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对刘雪立和何明星所持的关于“编辑学者化”内涵的观点提出商榷。编辑工作与作为学者的研究工作是相辅相成的 ;编辑匠的上一境界应该是编辑家而不是编辑学家。编辑学研究与专业科学研究并不矛盾。“编辑是一门科学”、“编辑学的研究起步不久 ,需要大力提倡”并不能成为要求编辑都成为编辑学家的理由。将编辑学者化的内涵界定为编辑学者是偏颇的。编辑学者化的内涵应为专业学者和编辑学者的有机结合 ;如果选择其一的话 ,就首选专业学者 ,其次选编辑学者  相似文献   

2.
“编辑学者化”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比较编辑工作与学者工作各自特点的基础上,对“编辑学者化”的内涵提出了不同于时下大多数人的见解,认为“编辑学者化”不是要编辑成为他所负责的专业的学者、专家,而是要使编辑成为在编辑学这一学科领域的学者;对“编辑学者化”的内涵的正确认识,不仅可以提高编辑的职业素养,而且可以使编辑学的研究进入一个新天地  相似文献   

3.
论“编辑学者化”口号的思想基础、意义及实现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学者化”是一个实践的理论命题。编辑工作者以为工作自身不足以体现编辑主体的个人价值,企图寻找一条证实自我文化品格的新出路。这种建立在编辑心态不平衡上的理论主张,只有在编辑科学的理论观照下,才能消除情绪色彩,构成编辑个人的行为科学。“编辑”的学者化,不能离开编辑性质和职能要求,抽象地谈论学者化。“化”的目的,应落实为学者型编辑家。  相似文献   

4.
卷首絮语     
前些年,当代著名作家王蒙大声疾呼:作家要学者化。于是,文坛5!发一阵论争。结果如何,不得而知。近年,高校学报界也呼声骤起,提出“编辑学者化”问题。从这个命题的倡导本意看,应该说,是件好事。它对学报编辑提出了高水准要求,它有益于稳定提高学报的质量。但细思付,又感到“编辑学者化”的内涵不甚明确,理解起来容易产生歧义。编辑同志应该勤奋努力,争当学者,成为某方面的专家;但某方面的专家学者,并不一定意味着他是懂得编辑业务的“好编家”。而实际上能具备“专家”与“编家”双重身份的人太难也太少。主观因素是一方面…  相似文献   

5.
“编辑非学者”意识的蔓延及其对学术编辑环境的危害张苌“编辑学者化”似乎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了,但好像一直也未能形成一致的意见。近年来,杨焕章先生多次提出并强调了学报编辑学者化问题,使“编辑学者化”的讨论再次升温,并在学报编辑界成为热点。“编辑学者化”的...  相似文献   

6.
从科技(学术)编辑的工作流程来看,不存在“编辑学者化”问题。科技(学术)编辑应当首先成为合格的、优秀的编辑,可以成为研究编辑学的学者,可以成为自己所编辑的某一专业学科领域的学者,但不必一定要成为自己所编辑专业学科领域的学者。  相似文献   

7.
一、学者与编辑编辑学者化是目前编辑学界的热门话题之一。争论的热点首先是编辑是否应实现学者化,目前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基本上都趋于赞同的观点;其次,笔者以为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有两个误区。第一,我们应当承认编辑学家也是学者,把编辑学家排斥在学者之外是不对的,也...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90年代以来出版界最有影响的口号———“编辑学者化”对于提高学报质量,一方面具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仅仅靠编辑的学者化还是不够的,要提高学报质量,必须全面提高编辑的素质  相似文献   

9.
图书编辑学者化刍议王文文编辑队伍是否应当学者化的问题早已有人提出,但大多是对学术杂志编辑而言的。至于出版社的图书编辑是否也应向学者化的趋势发展,则尚未引起注意,笔者对此有一些想法,在此不揣冒昧提出,恳希里手行家指正。图书编辑学者化的客观要求以往,人们...  相似文献   

10.
学者与编辑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编辑学是一门学问 ,非编辑学领域的学者不能取代编辑学学者。因为编辑学是与其它科学并存的一门现代科学 ,编辑工作者必须具备特殊学问 ,需要对较多领域的论文进行组织、发掘、审定、加工处理等。非编辑学领域的学者虽然对某领域有较高深的造诣 ,但他们对非本行的文稿也同样不能从学术上进行审定。所以 ,学术期刊需要的是编辑学学者 ,“编辑学者化”活动应该提倡编辑成为编辑学领域的学者 ,这样才能使我国期刊编辑事业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1.
论学报编辑学者化的必要和可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学报编辑学者化的必要和可能杨焕章(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学报编辑的学者化问题很早就有人提出,听说对此曾有过争论。不同意这个提法的人主要是认为编辑的职责就是编辑,不是做学问,不必是学者,不应把学者化定作方向。这个争论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学报是学术刊物。学报编辑是学术编辑,既是编辑又是学术工作者。为了提高学报质量,学报编辑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走学者化的道路。学报编辑学者化的道路是艰难的,但也是宽广的。“学报编辑学者化”的口号应当坚持  相似文献   

