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文化是由各地别具特色、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组合而成的。浙江素有“文物之邦”的美誉,河姆渡文化、吴越文化、浙东学派等,渊远流长,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立于“文化热”之后的“浙江省中国文化研究会”,不仅立足于浙江这块深厚的文化土壤上,而且是冷静思索的产物。本刊特发表该研究会顾问王凤贤研究员在成立大会上的讲话和会长陈桥驿教授的开幕词,以飨谈者。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拍卖业情况的介绍与分析,指出浙江拍卖业的现状、自身特色以及存在的不足,并根据浙江省作为“文物之邦”和经济大省等优势,展望了浙江拍卖业巨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浙江素有“文物之邦”的誉称,自古以来,文化发达,人才辈出,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研究浙江历代人才的演变及其原因,总结历史经验,开发人才资料,振兴浙江“文物之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1 浙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河姆渡遗址和良渚文化遗址表明,早在新石器时期,浙江便已出现了当时世界一流的人才,他们曾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史前文明,对祖国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号称“五霸”之一。吕思勉先生在《中国民族演进史》中说:越国能称霸于时,“其内部必有很大的进步,才能和中原文明之国相敌,是无待于言的”。当时,越国“人才辈山,竟为春秋  相似文献   

4.
张宏敏 《浙江学刊》2006,(4):221-223
2006年4月1日—3日,由浙江省社科院与中共余姚市委、市政府联合举办,浙江省文史研究馆、浙江古籍出版社协办,浙江省社科院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余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共同承办的“黄宗羲民本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素有“文献名邦”之誉的浙江省余姚市召开。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和中国大陆以及港台地区的90余位黄宗羲思想研究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会议,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60余篇,期刊论著凡9种。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拜祭了黄宗羲墓,参观并考察了龙虎草堂、王阳明讲学处和余姚博物馆。与会专家学者们围绕“黄宗羲民本思想的性质、内涵…  相似文献   

5.
鲁迅的一生与中国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国作家史沫特莱说,鲁迅“在所有中国的作家中,他恐是最和中国的历史、文学和文化错综复杂的连结在一起的人了”。他对我们伟大祖国的文物有深厚的感情和精湛的研究,在这方面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6.
试评乾嘉以来学者论清代浙东学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称“文物之邦”的浙江,不仅是我国古代吴越文化的发源地,而且到南宋时期,曾经成了全国政治文化的中心。十六世纪前后,江浙一带又是资本主义萌芽发生较早的地区。这种社会历史条件,使浙江在我国文化和学术发展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东汉时期的杰出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就是浙江上虞人。宋明以后,浙江更是人才辈出,学派林立,学术思想异常繁荣活跃。所谓“浙东学派”,从大范围来说,应当包括南宋以来浙东各个学派在内,其中有以吕祖谦为代表的金华学派,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以陈亮为代表的永康学派,以及明代中叶的王阳明心学(姚江学派)。但历代学者,也有把“浙东学派”理解为以黄宗羲为代表的学派,这实际上指的是清代浙东学派。清朝乾、嘉时代著名学者章学诚  相似文献   

7.
有来有往     
《青岛画报》2012,(12):2-3
11月8日,英国邦瀚斯拍卖行(Bonhams)计划拍卖两件珍贵的圆明园流失文物,分别是"清嘉庆白玉镂雕凤纹长宜子孙牌"和"清乾隆青玉雕仿古兽面纹提梁卣"。消息一出,引起一片哗然。如何追讨海外流失的文物,如何让圆明园文物所代表的中国文化长宜子孙呢?请关注本期特稿《国宝流失之痛》。  相似文献   

8.
三、各邦及地方政府机构印度实行联邦制,联邦由各邦和中央直辖区(市)组成。印度宪法第十一编《联邦与诸邦间之关系》、第十二编《联邦与各邦间准备金之分配》以及宪法附表第七表,对联邦与各邦之间的立法权、行政权和财政权,作了明确的划分,从上述规定中可以看出,各邦虽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但宪法赋予各邦的权力是有限的。许多著名印度宪法学家都认为:“严格地说,印度并不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而是一个具有某些主要和重要单一制特征的国家”。印度官方出版物《印度——参考年鉴》也认为,印度的联邦制具有“单一制国家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滕军 《日本学刊》2001,(1):140-150
茶道是日本文化的代表与结晶。在日本,有关茶道的研究已十分深入。但不能否认,其中就茶道而论茶道的偏主观性的研究居多。如对日本茶道中的美意识——“わび”(可译为闲静)的研究,大都在日本茶道的道具中去取证,最多也不过追溯至中世的文学。1本文力图放开视野,用客观的眼光从中日文化交流史中,即从中国文物的东渡及其对日本茶道的影响中来取证,以探讨“わび”美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中国与日本有两千年的交流历史。在这两千年中,中国文物的东渡始终不断。随着日本社会文化的繁荣发达,日本人对中国文物的认识愈加深入,其喜爱程度也愈加执着…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卷首语中国古代民族文化的李富深邃,是世界上罕见的,并且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它和欧洲古代的希腊罗马文化相比决不逊色,学习和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吸取其中的许多珍贵品,以推进我们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王义事业,是我们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期“文史研究”栏目...  相似文献   

