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私访     
《领导文萃》2007,(4):119-119
一天.布什到伊拉克私访,在村头看见一家磨坊里一头毛驴在拉磨,脖子上还挂着一个小铃铛。布什好奇地问磨坊主:“老乡,你为什么要在毛驴脖子上挂一个铃铛呢?”磨坊主说:“万一我打瞌睡了,毛驴也不走了,铃铛就不响了。我听不到铃声。就知道毛驴偷懒了。”布什说:“要是毛驴在原地不动,光摇头,既不干活.又能使你听到铃声,那怎么办呢?”磨坊主愣了一下说:“哎呀,先生,我哪能买到像您这样聪明的毛驴啊!”  相似文献   

2.
文化与个性     
文化的N个样式 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叉》一书中曾说,中西文化从一开始就是两股道上跑的车,一开始价值取向就不一样,怎么走也走不到一块。他认为,中国社会形态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形态,在秦始皇以后的两千多年时间里,长期处于一种“盘旋往复”的状态。这种社会形态用西方历史的概念,根本无法解释。而西方文化里有一个核心概念,一般叫“人文主义”、“人本主义”。这种“唯人主义”是西方文化特有的。在人类中心主义意义上,西方人豪迈地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自然的主人和占有者”。中国人说“天人合一”,讲社会协调的“人和”。西方人讲“天赋人权”,主张从个人出发,申张个人的价值和权利。  相似文献   

3.
田梦 《领导文萃》2007,(9):155-155
问题159:清初,著名戏剧家李渔生了重病,要请医生。他母亲说:“东村有先生,开方医过的人病都好了,请他来看?”李渔摇手。他的妻子又说:“西村有个先生.只要他开处方、撮药,个个医好。”李渔又摇手。母亲急了:“难道你让镇上那个一年里治死几个人的先生来?”李渔点头。这使妻母二人大为不解,但拗不过李渔,还是把那个治死人的先生请了来。李渔的病便让他给治好了。  相似文献   

4.
《领导文萃》2008,(17):127-127
赵元任一生中最大的快乐,是到了世界任何地方,当地人都认他做“老乡”。 上世纪20年代,赵元任为商务印书馆灌制留声片,以推广“国语”(即普通话)。有一则轶闻说的是赵元任夫妇到香港。上街购物时偏用国语。港人惯用英语和广东话,通晓国语的不多。他们碰上的一个店员,国语就很糟糕。无论赵元任怎么说他都弄不明白。谁知临出门,店员却说:“我建议先生买一套国语留声片听听,你的国语实在太差劲了。”赵元任问:“那你说,谁的国语留声片最好?”“自然是赵元任的最好了。”赵夫人指着先生笑日:“他就是赵元任。”店员愤愤:“别开玩笑了!他的国语讲得这么差,怎么可能是赵元任?”  相似文献   

5.
点、线、面     
刘墉 《领导文萃》2008,(14):39-39
有人说中国人是一个讲究“面”,而不讲究“点”和“线”的民族。其实在某些方面,它倒不失为一种优点,譬如艺术,中国没有精确的透视学,但是绘画不失远近高低之感,禅学、老庄虽然玄奥,但是更能直指人心,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所以说:“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能会难通之解,方能参最上禅机。”  相似文献   

6.
灵地的缅想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六十周年。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用各种方式缅怀悲壮的英灵,寄托深沉的哀思,追忆那些被诗情遗弃理性蒙羞的日日夜夜。可是,我们很少看到日本人做了什么,很少听到日本人说了什么,我们当然更不知道日本人在想什么,莫非这一段历史与他们毫不相干?但是,有一个人知道日本人在想什么。1946年,也就是日本投降的第二年,《大公报》记者王芸生到日本游历。他发现“日本人是不会忘情于中国的。我们所见到的日本人,差不多都曾到达过中国。这些人,当他们吃不到糖时就想念台湾,缺盐时想念长芦,缺煤烧时,就会想念我们的东北。”还有一…  相似文献   

7.
“皇帝心理”是什么?恐怕做过皇帝的人最有发言权。手头就有这样一个资料:我国末代皇帝溥仪“文革”期间曾对在一块接受“劳动改造”的著名演员新凤霞说:“人在当权的时候容易独断专行”。并现身说法.称自己这个末代皇帝“也有过这种唯我独尊的独裁心理”。他举例说,当年在宫里,曾有一个小太监姓黄。叫黄立金。“听了这个名字,我当时心里就反感。好像他姓黄本就不该,他还叫立金。黄和金都应是皇家专用的”。于是,溥仪就“随便”给他改了个名.叫“黑小三”。但又不许他说姓,只能叫“小三”。溥仪笑称:“现在想想,也真太可笑了。”  相似文献   

8.
真假曹操     
曹操在历史上的形象不算太好,客气的说法是“奸雄”,不客气的就是“奸臣”,甚至“奸贼”。但鲁迅先生说他是英雄。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有句诗“一阔脸就变”,说的是有些人身份贵了,地位高了,便“贵人多忘事”,不认得以前的人和事了。笔者吟诵这句诗,偶有一得:当前企业的重负卸不掉,农民的担子减不轻。与某些公仆的“一阔脸就变”很有些关系。  相似文献   

