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0 毫秒
1.
本文勾勒出雅典城邦土地所有制形成的大致进程 ,对城邦土地所有制的两种存在形式——公有地和私有地的占有和使用状况作了探讨 ,认为雅典城邦土地所有制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中小土地所有制 ,它构成雅典城邦的经济基础 ,是雅典民主政治产生和繁荣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雅典的民主制度及其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典城邦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摇篮,雅典民主制具有"主权在民"和"轮番为治"的鲜明特色。雅典的民主制度具有历史的进步性,但不可避免地存在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古代雅典的民主和工商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和比较世界各国历史的过程中,如何区分古代与现代貌似相同而实质不同的社会现象,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在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已是我国政治生活重要内容的今天,人们不时也谈到古代希腊、特别是古代雅典的民主。那么,古代雅典的民主是怎样确立的,它与构成商品经济主体的工商业的发展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在古典时代希腊世界数百个城邦之中,有过多种政体,只有雅典的民主政治得到了高度发展。公元前六至四世纪雅典的民主政体,是作为公民集体的雅典城邦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是奴隶占有制社会早期特有的一种国家组织形式。 处于自然经济的汪洋大海之中的雅典城邦,主要经济部门也是农业,公民权与土地占有权密不可分。在雅典内部,包括民主政治达到顶峰的伯里克利当政时期(公元前443—429年),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古代雅典陪审法庭与民主政治的密切联系 :首先 ,陪审法庭是雅典政治民主化的产物 ,其职权也随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而扩大 ;其次 ,陪审法庭是雅典城邦民主制的必要组成部分 ,在民主政体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第三 ,陪审法庭的制度设计和拥有的权力合乎雅典人的民主观念。总之 ,古代雅典陪审法庭与民主政治有着表与里、形式与灵魂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古代雅典城邦的奴隶制民主政治是上古世界中最为先进的一种政体。自十九世纪以来,政治学家和历史学家对其进行了诸方面的研究。在探讨古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发展的原因时,学者们除了阐述城邦经济状况、阶级关系等内部原因外,总是力图寻求民主政治借以发展的外部原因。有的学者将民主政治的发展与海上同盟的存在联系起来,但只是认为海上同盟金库的收入是为公民参加政治活动支付薪金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有的学者认为,作为海军主力的第三、第四两个等级在希波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军事上的胜利与贡献提高了  相似文献   

6.
<正> 不同的社会制度的民主制度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各个国家的民主制度在形式上也各具特色,但对民主含义的理解还是有其共同之处,即“民主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就这仅有的共同之处来说,它已是相当古老的观念了。这种古老的观念最先产生于古雅典,并确定体现在雅典的政治制度中。古雅典城邦的政治制度开创了人类史上民主政治之先河,为现代民主政治提供了分析和研究的历史原型。研究雅典的民主政治,对于我们理解民主政治的含义和内容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古希腊的雅典城邦国家在其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仅建立了一套较完备的法律政治制度,而且在提高公民综合素质的基础上,确立起全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原则,从而使雅典成为古代法治社会的典范.本文对雅典城邦国家法治意识和法治原则形成的历史条件、具体体现和现实作用进行了论述,以说明它是雅典法治社会正常运行的思想基础和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8.
雅典人国家的产生是一般国家形成的典型,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又是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典型。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对于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起源的学说,对于探索公元前六世纪以前的雅典历史发展及其城邦初期政治制度的演变,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想对雅典国家的产生及其初期的政制问题作一些探讨,并对一些传统观点谈些不同的粗见。文中的“雅典国家初期”是指从提秀斯以后至梭伦之前这段时间。  相似文献   

9.
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左右,作为古代世界最为先进的民主政治制度即在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城邦中获得了高度的发展。而雅典的民主制度,从萌芽、发展,以至形成,均是与进入公元前六世纪之后柑继出现的梭伦、克里斯提尼、伯里克利等一系列政治家的改革相伴而生的。改革为雅典的民主开辟了道路,积蓄了力量,并促其完善与繁荣。本文集中论述了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过程及其与一系列政治改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公民,在今天是一个常见的概念,而在世界古代史上,最早和最多见于古希腊,在世界其他文明古国中很少见到这个概念。这与希腊的城邦制度和民主政治有关。通过对雅典公民权的演变、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与城邦及民主政治的关系等内容进行探讨便发现,民主化程度越高,公民权利越大,公民的范围也越大,公民与政治制度的关系越密切。  相似文献   

