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自古属中华, 汉族高山是一家。 岂许腥膻蒙社稷, 不容蝥贼毁桑麻。 千秋大业驱何虏, 一代英雄赐姓爷。 三百年来民气盛, 教他纸虎认前车。 ——郭沫若 《郑成功》是郭沫若同志创作的唯一的一部电影剧本。由于发表不久就碰上“十年动乱”,失去了拍摄、上映的机会,所以知者寥寥,评论文章更少。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上,郑成功是一位具有真正意义的民族英雄。之所以说“真正意义”,是因为不管是岳  相似文献   

2.
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胜利地粉碎了以刘少奇、林彪为头子的两个资产阶级司令部。但是,斗争并没有结束。两个阶级、两条路线、两条道路的斗争,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反动电影文学剧本《辽沈大决战》的出笼,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决战》写的是一九四八年夏、秋之际,以沈钧为师长的“解放军某部”,在林彪的“直接指挥”下,随着大部队进行一番“隐蔽战役企图”的准备之后,南下北宁线攻克锦州,再“兼程北上”全歼廖耀湘兵团,最后直捣沈阳,解放了全东北。《决战》极力表明,它是通过“忠实”地概括曾经震惊全世界的辽沈战役的全过程,歌颂“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伟大胜  相似文献   

3.
4.
通过对电影《英雄》的解读,从阶梯式英雄人物的出场模式、异彩粉呈的英雄色彩、英雄内涵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结论认为,只有胸怀天下,为了天下和平统一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  相似文献   

5.
从意气风发的文学青年到风光无限却寂寞惆怅的蹉跎老人,郭沫若的文学观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中,从"人的文学"到"人民文学",文学观念所包孕的范围在逐渐缩小,作家创作才能趋于钝化,艺术生命亦渐萎顿。郭沫若所走的文学道路,从一个侧面折射出20世纪中国文学从胎动腹中到苦涩青春的曲折历程。  相似文献   

6.
《宿命论者》是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中五部系列中篇的最后一部。 《当代英雄》是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不朽名著,是莱蒙托夫的代表作。它篇幅小,非常精悍,堪称袖珍长篇小说,但它的内容却非常深邃,富于哲理,深刻反映了俄国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社会风貌。这部长篇小说复杂的思想内容在不大的篇幅内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得力于它那独特的结构。  相似文献   

7.
“文革”的历史叙述——论“样板戏”的文学剧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样板戏”。一方面从社会文化体制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锲入 ,梳理“样板戏”的形成过程 ,以说明一体化的社会文化机制导致某种类型的文艺作品成为霸权话语的“样板” ,进而垄断文化领域的文化现象 ;同时 ,还从一体化的文化体制与体制化的知识分子关系上 ,反思体制化知识分子的异化现象。另一方面 ,运用结构主义叙述学的原理 ,将七部革命历史题材的“样板戏”分为三种类型———拯救型、成长型和殉道型 ;并从主要角色与情节功能的具体分析中寻找类型形式与意义的关联 ,以辨析主流意识形态与文学艺术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8.
电影《武训传》批判风潮,是建国后发动的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思想文化改造事件。声望卓著的郭沫若,在这次运动中迅速调整政治姿态和思想价值取向,展示了一个文人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鲜明而又复杂的精神特征。  相似文献   

9.
《夜店》是中国话剧史、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本文研究《夜店》的剧本改编,包括艺术内容和形式,以及有关的背景、过程。首先是从高尔基的剧作《底层》到柯灵、师陀的话剧《夜店》的外国剧作中国化;其次是柯灵根据同名话剧改编的影片《夜店》的舞台剧电影化。对《夜店》的剧本改编的艺术性、创造性有深入的、细微的解释,并给予客观的、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通过对电影<阿甘正传>中影片主人公阿甘这个弱智普通人及其经历和命运的发展的叙述的分析,从文学艺术的角度分析了影片对传统英雄主义的讽刺和新的英雄观的建立及其深刻的文学内涵,并论述了这种新英雄观及其文学内涵的产生发展的演变的过程及其影响,表达了人类,特别是美利坚民族对英雄主义的回归与期盼.  相似文献   

11.
从中西英雄史诗电影塑造英雄的面向和特征出发,以《嘎达梅林》和《角斗士》为例,比较中西英雄人物形象和叙事模式的异同,可以揭示中西民族精神和文化异同。在英雄人物基本的道义品德、遭遇结局上,中西电影塑造英雄人物的套路是大体一致的,差异在于西方英雄偏于神性和个人化,中国式英雄偏于群体性和超越本己性。  相似文献   

