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迅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者。关注现实,关注生活是贯穿于鲁迅全部思想的一大特色。对于处于封建社会最底层,最容易最经常地被伤害的中国妇女,鲁迅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和重视。他第一篇用白话文写的论文就是《我之节烈观》,他的差不多是绝笔的一篇文章又是《女吊》。 鲁迅的女性伦理思想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封建社会及其道德体系严重摧残、压迫妇女现象的揭露和抨击;另一方面是对女性解放之路的思考及对新的女性楷模的赞扬。 我们先来看看鲁迅对于妇女所受压制、迫害所做的剖析和批判。 一、女性处于中国社会的最底层 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里指出,旧中国的妇女除了受政权、族权、神权的束缚之外,还要受到夫权的迫害。这一论断是十分精辟准确的。它概括了封建社会中广大妇女的普遍命运。  相似文献   

2.
在鲁迅的短篇小说中,《伤逝》是一篇很有影响的作品。在这篇小说中,鲁迅以他作品中少见的抒情笔调,描写了“五四”以后一对青年男女——涓生和子君——的恋爱、婚姻悲剧,表达了他对于妇女解放所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关注,同时也表明鲁迅在对妇女解放的道路,从而也是对中国社会解放的道路的探索方面所作的努力又有了新的收获和新的起步。这篇小说,不但是那个时代斗争生话的一面镜子,同时也是鲁迅思想发展历程中的一面镜子。 早就立志于民族解放的鲁迅,历来关注中国妇女的命运,为她们的不幸遭遇鸣不平。还在“五四”以前,一九一八年八月他在《我之节烈观》一文中,就从妇女问题的角度发出了“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的疾呼呐喊。  相似文献   

3.
1918年5月鲁迅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深刻地揭露其吃人本质,产生了极其深广的社会影响。接着鲁迅在《我之节烈观》中大声疾呼:“要除去于人生毫无意义的苦痛。要除去制造赏玩别人苦恼的昏迷和强暴。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鲁迅极其关心中国妇女问题,特别是对处在封建社会最底层,最容易被损害、被侮辱的中国妇女,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同情,他不仅对封建制度残害妇女的罪恶进行了无情的抨击,同时也对妇女自身的愚昧弱点进行了挖掘和批判。其创作的小说《明天》、《祝福》、《伤逝》、《离…  相似文献   

4.
引言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封建历史的国家,封建制度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建立了一整套以男女有别,男尊女卑,歧视妇女为核心的性别伦理观念。这套伦理观念使封建时代的妇女过着悲惨生活。先秦时代的“殉葬”、两汉期间的“和亲”、直至明清两代的“缠足”、“节烈”,清晰勾划了中国妇女作为男权统治牺牲品的生存状况。直至本世纪初,西方文明以大炮为先导猛烈震撼了中国知识分子,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为核心的维新派才出于“强国保种”之目的,倡导放足,开办女学;随后的新文化运动第一次明确提出“求女权之解放”的口号(张树栋、李秀领,1990)。其后的“五四运动”使中国知识女性走出家门、校门、走上社会,参加社会斗争。但这一系列的变化只发生在中国几个大城市的知识妇女中间,广大劳动妇女依然处于封建传统重压之下。当时通行的国民党法律在《民法·亲属编》就有数个条目明确认为丈夫和妻子有不平等的权力(张树栋、李秀领,1990)。  相似文献   

5.
一马克思曾经指出:“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五四时期的许多先驱们都曾站在反对封建主义的立场上提出了对妇女解放问题的看法。李大钊曾指出:“我们若想真正的Democracy 在中国实现,必须先作妇女解放的运动。”“妇人问题彻底解决”,必须“去打破那有产阶级(包括男女)专断的社会制度。”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在他1918年4月发出的第一声“呐喊”中指出了中国几千年历史“吃人”的本质,同时也揭示了妇女“被吃”的命运。在《我之节烈观》中,更  相似文献   

6.
鲁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早在“五四”时期,鲁迅就以他那高等画师的画笔画出了中国国民的灵魂,揭示了中国社会的本质特征,抨击了封建专制独裁和愚民政策,宣传了民主与科学思想,显示了他独特的深邃洞察能力,开辟了中国新文学革命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道路。今天,我们重温鲁迅  相似文献   

