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与辞书     
2009年3月教育部专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这说明当今学术界学风浮躁与学术腐败现象已十分严重。学风浮躁与学术腐败虽然与学术管理与评估体系存在的许多不合理现象相关,但更与学者的道德修养和学术良知分不开。有感于此,本刊与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师范学院语言学研究中心”联合开辟“当代学者论治学”专栏,目的就是为学术界树立正面形象,倡导严谨务实的学风和开拓创新的治学精神,维护中国学术共同体的尊严。我们热忱欢迎全国广大专家学者赐稿。  相似文献   

2.
2009年3月教育部专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这说明当今学术界学风浮躁与学术腐败现象已十分严重。学风浮躁与学术腐败虽然与学术管理与评估体系存在的许多不合理现象相关,但更与学者的道德修养和学术良知分不开。有感于此,本刊与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师范学院语言学研究中心"联合开辟"当代学者论治学"专栏,目的就是为学术界树立正面形象,倡导严谨务实的学风和开拓创新的治学精神,维护中国学术共同体的尊严。我们热忱欢迎全国广大专家学者赐稿。  相似文献   

3.
2009年3月教育部专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这说明当今学术界学风浮躁与学术腐败现象已十分严重。学风浮躁与学术腐败虽然与学术管理与评估体系存在的许多不合理现象相关,但更与学者的道德修养和学术良知分不开。有感于此,本刊与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师范学院语言学研究中心"联合开辟"当代学者论治学"专栏,目的就是为学术界树立正面形象,倡导严谨务实的学风和开拓创新的治学精神,维护中国学术共同体的尊严。我们热忱欢迎全国广大专家学者赐稿。  相似文献   

4.
2009年3月教育部专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这说明当今学术界学风浮躁与学术腐败现象已十分严重。学风浮躁与学术腐败虽然与学术管理与评估体系存在的许多不合理现象相关,但更与学者的道德修养和学术良知分不开。有感于此,本刊与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师范学院语言学研究中心"联合开辟"当代学者论治学"专栏,目的就是为学术界树立正面形象,倡导严谨务实的学风和开拓创新的治学精神,维护中国学术共同体的尊严。我们热忱欢迎全国广大专家学者赐稿。  相似文献   

5.
学术腐败的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学术腐败现象在学术界已经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在当今社会的表现是多种形式的 ,主要表现在学术“市场化”、学术“官僚化”、虚假科研、学术霸权、学术泡沫及低水平重复等方面。而引起这些学术腐败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比如 ,管理制度、学者的学术道德、学者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学术期刊的管理制度、学术腐败的惩罚力度等原因  相似文献   

6.
学术腐败是指学界一些集体和个人为谋求个人和小团体私利 ,在学术研究和学术评价活动中采取的种种非理性和不规范的行为表现。学术腐败现象的蔓延 ,不利于学风建设 ,弱化了我国学术水平的提高及与国际学术界的接轨。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制止学术腐败  相似文献   

7.
针对近几年来学界剽窃、抄袭、造假、浮夸等学术腐败的现象,今年刚刚成立的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的99位委员一致投票通过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在学术界以打假著称的学者杨玉圣说:“这是中国学术界第一部‘学术宪章’。”《规范》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学术引文规范、学术成果规范、学术评价规范和学术批评规范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其中的不少具体规定专门针对目前学术界的一些突出问题。《规范》不仅再次重申学术研究的最基本规范:“不得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8.
论学术腐败的表现及其危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学术腐败是指学界一些集体和个人为谋求个人和小团体私利 ,在学术研究和学术评价活动中采取的种种非理性和不规范的行为表现。目前学术腐败主要表现在官学一体化、学术研究的功利化与商业化运作、学术评价活动的非理性化、文人相轻与学术的不公平、泡沫学术和泡沫教育等方面。学术腐败现象的蔓延不利于学风建设 ,弱化了我国学术水平的提高及与国际学术界的接轨 ,既危害社会 ,也危害个人。  相似文献   

9.
学术腐败探源及其防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学术腐败是指学者和学术界在学术活动中有意违背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而出现的不道德行为和欺骗行为。目前,学术腐败主要表现在学术研究的功利化、学术评价的非理性化、文人相轻、泡沫学术等方面。学术腐败现象的蔓延不利于学风建设,阻碍了我国学术水平的提高及与国际学术界的接轨,既危害社会,也危害个人。学术腐败产生和蔓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遏制学术腐败的策略是既要通过各种办法和途径揭露、惩处和预防学术腐败的发生,也要重建学术规范、创造有序的学术环境、塑造良好的中国学术形象。  相似文献   

