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18世纪末近代东方学的兴起,对西方世界的知识结构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比较语言学研究,学者们不仅将已知的各种语言划分为语系,同时重新认识人类文明的早期历史。19世纪中叶,随着中国的开放和西方汉学研究的发展,起步中的汉学界也尝试用比较的方法梳理汉语和其他语言的关系,进而推断上古时代东西方文明之间的交往历史。传教士汉学家艾约瑟是其中的关键人物,他承接了近代西方的比较语言学方法,对汉语语言学研究科学方法的建立产生了重要影响。尽管生前身后,艾约瑟受到学界种种批评,但其将汉语乃至汉文化置于全球文明史的视野下进行探索,至今依然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4.
(一)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有三方面的情况制约着其制定办所方针.在"歧路旁皇,莫知所止"的情况下,要用中国境内丰富的历史学和语言学的材料,借用欧洲的先进研究方法做出新的成就,唯有"不以空论为学问,乃纯就史料以探史实",才得以保存下一块学术"净土".(二)历史语言研究所的业绩:(1)最能体现"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精神的考古组,使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话语权逐渐回归国人,使甲骨学的发展由草创迈向成熟,并预示着后来推进的基本趋势.(2)"扩张研究材料、扩张研究工具"的历史组,使简牍学、敦煌学、清史的众多史料不再"坐失毁亡",并确定了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基本路向,为20世纪的中国史研究做出无可替代的业绩.(3)历史语言研究所20年间形成以追求"科学"、"客观"为目的,以扩充和整理材料为旨趣,以"求真"和"务实"为风格的研究集体,为历史语言研究规范化和科学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文明对话与当代中国哲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哲学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深度反思过去和寻求范式突破的关键时期,由学科层层分割和研究领域之画地为牢所形成的僵固观念和习惯方式,严重制约了中国哲学的创新与进步,如何打破中哲、西哲、马哲之间的重重壁垒,在颇显零碎而又隔膜的视阈之内重塑中国哲学的完整性和统一性,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急迫任务.新的中国哲学系统的整合与构建,特别需要包容的气度、开放的胸襟和不断的反省与调适,而开展文明间对话,在不同文化系统的相互激荡之中重新确立自我的身份性,找准自己的位置,可能是进行有效之建设工作的重要一步.换言之,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里.只有在文明对话的互动和锻淬之中,中国哲学才能够走向世界,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汉学与国学的基本差异在于:前者的方法与原则是根据本土经验在异邦想象中国,后者则根据中国传统解释本民族的思想与文化历史。在构建现代中国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汉学与国学构成了相互补充相互丰富的精神关系,能够扩展我们对中华文明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8.
由于种种原因,学术界长期以来忽略了近代著名传教士丁韪良在中国史研究方面的开创性成就.本文认为,丁韪良从包括进化论史现在内的当时西方主流历史哲学出发,在梳理和总结传统中国史学缺点的基础上,对重建和解释中国历史、特别是在寻找中国历史发展规律和分期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和建设性的见解,开创了近代以来中西重建中国"大历史"的先河,是梁启超"新史学"和蒋廷黻、费正清等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先声.本文在充分肯定丁韪良对中国史研究方面的划时代贡献的同时,也对其西方中心论和神学目的论提出了批评.  相似文献   

9.
桑兵 《社会科学战线》2023,(5):115-126+282
迄今为止,宋学可以大别为三种:一是明人唐枢所说,包含宋代的所有学问,外延宽泛;二是宋代的新儒学,主要是邓广铭及其弟子一脉的主张,虽然涵盖范围居中,出现的时间却最晚;三是宋以下的理学,主要是清人与汉学相对的讲法。如果包括陈寅恪所说的全部宋学或新宋学,则有四种内涵外延各异的宋学,明、清、民国和当代各生成一种。以宋学为中心,梳理一种学说的历史和历代人们对这种学说的认识的联系及分别,以免强古人以就我,进而分层次把握一种学说在历史上的生成演化以及不断重述的全过程,不仅可以深入认识其前世今生,而且有助于揭示其未来走向。经学具有政治、学术、道德三种价值体系,研究需要齐头并进,宋学研究尤其要三箭齐发,相辅相成,学以致用,才能体现济世安民的初衷旨归。贯通历史意见与时代意见,宋学的历史与历史上的宋学通过历史的延续性变化呈现转换。本来难讲的义理之学,可以用汉学的实证精神来讲道理,或用做汉学的办法来讲宋学。  相似文献   

