中法战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佩纶,字幼樵,直隶丰润人.同治十年(1871年)进士,以编修大考擢待讲,充日讲起居注官.为人敢直言,好论时政,是“前清流”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晚清政坛上锋头最健的时代是在中法战争时期.他与李鸿章为代表的主和派关于和战的争论,在马尾之战中的功过是非,学术界向有不同看法,本文略抒己见,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 60、70年代 ,法国中产阶级崛起并逐渐掌握政权。 80年代初 ,主要在少数共和派领袖的推动下 ,法国海外殖民政策趋向激进 ,于是侵占突尼斯 ,由此加快了殖民越南北圻的步伐。中国为保藩固边 ,助越抗法 ,中法战争爆发。  相似文献   

15.
论中法战争前夕岑毓英与唐景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岑毓英是壮族历史上影响卓著的人物之一,他与同时代的唐景崧均为广西人,又分别离乡涉足宦海,中法战争时期他们还先后入越参战。岑毓英的年龄、资历、官阶都高于唐景崧,而唐景崧却以自己敢想敢为的实干精神影响岑毓英,使岑毓英由反对唐景崧转变为支持唐景崧。对于他们之间惟妙惟肖、非同寻常的关系,迄今尚未有人作过系统的论述。本文拟就中法战争爆发前夕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岑唐关系的变化作一浅析,藉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越南在19世纪中叶后,由衰老的封建社会演变为殖民地社会。过去一些史籍都说是法国资本主义的侵入,把它变为殖民地。但这只是客观因素,而其本身又具有哪些主观因素呢? 越南阮朝嗣德在位三十六年(公元1848—1883年),这是越南由古老的封建社会演变为殖民地的时代,特别是1858年法国殖民者正式武装侵略越南南圻到后来侵入越南北圻,使越南全面沦  相似文献   

17.
发生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中法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民族战争。本文试就清政府在战争中步步退让的投降主义政策和英法串通以强凌弱“反败为胜”的侵略外交作一浅析。一、清政府对法国侵犯越南的态度法国殖民主义对越南的渗入和侵略,可追溯到1784年法国主教百多禄就占领越南的“利益”向法皇呈递的奏议及随后签订的法越凡尔赛条约,而法国涉足越南的真正  相似文献   

18.
中法战争与广西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关于中法战争研究的文章很多,但把中法战争与中国,特别是广西的近代化进程联系起来考察的文章则不多见。本文试图从近代化的角度来分析中法战争对广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作为朝廷命官,云贵总督岑毓英在中法战争中并不完全认同清廷关于完全驱逐法国侵略势力出越南、帮助越南复国的战略目标,而是从实际出发,采取的是切实可行之策.以往学界认为岑毓英在中法战争中的所为系妥协退让,征诸于事实,这有失公允.  相似文献   

20.
一百年前的中法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法国侵略的战争。在这场反侵略战争中,广西壮族人民站在反侵略战争的最前线。涌现出不少的英雄豪杰和许多可歌可泣的事绩,在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一、黑旗军威震敌胆,壮族将领建奇功。黑旗军①原是新宁州(今扶绥)壮族吴凌云、吴亚终父子领导的广西农民起义军余部。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