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权论刍议     
在人权标准上,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间的分歧在于,以什么样的标准衡量各国人权状况的好坏。西方国家统治者认为,他们的人权标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尺,别国都要向他们看齐。研究表明,除了最低限度的人权标准之外,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还需要有与其相应而各不相同的人权要求和判别标准。此种“梯度人权说”,是人权问题上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的人权保障朱广东人权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也是国际政治斗争、外交斗争和意识形态斗争的一个焦点。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某些西方国家往往把“人权问题”作为对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进行渗透、于涉和施加压力的手段,他们奉行人权...  相似文献   

3.
人权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之一。近年来,西方某些国家为了推行其和平演变战略,在人权问题上大做文章,玩弄强权政治,干涉其他主权国家的内政。为了澄清他们在人权问题上制造的混乱,揭穿他们以人权做幌子,攻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阴谋,有必要帮助大学生了解人权问题的历史背景及其演变,树立正确的人权观。  相似文献   

4.
从《德黑兰宣言》《曼谷宣言》看西藏人权问题兼评某些西方国家的人权观点陈光国徐晓光四、就西藏人权状况评析西方国家的人权观点一些西方国家在几个基本的人权观点方面,如在关于人权的普遍性、不可分割性,民族自决权和发展权,按照各国国情促进人权,人权活动要由各主...  相似文献   

5.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及其人权卫士们由于用抽象的、孤立的和片面的观点看待人权,因而也就必然地否认人权和国家主权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国家主权高于人权以及人权必然从属于国家主权的基本政治观点。对此,他们把人权和国家主权对立起来,只承认人权,否认国家主权,否认国家主权对人权的支配地位和主导作用,甚至极力鼓吹“人权高于主权”、“人权无国界”以及“人权问题不再被认为本质上属于国内管辖的事项”,并扬言“国际社会”“有权进人一国境内去保护人权和解放灾难”。在回答和批驳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及其人权卫士们的这些谬论时…  相似文献   

6.
试析人权派政治思想的基本倾向赵慧峰在现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人权派一度扮演过重要角色。人权派是以胡适、罗隆基、梁实秋、潘光旦、王造时等留学欧美的知识分子组成的资产阶级自由派政治团体,他们赞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崇尚思想自由,向往人权和宪政,并以此为目...  相似文献   

7.
大多数西方国家的政府对东亚及东南亚的政治与经济状况了如指掌,因此,他们大多数都努力谋求实现相差无几的人权政策,但是,从西方政府角度来看是对复杂事物的有经验的评价以及现实主义的政策,它们的民众、传播媒介以及非政府人权组织认为是胆怯的行为而不予赞同。西方,尤其是美国的传播媒介、非政府人权组织以及人权活动家通常呼吁让抽象的概念全部变为现  相似文献   

8.
研究人权理论和人权法律,尤其是资产阶级古典人权理论——“天赋人权”思想及其规范化、法制化,揭示其本质,以反对西方国家的人权外交和人权攻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顾中国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这几年在各方面包括人权领域,已取得长足进展的事实,在人权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大肆歪曲、攻击中国的人权,企图以“人权外交”为主要手段推行西方的“人权、民主和价值观”,迫使中国接受西方的观念和社会制度,以达到和平演变的目的。自1990年以来,西方国家连续六次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抛出反华议案,都相继遭到失败。这充分说明,反华不得人心,借口人权干涉别国内政不得人心。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中国女性人权是世界人权史发展的新阶段。女性人权之首是生存权。中国女性已经并继续实现着生存权的飞跃,它体现于女性的活命权、生命归属权和生存方式权的巨变中。但是,不论在主观因素,还是在客观条件上,不论是世界西方,还是东方国家,女性人权距离充分的人权,与男性平等的人权,还有相当距离。中国妇女将为之奋斗不息。  相似文献   