11.
陈小丽 《社科纵横》2023,(1):155-160
革命文物分为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与可移动革命文物两大类。近年来,全国各地包括甘肃普遍加强了对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利用。甘肃各市州对革命文物的保护、维修、重修、重建和利用中存在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方面宣传不够、利用不足、红色教育培训基地与红色旅游开发不充分等情况,有必要借鉴湖南省、江西省、陕西省等革命文物资源大省的做法和经验,采取有力措施,在“十四五”时期全面提升甘肃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水平,更好发挥其在实现乡村振兴、建设文化旅游强省等方面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充分认识传统文化与文化力对社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吴光吴光,男,1944年生,浙江省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杭州310025)(一)从“《论语》加算盘”名言看“文化力”研究现代市场经济或企业文化的人们差不多都很推崇日本“株式会社”的创始人、号称“企业之王”...  相似文献   

13.
所谓敦煌学,是一门以敦煌石窟艺术、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物、敦煌其它遗留文化和相关史料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 这个定义里面的关键词组是“研究对象”,这是一个偏正词组,即:研究的对象;从整个定义的深层涵义上讲,也可以说是一个动宾词组,即:研究某对象。其中,对象是“敦煌石窟艺术”、“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物”、“敦煌其它遗留文化和相关史料”三大内容。怎样去研究这些对象呢?是“综合性”地去“研究”。所谓综合性,在这里实际上是不同角度(方法、手段)的意思;另外还有不同目的的意思。  相似文献   

14.
《青岛画报》2012,(12):16-27
今年10月,有消息称,继2009年圆明园两兽首在巴黎拍卖引发公众关注后,又有两件圆明园文物将在英国被拍卖。消息称,11月8日,英国邦瀚斯拍卖行(Bonhams)计划拍卖两件珍贵的圆明园流失文物,分别是"清嘉庆白玉镂雕凤纹长宜子孙牌"和"清乾隆青玉雕仿古兽面纹提梁卣"。消息一出,引起一片哗然。然而,11月3日,英国邦瀚斯拍卖行发表声明称,为避免加剧中国民众的不满情绪,两件圆明园流失文物的持有者决定收回藏品,不参与拍卖。这是自2010年圆明园在罹难150周  相似文献   

15.
声音     
《东西南北》2014,(15):9-9
这座在建的狮身人面像,是对已经列在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上的埃及古老文化的一种损害。——河北石家庄的山寨版“狮身人面像”惹“麻烦”了,埃及文物部长默罕默德·易卜拉欣表示,埃及方面已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正式投诉。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邓小平的价值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建设价值观,其价值结构具有四个维度:其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建构;其二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实践指导;其三是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观念变革;其四是华夏之邦求真务实的精神培育。  相似文献   

17.
杭嘉湖地区位于钱塘江的北岸,是长江三角洲的平原地带,这里河流密布,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是浙江省的一个富饶地区。那末,它在史前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怎样的呢?文献缺乏记载,只能依靠地下发掘出来的考古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杭嘉湖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现已发现的有前后相继的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良渚文化之后的马桥第四层文化,在年代上已跨入到夏商时期,故暂不列入,前三个考古学文化的分布范围,也不仅限于杭嘉湖地区。它们主要是分布在太湖地区内,所以本文所用的资料以杭嘉湖地区为主,必要时也采用其邻近地区的资料,加以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18.
张军 《浙江学刊》2003,3(1):189-191
义乌的发展作为“浙江现象”的典型引起国人的极大关注。研究义乌的“文化经济” ,实质上就是对浙江“文化经济”的个案剖析和典型研究 ,是对义乌的发展乃至“浙江现象”奥秘的一种有益探索。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牵头组织 ,有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部分同志共同参与、合作组成的“拨浪鼓文化”研究课题组 ,多次到义乌实地调研 ,在广泛调查义乌文化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上 ,把义乌特有的“拨浪鼓文化”及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确定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本课题的研究着眼于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的事实 ,探究经济与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 ,已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本刊以笔谈的形式 ,摘要刊登“拨浪鼓文化”研究的部分成果 ,以期抛砖引玉 ,推动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经济史研究会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筹备,于1986年4月14日在杭州成立了。浙江素称“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其经济自古以来,在全国居举足轻重的地位。解放以来,浙江经济史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在农业生产史方面,陈恒力、王达先生曾于1957年深入嘉兴地区进行调查研究,写出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农史专著《补农史研究》。浙江农业大学游修龄教授,对水稻种植史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的陈学文同志对明清杭嘉湖地区商品经济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令人瞩目。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的李伯重博  相似文献   

20.
1991年10月31日,由中国孔子基金会、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和衢州市政府三家联合主办的“儒学与浙江文化研讨会”,在衢州落下帷幕。研讨会进行了4天,有50多名学者出席。与会者向会议提交了关于儒学与浙江文化研究的新成果,并就儒学与浙江文化之关系、浙江文化之特点以及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两宋至明清的浙东学术等议题展开讨论。会议开得圆满成功,有力地促进了学术交流和学术发展。为了反映这次会议的一些内容,本刊组织了部分学者的笔谈,奉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