12.
褚振江 《中华魂》2022,(3):60-61
作为一部"全景式、史诗性"展现抗美援朝战争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电影《跨过鸭绿江》把我们带回那段高扬理想、充满激情的历史岁月.透过银幕,疾风烈火,碧血丹心,光影交错间,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不畏强权,敢于战斗、勇于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与家国安宁的崇高精神,震撼展现,气贯长虹.  相似文献   

13.
14.
刘真的短篇小说《英雄的乐章》(以下简称“乐章”),在六十年代初那次全国规模的反对“修正主义”浪潮中,被当作修正主义文艺思潮的标本大加挞伐。粉碎“四人帮”后对这次批判做了否定性结论,“乐章”也得到公允的评价。今天我们无需夸大这篇作品在当时的实际社会作用,也无需不适当地抬高其思想和艺术价值。然而,我们切不可忽略“乐章”在我国当代军事文学发展中的价值和地位,否则会影响对我国当代军事文学发展历史的准确评价。  相似文献   

15.
高尔基是一位“属于全世界”的小说家、剧作家、政论家、文艺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列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①作为小说家,他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然而作为一位剧作家,他的成就也是显著的。他一生中写下了二十部左右的剧本。仅在二十世纪初,1905年及以前几年,他就成功地写出了《小市民》(1901)、《底层》(1902)、《避暑客》(1904)、《太阳的孩子们》(1905)、《野蛮人》(1905)等剧作。这些剧本题材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采,既写出了先进工人阶级的形象,也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痛苦,同时还深刻地表现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空虚。  相似文献   

16.
去年,为了配合王张江姚“四人帮”篡党夺权的需要,反动影片《欢腾的小凉河》经过苦心经营,粉墨登场了。无独有偶,几乎在同一时间,一部以军队为背景的毒草电影剧本《千秋业》也在一家杂志的丛刊上相继问世。如果说, 《欢腾的小凉河》是“四人帮”旨在打倒中央到地方一大批革命干部的一支毒箭的话,那么,《千秋业》就是一发射向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妄图轰垮大批军队干部、毁我长城的毒弹。这两部影片是长在一根毒藤上的两只黑瓜,所不同的是,《欢腾的小凉河》已经在银幕上表演了一番,噪聒了几声,而《千秋业》则未来得及登上银幕,就和其主子“四人帮”一起,被华国锋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了。  相似文献   

17.
与史马迁《史记》与班固《汉书》相比较,苑晔的《后汉书》增加了《皇后纪》以及宦者、党锢、文苑、独行、方术、逸民、列女等七个类传。这是范晔史学思想的深刻表露。范晔作史的目的在于“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得失”。因此,就在他正得失、下褒贬、原始察终、探源溯流的细微处,体现出他的创新与史识。在《后汉书》的序、论、赞中,处处也可以看到范晔“正得失”的旨意。  相似文献   

18.
高尔基是一位“属于全世界”的小说家、剧作家、政论家、文艺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列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作为小说家,他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然而作为一位剧作家,他的成就也是显著的。他一生中写下了二十部左右的剧本。仅在二十世纪初,1905年及以前几年,他就成功地写出了《小市民》(1901)、《底层》(1902)、《避暑客》(1904)、《太阳的孩子们》(1905)、《野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尤金·奥尼尔剧本Recklessness的三个机器译本和一个人工译本为语料,从人机翻译及三种机器翻译之间两个层面展开对比。对词汇短语、句子、语篇层次的异同进行定量分析,从翻译的准确性、译文与原文语言风格和文体特征的一致性角度进行定性分析。分析三种软件在文学翻译中的差别及各自特点,为文学文本选择机器翻译提供参考,为机器翻译的改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郭沫若说,武则天是“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在今天是可以肯定的”。在历史学上肯定一个历史人物的“杰出”,和在艺术上表现出这种“杰出”,两者有着联系,又存在着很大区别。“翻案何妨傅粉多”。科学上评价一个历史人物,评者随意的美化或者丑化都难以得出正确的判断,是不宜“傅粉”的。但在艺术上是允许“傅粉”的。高尔基说:“艺术的目的是夸张美好的东西,使它更加美好……艺术的本质是赞成或反对的争斗,漠不关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