10.
红安颂     
鲁迅先生曾经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相似文献   

11.
崔玉田 《决策与信息》2009,(1):F0002-F0002,F0003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毛泽东同志曾经这样说过。 确实如此,一个人离开了精神就会意志不坚,万事畏难,畏葸不前,难以成就事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离开了精神就会被人欺侮,受人凌辱,遭人侵略,积贫积弱,公平正义更无从谈起,国家民族的强盛也就成了空谈。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正是每个人精神的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12.
小幽默5则     
《领导文萃》2011,(7):66-66
一男生对女朋友说:“我想分手,我觉得烦了,就没有感觉了。”女朋友对他说了一段让他顿时无语的话:“亿万中国人民对国足早就烦了,早就没感觉了,为什么国足还没有解散?13亿人的烦都没能解散一个11个人的队伍,现在你一个人说烦了,就要解散两个人的队伍?”  相似文献   

13.
从20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崩溃以后,日本经济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至今还没有走出低谷,仍处于低迷当中。据此,有人说,日本病了,病得不轻;也有的说日本从经济巨人变成了“东亚经济病夫”。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较,这种现象也是比较特殊。按照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日本早就应该走出低谷了。为此,有许多搞预测的经济学家都“栽”在这个问题上。最近,日本首相小泉认为,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的深层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结构问题,一是企业的竞争和活力问题。我们认为,从结构问题看,除了产业结构等问题外,还有一个资本结构当中的股权结构问…  相似文献   

14.
一则故事说,日本曾洞宗的开创者道元和尚到中国参禅时,看见禅院伙房一位背曲如弓、眉自如鹤的老师父,正头顶正午烈日,在一心一意晒菜干。道元不禁奇怪地问道:“为什么不叫仆僧来晒呢?”老僧答:“他人不是我,这是我的任务。”道元又说:“现在这太阳多毒,你不觉得太劳累了吗?”老僧答:“现在不正是晒菜干的最好时辰吗?”老僧的话言简意赅。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矿井排头兵--访山东兖矿集团兴隆庄煤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些年,听说前苏联在西伯利亚发现了大油田,派去大批钻井工人钻井,过后却始终没听说前苏联的西伯利亚已开始产油。据说,政府有令:“钻好的油井全都封存。”原因很简单,石油资源不可再生,能在世界市场上买到就先买别人的,留着自己的以后再用。 中国内蒙古有家煤矿,煤质极好。早些年日本人拼命地买,我们就想尽办法提高产量。后偶然得知,日本人将煤运回东洋后填海。我们大惑不解。日本人倒不保守:留着以后再用。原因也很简单,日本是自然资源匮乏的国家,趁着现在有钱,存些资源,以后再用。 一个是留自己的,买人家的;一个是买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名著《红楼梦》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王熙凤,出场便根据她的声音、态度等表现,了解了其意图、性格、情绪、表情,描画出了她的形象,这就产生了“声音名片”。日本的铃木健二先生曾说过:“不管是在公司还是在家庭里,凭这个人在电话里的讲话方式,就可以基本上判断其‘教养’的水准。我每天收到好多预约演讲的信件,还接到很多委托讲演的电话。我凭着对方电话里的讲话方式,就能判断其修养如何,凭对方在电话里的第一句话就可以基本决定我是去讲还是不去。”由此可见,电话形象多么的重要。  相似文献   

17.
青木 《决策与信息》2007,(11):71-71
孙中山先生曾说过:“豆腐是穷人的肉食”。然而近30年来,豆腐不仅成为富裕起来的中国人的日常美味佳肴,甚至连每天离不了香肠火腿的德国人,也把中国豆腐奉为有益健康的食品。  相似文献   

18.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经济得到了较快的恢复。这种恢复性增长使许多人以为,组织“新跃进”的时机到了。中央领导人普遍有一种莫失良机的心情。1978年6月下旬,叶剑英、聂荣臻、李先念等在听取了谷牧访问欧洲五国的汇报后都表示,是下决心采取措施的时候了。华国锋说:一考察,日本搞现代化只有13年,德国、丹麦也是十几年,我们可以赶上去。邓小平没有参加这次汇报会,他把余秋里、  相似文献   

19.
叶延滨 《领导文萃》2007,(6):166-167
读纪伯伦的文集,跳人眼帘一句话:“忘记是自由的一种形式。”这句话让我停止阅读,进人思考。也许我说得过于正式了,这种正式是因为它让我想到另一句同样精彩却意义迥然不同的话。那句话是列宁说的,“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这句话是列宁在哪本书里讲的。我不清楚,  相似文献   

20.
章太炎     
提起章太炎先生,我总是先想到他的怪,而不是先想到他的学问。多种怪之中,最突出的是“自知”与“他知”的迥然不同。这种情况也是古已有之。比如明朝的徐文长,提起青藤山人的画,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爱,可是他自己评论,却是字(书法)第一,诗第二,画第三。这就难免使人生疑。章太炎先生就更甚,说自己最高的是医道,这不只使人生疑,简直使人发笑了。发笑也许应该算失礼,因为太炎先生生于清同治七年,按行辈是我的“老”老师的老师。老师前面加“老”,需要略加说明:简单说是还有年轻一代,譬如马幼渔、钱玄同、吴检斋等先生都是太炎先生的学生,我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