11.
自公元前5世纪起,受民主制确立的影响,雅典社会中的党争现象主要表现为政客们围绕城邦的具体事务所展开的党派斗争。一方面,党争造成雅典政坛的混乱,影响城邦的行政效率;另一方面,党争也从诸多方面促进了民主制的发展。在民主制下,尽管党争频繁发生,但雅典依然保持稳定,城邦的发展也呈上升趋势。这一事实说明党争并不必然导致城邦的动荡或衰落。  相似文献   

12.
公元前4世纪雅典的“激进民主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进民主制"是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提出的概念,它本身具有很强的相对性,在不同的语境中,采用不同的判断标准,将会对"激进民主制"作出不同的定义与评价.作者从当时雅典的历史语境出发来分析当时民主政治的性质,指出亚里士多德所谓的"激进民主制"是社会危机中的一种极端状态,可能导致此状态发生的某些基本特征的确存在于公元前4世纪雅典民主政治的现实之中,雅典人将这些特征予以制度化,使得当时的民主政治尽管没有进入极端危机状态,但也明显表现出激进性质.  相似文献   

13.
公元前399年,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在雅典的一个公民法庭被判处死刑。他悲剧性的死亡在后世不仅被用来和耶稣的殉难相提并论,还被认为是以言论自由著称的雅典民主制的污点,一直令古今学者难以释怀。而成就其死亡的审判却颇令人不解,对他的指控尤为教人疑惑。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形形色色的民主现状,从经验主义的立场出发,分析了现实的民主无论是古希腊雅典民主还是现实的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都从未真正实现过"多数的统治",掌握公共权力及依附于公共权力基础之上的决策权的公共权力人物只是少数所谓的"精英";而理想的民主是公共事务的决策由人民当中的多数来决定的同时,又尊重少数的权力的民主形式。指出在实现人类理想的民主进程中,崭新的社会主义民主应该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5.
古雅典城邦以其民主与法治的完好结合称著于世 ,经过一系列民主改革 ,民主派领袖们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法律政治制度。本文主要论述了雅典法治社会形成的社会基础和各项法律程序原则 ,以及雅典人的公正意识和民族素质对法治社会的正常运行起到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贝壳放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泰 《南都学坛》2001,21(2):24-27
贝壳放逐法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雅典人防止僭主政治复辟的有力武器 ,同时也是雅典人限制和解决党派斗争的有效手段。雅典人用它来制服任何声望和权势都很大的人物 ,使他们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成为特殊公民  相似文献   

17.
民主在西方其实并非毫无争议的“正统”。无论是直接民主还是代议制民主都曾受到广泛批评,既有来自哲人的内在批评,比如民主带来人类鄙俗化,也有来自社会科学家的外部批评,如民主必然缺乏效率。许多人认为现代政治的成功靠的其实不是民主,而是法治或共和乃至市场经济。不过,试图为民主特别是古代民主辩护的学者依然不时出现,他们努力另辟蹊径,寻找令人信服的论证,回答这些批评,从内在和外在的各种角度发掘古代民主实践和理念资源的现代意义,提出了诸如民主的“表演-施为”模型、“知识经济”效率模式、“观看型民主”模型、“哲人公民”模型等。这些尝试相当有新意,有助于对民主理论及历史乃至一般政治思想史和价值论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8.
论雅典帝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元前5世纪后期,雅典人从经济、政治、军事、法律、宗教诸方面强化对广大属国人民的统治,几乎完全剥夺了各属国的主权。雅典帝国是雅典人的国家,不是主权国家联盟。雅典帝国的形成标志着雅典国家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雅典帝国的形成,是雅典人征服、奴役异邦人的结果,是雅典奴隶制发展的具体表现,是伯里克里时代经济繁荣、政局稳定、文化昌盛的历史前提。雅典帝国的形成和瓦解,是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东地中海及周边地区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在充分肯定雅典帝国在雅典乃至希腊历史上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丝毫不应忽视它的另一面,即雅典帝国的富足和强大也是建立在征服、奴役甚至屠杀异邦人的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9.
在古代雅典,立法者为了保证奴隶制度的稳定,缓和阶级矛盾,对奴隶主的权力进行了某些限制,为处于弱势的奴隶提供了些许保护。本文认为,雅典法律对奴隶的保护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奴隶免受他人任意杀死的权利,奴隶免受他人任意伤害的权利,奴隶避难和要求更换主人的权利。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时,其着眼点并不在于奴隶,但在实际运行中,这些法律却起到了双重作用:既维护了公民和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奴隶的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