7.
鲁迅曾说过精神现象是人类生活的“极颠”.对人类精神现象的密切关注贯穿了他的一生,他称得上是一个深远探索人类精神现象的伟大思想家.鲁迅向来自律甚严,但却不止一次提到自己的小说“内容深切”、“优愤深广”的特色.这特色我以为首先就表现在思考人的生命存在、生存困境以及源于此的种种复杂的精神现象上.其焦点则是对封建等级观念的深刻反省与猛烈批判.封建传统思想是以封建等级观念为中心内容的.这种等级观念,就是一种以“上”为本位的观念.因而作为“下”的民众是几乎没有表现个性之余地的.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指出:“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了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诚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作为文化革命主将的鲁迅,他的战斗业绩是多方面的。五四时期,鲁迅积极投入了“当时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的新文化运动。一九二七年以后,鲁迅成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继续深入批判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封建道德的同时,猛烈批判以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道德。在斗争中,鲁迅关于道德问题有许多光辉论述。它是中国现代伦理学史上的重要文献。当前,我们正在深入批判林彪、“四人帮”散布  相似文献   

9.
鲁迅在他的文章中,从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不止一次地用讽刺的语气引用孟轲称孔老二的一句话:“孔子,圣之时者也”去抨击反动统治者及其走狗。到了一九三五年,在《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一文中,鲁迅对孟轲这句话更作了一个绝妙的“翻译”,说:“孟子批评他为‘圣之时者也’,倘翻成现代语,除了‘摩登圣人’,实在也没有别的法。”这一“翻译”,更明白地体现了鲁迅对孔老二的深刻批判,把吹捧孔老二的反动统治者及其走狗的反动本质揭露得入木三分。  相似文献   

10.
对艾格尼丝·史沫特莱来说,鲁迅,是她“在中国生活的所有年代里的一个最有影响因素的人”①。史沫特莱与鲁迅的初会,是在她从欧洲到中国刚及一年的1929年12月27日②。那时,正是中国文坛上的一场白热化的内部论争冷却不久,但仍然弥漫着“创造气”、火药味,在鲁迅的头上还顶着“二重反革命”、“封建余孽”的帽子;那时,鲁迅还经受着来自敌人方面的巨大压力,被说成是“拿卢布”的“文妖”;那时,许多党内外的人对鲁迅尚然有着许多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20年代,鲁迅多次撰文对梅兰芳及中国传统戏曲进行批评与质疑。鲁迅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否定,是基于他彻底的反对封建文化的立场和态度,是时代的产物,也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积极的现实意义。他的偏颇在于忽略对戏曲艺术自身规律与特点的研究分析。鲁迅对戏曲舞台上“男人演女人”现象的批评是他否定中国传统戏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局限在于忽视了男旦在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特殊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2.
鲁迅一贯重视培养青年作家。二十年代中期,他支持并亲自领导“未名社”、“莽原社”,后来又亲自组织并领导了“朝花社”等,都是他在这方面所做出的成绩,特别是后期,出于对敌斗争的需要,他更加重视培育进步的和革命的文艺青年。鲁迅对肖红的关怀和培育,就是一个较为突出的例证。肖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曾用名悄吟,鲁迅在给肖红等的信中常爱用这个称呼,或略写为“悄”、“吟”。一九一一年,她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封建地主家庭。  相似文献   

