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越老挝、泰国边界线而居的民族可以分为"跨居民族"和"跨境民族"两类,跨境民族的形成模式有"边界模式"和"迁移模式".自1926年老挝、泰国的边界线划定之后,两国的跨境民族长期以来都利用正常通道和非正常通道以政党活动、通商、通婚、务工、访学等方式保持着密切的来往,其跨境行为的特点表现为民族跨境迁移以从老挝向泰国的移动为多,同国家安全联系紧密,与当前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中越两国的跨境民族概述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中越两国的跨境民族 ,按中国确定的民族有 12个 ,还有 2个民族成分未定 ;按越南确定的民族有 2 6个。这种差异是因两国划分民族的标准和方法不同所致。这些民族可分为四类 :一是从中国迁入越南的民族 ;二是居住原地的土著民族 ;三是从越南迁到中国的民族 ;四是从中国转老挝进入越南的民族。重视跨境民族的工作 ,对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南与东南亚跨境民族的形成及其族群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西南边疆地区与东南亚地区之间的跨境民族是随着中国南部与南亚国家边界的变迁和最后确定以及在这一过程中诸多民族不断迁徙发展而形成的,因此,这一地区的跨境民族在认同各自所居住的国家的同时,许多人又一直对他们的故土保持着一种认同,并与中国境内的相同民族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个群体也就成为了联系云南乃至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一条天然纽带。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与西南周边毗邻的越南、缅甸和老挝等东盟三国跨境次区域经济合作紧密,在农产品贸易、农业技术合作、农业投资合作和农业产业合作等领域取得了较大成就,为跨境次区域农业一体化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跨境次区域凭借独特的地缘优势、经济互补性优势和“一带一路”建设历史机遇等有利条件为农业一体化合作提供重要动力,但同时也面临着互联互通基础设置不完善、农业市场体系不健全和农业政策不协调统一等障碍.因此,要推进西南跨境次区域农业一体化合作,需要从营造跨境次农业一体化合作环境、跨境次区域农业市场一体化合作、跨境次区域农业产业一体化合作和跨境次区域农业政策一体化等方面实现.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不少多民族国家中,语言问题已经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文化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与我国接壤的邻国数量居于世界第二位,边境线漫长,边境地区多为少数民族,其中不少为跨境民族。他们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国家,但彼此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越边境跨境民族有很多,这些跨境民族相互之间的语言基本相通,有着共同的民族心理。跨境语言对国际双边关系的影响既有利,又有弊,需要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云南跨境民族的分布、来源及其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狭义跨境民族与广义跨境民族的区分原则提出了看法,考证并叙述这些跨境民族在云南境内外的分布及其来源.同时指出,国境两侧跨境民族的类别与人口较多,一些跨境民族虽有较大的聚居区,但各民族交错杂居与插花式分布的情形十分普遍,各跨境民族长期友好相处、相互关系较融洽,是云南境内外跨境民族在分布与来源方面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7.
跨境民族是一种特殊的民族现象,在云南25个少数民族(人数在4000以上)中,有16个是跨境而居。所谓跨境民族,顾名思义,就是居住在国境两侧的同一民族。由于是历史上形成的同一民族,在他们之间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多方面的交往,而现在云南的对外开放,更是与跨境民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对于新形势下跨境民族的研究,也就成为引起人们重视的一个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中老跨国民族及其族群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并分析了老挝民族识别与划分的理论和实践。通过对中老两国不同的民族识别和划分标准进行对比 ,认为中老跨国民族或族群若按中国的划分标准为 11个 ,若按老挝的标准为 16个。根据作者的识别和划分 ,文章进一步论述了中老跨国民族的历史和现实族群关系。最后 ,作者还就中老跨国民族及其族群关系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方天建 《民族学刊》2015,6(6):55-67, 111-112
中越边境地区的中越边民间的跨国界通婚现象古已有之,但有确切数据统计的案例,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越陆地边界划定才进一步登记系统化和数据趋于准确化。不过,由于跨境民族婚姻涉外人员的流动性与隐蔽性特点,又使得中越边境地区的统计数据具有很大的变动性,大约数据可以掌握,但具体数据难以把握。这种特点在与越南有70余公里边境线的云南省富宁县沿边地区也表现得较为突出。富宁县与越南直接接壤的乡镇有田蓬镇和木央镇,该县境内的跨境民族婚姻绝大多数集中于这两个乡镇。这两个边境乡镇的跨境民族婚姻形态中存在的多元性、复杂性族群聚合因素特征值得各界加以关注和进行深入的学理性探讨。因此,笔者以本地人的身份,对这种特殊的婚姻形态展开了多年的关注与跟踪调查,并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其现状、社会影响、造成的社会问题,以及针对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的提炼。  相似文献   

10.
跨境民族,就是居住在国境线两侧的同一民族。国家之间的疆界与民族的地域分界线是不一致的,跨境民族是民族历史发展和近现代国际政治作用的产物。在当今世界上,同一个民族生活在若干国家,一个国家包括有若干个民族,并有若干民族跨国境线而居的现象相当普遍。各跨境民族虽然分属于不同国家,有不同国家的价值观念和国家感情,但由于在民族形成的过程中,共同的历史文化,仍然决定了跨境民族整体的共同性和部分的差异性以及强烈的民族认同感的基本特点。同时,随着近代以来政治对于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大,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