10.
学风是学者的治学目的、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综合一体的有稳定性的精神倾向,是学者主体精神素质在治学中的综合表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学风建设对于社科人才的培养、学术特色和优势的形成以及社会风气的健康化和文明化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学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学风建设要从人格和制度两方面着手。在人格提升方面,应以诚为基础、以实为核心,坚持培育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民主求实的学风;以道德建设为基础,培养以追求真理为目标的“无私利性”学术道德;以提升学者人格为根本,提倡做人、做事、做学问相一致。在体制方面,要加强管理,深化改革。只有把提升人格主体和强化体制管理结合起来,才能有效的扭转学风不正和学术造假问题,以促使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学风日益好转,日渐优化。  相似文献   

11.
关于当前"学术腐败"问题的道德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术腐败是发生在学术领域里以谋取名利为目的有意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当前学术腐败的产生既有客观环境方面的原因 ,更有深刻的社会道德根源 ,而其中最为根本的原因在于一些学者道德的迷离和缺失。加强学风建设 ,根治学术腐败 ,是净化学术环境、推动科研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警惕体制转轨期的「学术腐败」●姜汝祥在当前学术界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的大好形势下,我们不无痛心地看到,学术界除了存在着浮躁、不脚踏实地、学风不正等等“老”问题外,还存在着带有目前体制转轨特点的新问题,其中危害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学术腐败”。学术界...  相似文献   

13.
论文从学术责任的角度剖析高校学风不良现象的深层原因,认为部分学者在维护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责任、学术创新责任、知识传播和学术交流责任、学术传承责任等方面存在着缺失而引致学风问题。提出从加强自律教育、加强学术共同体责任感、完善学术评价机制及健全惩治学术道德失范和学术腐败的法纪法规等措施入手,探索维护学风清正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学术,作为一个撑起国家脊梁的精神产业,是不允许无聊、非科学的东西染指的。但目前风行起来的三大流弊却在学术界登堂入室,并成为制约学术力提升的主要阻力。“学术行政化”是中国的特产,不仅在“殖民化”学术界,也是滋生“学术腐败”的首因。“学术腐败”——“学术白粉”,不仅在侵害学术机体,也在腐蚀学术界的学术精神、学术道德、学术品质。“学术快餐化”——现代社会共生物,正在使学术泡沫化、注水化、无聊化、超女化。三大流弊不除,中国的“学术崛起”就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出现的学术腐败现象愈演愈烈,遏制学术腐败成了当务之急,许多学者呼吁研究者应当遵守学术规范和研究道德,然而学术腐败并非代表着所有违反道德的问题。文章就当前我国学术界在研究道德问题上的认识误区作一初步澄清,以及就研究道德的概念和研究中的道德两难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时期学术热点研究》是一部在中国当代学术史研究方面具有开创性、探索性的著作。该书就中国新时期学术发展史的3个阶段做了简要回顾,对学术腐败的现象进行了概括陈述,就学术界、管理界对学术规范、整治学术腐败等方面相应的对策也进行了探析。以学人来论述学问的个案论析,是其又一特点。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术腐败现象频繁有着深刻的学理根源。在以效率取向学术制度安排和公权力渗透学术研究背景下,部分学术共同体蜕变为“学术特权利益共同体”,以知识/权力共生的双面形态左右学术研究的运行轨迹,垄断学术资源和破坏学术民主;大学独特的“单位制度型学术”,形成“保护一束缚”二重机制,极易滋生体制内学术腐败;权力场域和利益博弈的强势存在,是学术腐败的深层制度诱因。为此,强化学术共同体的自治和自律、重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合理边界,协调权力和利益、构建高效清廉的学术同行评议制度,克服学术研究目的的伦理模糊、强化学术腐败的伦理矫治,是治理高校学术腐败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的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学术腐败行为和现象接连不断,它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学术秩序,损害了学术公正,败坏了学术风气,阻碍了学术创新和学术进步。为匡正失范,扫除不端,铲除腐败,规范学术,中国学术出版物编辑实乃有义不容辞之责。  相似文献   

19.
学术文章抄袭、剽窃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近通过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对学术文章引用他人观点、文句不加注释、说明的学术不端行为做出了明文规范。近年来学术腐败伴随着学术失范,随意抄摘他人文章视为己有,已经是不足为怪的事情。过去“天下文章一大抄”是文人学子最耻于人的事,现在反倒成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校学术腐败现象,试图探寻一种他律机制与自律机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主体理性的体认、情感的认同和自愿的接受,形成自我的内在道德意识,并在实践中凝化为稳定的学术德性,从而净化整个学术道德生态,构筑学术腐败“防火墙”,对高校学术腐败起到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