13.
汉魏之际的曹操,是封建统治阶级中一个比较有名的人物。中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先生,在一九二七年就曾评价过曹操,说他“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同时指出:他“也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读了曹操的诗文,深感这评语的正确。曹操的作品“清峻”、“通脱”。所谓清峻,就是不拖泥带水,不无病呻吟,简约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妇女的节烈观可谓古来有之,在男权社会的中国古代它更是成为约束妇女行为的金科玉律,尽管在部分时代,它约束、禁锢妇女的作用被淡化,但是在另外一些时代里,它仍然成为评价妇女行为的共同社会意识.经过了几千年历史的激荡,节烈观在封建社会末期仍然能够再次大放异彩,使得明清两代的妇女饱受其苦辱却奔告无门,那么,节烈观究竟是怎样形成以及发展的?在封建社会节烈观波涛的下面,是否藏有部分勇于反抗、改嫁的妇女行为呢?本文拟就这两个问题进行一次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鲁迅具有解剖社会的深刻的洞察力,因而他对知识分子的解剖也是极为深刻的。他的笔下所塑造的一批灰色、黑色的知识分子形象,生动地揭示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前后知识分子的生活道路,展现了他们各种复杂的内心世界。腐朽的封建文化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毒害着人们的灵魂,制造了许许多多的牺牲品和殉葬品。(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和(白光)里的陈士成,就是鲁迅笔下深受封建科举和封建文化教育制度毒害的牺牲品和殉葬品型知识分子。孔乙己是一个浸透了封建病毒的旧社会的知识分子形象。他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满口“之乎…  相似文献   

16.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鲁迅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杂文是鲁迅一生同敌人进行斗争的主要武器,特别是三十年代,鲁迅在与形形色色的枭蛇鬼怪战斗的血雨腥风中,挥笔写下了一篇篇“最深刻有力”的杂文,“匕首”般地投向他所憎恶的一切,勇敢地捍卫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为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阶级斗争经验。今天,在深入揭发批判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反党集团的斗争中,重读鲁迅的杂文,学习他关于阶级斗争的真知灼见,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当前阶级斗争的特点,进一步识破走资派的反革命嘴脸,激励我们把反对“四人帮”的斗争进行到底! 一鲁迅的全部后期杂文贯穿着马克思主义阶级论这一条红线。鲁迅经历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两个革命阶段,耳闻目睹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民的压榨,国民党反动派对人民的枪杀,血的教训“救正”了他“只信进化论的偏颇”,“转而求医于根本的切实的社  相似文献   

17.
鲁迅的杂文之所以在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之林中独树一帜、光芒四射,我们在探究其原因时,不能不看到这样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鲁迅一生不仅写下了大量的杂文,而且涉猎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广阔领域,成功地创作了小说、散文、诗歌、评论等各种文体的作品,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作家群中,鲁迅创作涉猎的领域之广,运用的文体之杂,拥有的学识之博,付出的劳作之勤,都是罕见的。他之所以成为伟大的杂文家,首先因为他又是一位杰出的“杂”文家,就这一方面看,可以说鲁迅的创作生涯  相似文献   

18.
鲁迅是一个具有深厚哲学素养的伟大思想家,他熟知中国古代哲学,前期受过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后期又学会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所以,在他的著作中,辩证法思想是一以贯之的,只是后期比前期更加自觉和成熟。毛泽东说:“鲁迅后期的杂文最深刻有力,并没有片面性,就是因为这时候他学会了辩证法。”鲁迅所尊重的,是生活、实践的辩证法,这在他所持的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中,有着明显的反映。一联系的观点,是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所谓联系,指的是事物的相互关连和相互作用,用鲁迅的话来说,也就是“相关”和“相干”。鲁迅的联系观有三…  相似文献   

19.
明清贞节观念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时期,明清时期徽州节烈现象与其他地方相比,尤为突出。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明清节烈风气特别是徽州妇女节烈现象形成的原因,但普遍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战争等暴力因素也是导致明清大批节烈妇女出现的重要原因。明清时期,战乱频仍,在节烈风气浓厚的徽州,战乱中男子大量死亡,必然导致大量妇女的守节;更多的是妇女面对兵匪的强暴,以身殉节,甚至导致集体殉烈。除了战乱以外,地方豪强强娶、流氓凌辱等暴力因素也可能导致妇女的殉烈。明清时期徽州处于战乱等暴力中殉烈的妇女,实质上是暴徒的迫害与徽州浓厚的节烈风气联合造成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邹韬奋严厉抨击封建节烈观,主张建立小家庭;反对旧式婚姻,主张婚姻自主;主张经济独立、教育平权;倡导女子精神独立、人格解放等。他的妇女解放思想具有体系的完整性和资产阶级的改良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