10.
傅元峰 《中州学刊》2001,9(6):38-42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写作已经开始入史,但中国现代文学治史者仍有许多困惑,诸如研究对象的称谓——概念问题、研究单元的界定——分期问题、研究对象的性质——现代性问题等,至今无法廓清。梳理学界有关文学史与文学现代性的论争,对现代文学研究进行反思,已是我们面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命题的当务之急。在对研究现象综述与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将中国现代文学置于一个以“五四”文学为内核的文化场的设想,以期在文学本位上解决上述部分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丽 《齐鲁学刊》2003,(3):133-137
希伯来神话与中国古代神话分别属于不同的文化系统。希伯来神话与中国古代神话在关于宇宙起源、人类起源、文化起源、洪水灾难等神话题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 ,也在形与神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希伯来神话与中国古代神话的特殊思维方式 ,显示出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2.
中华文明从古至今的发展与渐进,从历史到现实,彰显了中华文明的世界文明意义。无论是按照历史发展的轨迹,还是按照人类文明推演的足迹,中华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颗璀璨的、宝贵的明珠。在古代史中,中华文明就体现出了其先进性和创新性;经历了近代创造性转化之后,其智慧性和革新性进一步得到体现;面对世界大发展和大变革,中华文明又再一次体现出它的时代性和兼容性。  相似文献   

13.
王永平 《阴山学刊》2002,15(6):27-33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农耕文明发祥地之一;中国古代科技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还曾创造出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和城市文明,创造出世界上独具特色的文学艺术、哲学、史学、教育等精神文明成果.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生命力最强、曾经最发达的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黎虎 《阴山学刊》2002,15(3):49-50
<中华文明简史>是一本成功的历史专书,也是一次弘扬中华文明的成功尝试,有四个较为显著的特点一、立意新颖,主题鲜明;二、构思精巧,结构合理;三、取舍得当,重点突出;四、深入浅出,简明易懂.  相似文献   

15.
中华文明以其绵延数千年而未曾中断的特点凸显于世界诸文明,而这一特点的形成无疑得益于其独特的思想、文化与制度的保障,宋明理学便是上述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着眼于中华文明发展与演进的宏观过程,以农业发展的独特视角对宋明理学进行审视,可以发现:程朱道学与陆王心学作为宋明理学的两大主流体系,从唐宋到宋明,两者交错形成并交错发展,与唐中期以来中国农业发展的路径大体相当。具体而言,程朱道学对唐以来基于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而从传统秩序中解放出来的独立个性加以矫正,而陆王心学则使上述这一独立个性得以突围,从而从整体上保障了中华文明在唐宋以来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子今 《中州学刊》2003,(5):107-111
“息壤”神话与夏王朝的早期历史有关。对于其内容和涵义 ,曾经有不同的解释。综合各种文化信息 ,如果联系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夯筑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或许有益于理解“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传说的真义。而当时原始部族社会开始踏上文明初阶的若干历史迹象 ,也能够通过相关史实有所显现。  相似文献   

17.
<文明论概略>是日本近代思想史上的代表作,从世界殖民文化史的角度重新诠释这部经典,我们发现"东方学"影响下的<文明论概略>更表现为西方文化殖民的产物,当其运用"文明"观对中国等近邻展开批判并由追求独立转向鼓吹殖民侵略时,它势必成为日本帝国主义殖民扩张的思想概念工具.  相似文献   

18.
通过梳理中国历史上人与动物的关系,以及中国文化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类是"天地之心"、"万物之灵",负有"赞天地之化育"的职责.中国文化倡导"仁民爱物",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这些思想指导下,中国历史上一度出现了人与其他动物和谐相处的局面,而这些思想对于指导我们今天如何处理人与动物的关系也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洪水神话具有世界性,把中国洪水神话置于世界框架中进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通过比较探寻世界洪水神话的异同、寻找洪水神话的历史渊源、研究洪水神话的文化内涵.中国华夏族的洪水神话在叙述洪水发生的原因和面对灾难的态度时呈现出和世界神话中普遍流行的"苏美尔模式"的不同,究其根本在于中国人传统的宇宙观、价值现以及文化心理和其他民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政治文明从静态的角度指的是人类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从动态的角度指的是人类社会政治实践的过程,它包括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三个层次.中国古代政治意识文明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其代表人物为孔子、孟子,其主要思想表现为对圣人的"德治"、"仁政"的张扬和对"民为贵"的民本主义的推崇.西方古代政治意识文明的源头可追溯到古希腊,代表人物为亚里士多德,其所宣扬的是"主权在民"的民主思想与法律至上的法治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