11.
从《德黑兰宣言》《曼谷宣言》看西藏人权问题——兼评某些西方国家的人权观点陈光国徐晓光人权问题是当今世界备受人们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由于各国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对人权问题所持的立场、观点也就不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这个问题上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人权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 ,是我们反对霸权主义的锐利武器。它针对某些西方大国对我国的人权攻势 ,予以有力回击并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人权的虚伪性及西方国家利用人权外交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颠覆渗透 ,搞和平演变的实质。  相似文献   

13.
国家主权是人权的基础,是人权的基本保障."人权高于主权"曲解、混淆和颠倒了人权与主权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对西方国家和其他国家实行双重标准,其实质是西方国家在新形势下以"人权"之名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和侵犯别国主权,是全球化时代的新干涉主义.  相似文献   

14.
国家主权是人权的基础,是人权的基本保障."人权高于主权"曲解、混淆和颠倒了人权与主权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对西方国家和其他国家实行双重标准,其实质是西方国家在新形势下以"人权"之名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和侵犯别国主权,是全球化时代的新干涉主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人权成了国际关系中一个重大的争议问题。西方一些学者提出“人权无国界”的主张,照他们看来,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依据法律惩处从事颠覆本国合法政府的人和其它刑事犯罪都可解释为侵犯人权,西方国家有权干预,甚至实行“制裁”。而《联合国宪章》在规定各国应承担起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法律责任的同时,要求各国尊重主权平等、不干涉  相似文献   

16.
人权问题一直是西方自我标榜并用以诟病中国的一个老话题。一些中国人也想当然地认为西方是民主、自由、平等的圣地,他们以各种形式进入英国,期望融入这个社会,但现实情况远不如想象的乐观,针对华人的侵权甚至是暴力犯罪案仍然时有发生,华人为争取基本人权进行着不懈的努力。旅英华人的人权状况在英国长期不被关注,他们主要靠一些非政府组织和华人社区提供帮助。一个国家强盛的意义,不仅包含其国内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国民素质的提高,更体现在旅居海外的华人群体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与个人命运是息息相关的,在文明和社会的生物链中,只有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才能在国际上享有足够为自己辩护的话语权,才会真正赢得别人的尊重。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人权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是我们反对霸权主义的锐利思想武器。它针对某些西方大国对我国的人权攻势,予以有力回击。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人权的虚伪性及西方国家利用人权外交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颠覆渗透,搞和平演变的实质。  相似文献   

18.
文化,特别是它的核心理念——价值观,与人权有内在的本质联系。理解一个国家、民族在人权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必须了解它的文化和价值观念。文化、价值观和人权观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东西方在文化、价值观和人权观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应该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共同发展。文章着重以中国为例,说明文化的变迁对人权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与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主要区别在于:(1)思想基础上是集体主义,还是个人主义;(2)价值信念上是坚信社会主义优越,还是资本主义优越;(3)价值目标上是共同富裕,还是少数人富裕多数人贫困;(4)价值取向上是义利统一,还是唯利是图;(5)价值标准上是以对社会的贡献还是以金钱为价值标准;(6)人的发展观上是自由而全面发展,还是个人绝对自由发展;(7)在人权观上是主权高于人权,还是人权高于主权。同时,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与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又有重要联系。  相似文献   

20.
一、西方近代人权观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所谓西方近代人权观系指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学者们提出的人权理论。他们提出的“人权”是对“神权”(Divine Right)而言的。它是泛指所有的人作为人类的一分子所固有的权利。这些权利并非是君主或统治者所赐予,而是生来俱有的,是在政治社会出现以前人类拥有的自然权利,是造物主赐予的,也称天赋人权。西方近代完整系统的人权理论是由英国的洛克提出并加以论证,由法国的卢梭完成的。在他们看来,人权是人的生存的基本权利,人的尊严和价值。纵观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发展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17、18世纪资产阶级人权理论的提出,既是时代的要求,又有其思想渊源。在近代人权观念出现以前,西方历史上基本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