13.
著名作家王蒙曾热忱希望更多的作家成为“学者型作家”之后,天津老编辑林辰提出了“编辑学者化”问题,由此引起文艺界、编辑界的争辩诘难,其说可异。我认为作家学者化涵义广泛,尽可商榷,编辑的范围也很广,包括文艺期刊编辑与学术期刊编辑,前者可以不当作家,后者可一定得力求当学者,学报乃学术刊物,学报编辑学者化理所当然,势在必行。本文拟就这一问题略陈浅见,以就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4.
关于“编辑学者化”论争的全方位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学者化”问题的讨论已近十年,发表论文逾百篇,涉及几乎所有的出版事业类报刊以及大量其他学术期刊。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一)、这一问题的出现及其论争有其历史必然性;(二)、在争论的过程中出现了赞成和反对“编辑学者化”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在赞成的观点里,又分为所有编辑均应学者化和学者化只适应于学术书刊编辑两种主张,总的来说,赞成“编辑学者化”的观点理所当然地占据了上风;(三)、在讨论的过程中,出现了几个令人反思的问题,如“学者化”是否涵盖所有的编辑,讨论中的学风问题等;(四)、开展“编辑学者化”讨论的意义。这些问题目前还未有人做过探讨。  相似文献   

15.
编辑队伍在自身建设上走学者化道路是正确的.并具有普遍意义。其根本在于不论做什么刊物的编辑都不能停留在掌握一般编辑工作基础知识的水平上,而是必须对编辑学进行系统地学习和研究,不断探讨编辑规律,以便指导编辑实践,不断适应出版业发展的需要。编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是:既不是对立的,也不能相互取代。精通编辑学与旁通其他学科是有主次之分的,二者是对立中的统一,统一中的对立,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做好编辑工作。编辑走学者化道路永远处于动态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6.
编辑学者化的提法在编辑界颇为流行,一般是指编辑人员在编辑学之外某一学科领域成为专家学者,这种学者化我们称之为“外化”。本文论述了这种“外化”现象的背景及成困,以及“外化”观点的缺陷,进而指出,解决当前编辑界存在的种种问题及困惑,应提倡从“外化”到“内化”,提高编辑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论述了世纪之交编辑转型的重要意义和实施途程,寻找自己的时代坐标,以便完成社会转型时期赋予的崇高使命──学好文化经济学,涉足文化市场;重塑自身的编辑形象,以便尽职尽责地从事学报事业──“编辑学者化”、“编辑公关”、“为人作嫁”是重塑编辑新形象的基本要素;提高素质,以便再创学报辉煌───“编排规范化”是其宝贵的编辑实践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编辑学者化”的本质特征到底是什么,学报界讨论了十余年,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却把业内外人士的思想搞得一片混乱。这项活动对年轻编辑的成长产生了误导效应,对编辑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产生了负面影响。事实表明:“编辑学者化”的提法值得商榷,“编辑学者化”活动应该终止。以编辑学研究成果和编辑工作实绩作为考评和晋升学报编辑的唯一依据,是促使学报编辑提高自身编辑业务水平的最佳策动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报的质量和学报编辑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9.
编辑学要成为一门学科 ,且被学界认可 ,就必须具有自身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而这种体系的建立不是编辑家们和编辑学研究者们凭着个人的感情和一时的热情就能如愿以偿的 ,它必须建立在编辑实践深入发展和编辑理论日益完善的基础之上 ,必须是从众多“个别”的部门编辑学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性理论。因为只有这种寓于或源于“个别”的“一般”,才能对日益发展的编辑实践具有广泛而普遍的指导意义。因此 ,加强对作为“个别”的部门编辑学的研究 ,既是编辑学理论研究不可逾越的必经阶段 ,也是一般编辑学学科体系建立的必要前提。具体到编辑…  相似文献   

20.
对高校文科学报编辑学者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文科学报编辑学者化”问题已取得大多数人的共识,但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仍存 在一定争论。本文就“高校文科学报编辑学者化”的内涵以及建立高校文科学报编辑 学者化的引导机制等两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