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系教授王永平先生集近十多年来的思考、体悟和耕耘,撰著了论题新颖、视野宽阔的《中古士人迁移与文化交流》(以下简称《迁移与交流》)一书。该书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作为《扬泰文库》中的社会文化系列之一于2005年6月出版发行。关于“中古”的时间概念,学术界的界定并不一致。《迁移与交流》一书基本采纳何兹全先生所讲的“中古”时段———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但为了探究江南士人群体的形成过程,该书将其起始点追溯到两汉时期。近十多年来,在历史学研究中,社会史、文化史等领域逐渐受到重视。在这些领域中,学…  相似文献   

2.
造就魏晋士人诗化人生最直接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哲学自然观的树立;怀疑论哲学思潮的流行和对人的 生命的高度自觉;人物品藻和对人的内在精神面貌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课程课程标准》把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列为语文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可见实施审美教育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高中教学的要求。我们要加强对教材内容的审美化认识,找到实施高中古诗文审美教育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4.
柳宗元游记散文的审美情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宗元的游记散文具有很高的审美情趣,主要表现在清幽凄怜的意境美,孤芳自赏的人格美及物我合一的情趣美。  相似文献   

5.
浅析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个领域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各种形式的文化涌入中国.对大学生的审美情趣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高校艺术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它在塑造大学生健康审美情趣上的重要性。本文结合当代大学生审美情趣的变化情况及其原因,分析了高校艺术教育如何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6.
一个民族的风情习俗最能体现其民族心理和民族审美情趣,不同民族的风情习俗又往往因地域性的差异而极富民族个性。本文通过考察青海藏族的几种重要礼俗及其文化内涵,从审美的视角来揭示这些民俗事象所蕴含的特殊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7.
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理解等审美心理要素,可以启发我们在诗歌教学中更自觉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相似文献   

8.
传统审美情趣对现代广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广告作为一种艺术存在 ,其审美功能的体现必然受到传统审美情趣的深刻影响。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审美情趣 ,深深地沉淀在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 ,其所体现出来的四大特征 ,给广告艺术的创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并赋予了我国现代广告鲜明的本土化和民族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关注 ,一方面 ,是就文学作品本身而言 ,引导学生体悟、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所寄寓的作家的美好的社会理想和崇高的审美观念 ,提高学生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另一方面 ,就阅读者而言 ,体学生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 ,培养自身的审美情趣 ,达到人格的完善。文学作品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关注 ,是学生鉴赏能力 ,审美情趣提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通过比较研究,认为赵树理与赵本山的民间文化审美情趣分别可以概括为“外俗内雅”与“内外皆俗”,他们经由不同的路径使得民间文化在当下社会文化格局中占据一定的位置.文章认为有志于民间文化发展者,应立足对真实民间文化进行展现的同时,努力吸收一切可以促使民间文化自身创生能力得以成长的资源,从而使民间文化具备强健的与其他文化形式既相互竞争又相互补充的能力,最终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文化格局.  相似文献   

11.
中世纪时期,波斯的诗歌创作持续发达。这主要是受到了波斯民族性格、文化习俗和伊斯兰教派神秘主义现念与表达方式的深刻影响。在美学风格上,中世纪波斯诗歌突出地表现了五个特征:泛神主义;自由无拘的精神;奇特、丰富的审美意象;隽永、深沉的哲理性;完美而成熟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2.
中世纪时期,英国人依据季节的变化安排一年的周期性劳作和生活,而这种周期性的劳作和生活又以各种节日划分阶段,在节日中人们按传统习俗和宗教举行各种活动。  相似文献   

13.
中古汉语人物容貌"美丑"类词语构成极为丰富。通过对其中核心词语"美、好、丑、恶"所作的定量分析以及对词语反义组合、同义聚合关系的历时演变研究,可以揭示这一组词语在中古时期基本的使用情况并有助于准确把握词义。  相似文献   

14.
面对文坛艺苑中活泼泼的审美现实 ,尝试对文趣、艺趣、诗趣作美学阐释 ,只能是我们的学理选择。  相似文献   

15.
按照诗人所选物象与离别的关系来看,中古送别诗的离别意象主要有三种类型:空间隔离型、送别地名型、飞翔运动型。空间隔离型意象主要以两地遥不可及的物象或地名来表达诗人主观情意,经常运用的意象有歧路及两两相对的背反组合意象等;送别地点是送别诗一个重要的写作要素,像浦、亭、灞陵等泛指性地名在中古送别诗中已成为成熟的离别意象;飞翔运动式意象指飞鸟与那些能够自由运动的意象,如鸿鹄、别鹤、双飞翼、幻梦、浮萍等所表达的离别意味比较浓郁。  相似文献   

16.
审美趣味在个体精神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分别显现出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特征。趣味的个体性与社会性之间存在交互式建构的关系,个体的趣味努力突破个体精神的牢笼,趋向社会性,使趣味成为审美交流的方式;趣味社会性所包含的共同范式和普遍标准,又会深刻影响个体趣味的成长和演变。趣味在个体性与社会性交互建构的过程中,伴随着社会批判和权力博弈,逐渐沉淀为相对固定的、可供传承的文化趣味。文化趣味综合了趣味的个体性与社会性,有助于我们在文化的意义上打破审美壁垒,建构既符合审美规律、又顺应社会文化发展的审美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7.
略论中国古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古代书院,是与封建社会占垄断地位的官学不同的教育组织形态,以其独立、自由的学术精神,对中国封建文化与士人人格塑造产生过深远影响。而欧洲中世纪大学适应城市经济的发展,倡导人文与科学精神,对欧洲近代社会转型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戏曲理论批评之审美“趣味”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味"论"艺"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批评的一个重要的传统特点,但学术界主要对"诗味论"研究较多,而对古代戏曲理论批评中的"味"论涉及甚少。古代戏曲理论批评中的"味"论,主要涉及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要通俗、有"俚趣",二是要有"境界(意境)"。本文初次从通论角度对中国古代戏曲理论批评中的"味"论及其主要特点,做了一个总体性的论述,旨在分析戏曲理论批评著作中的"味"及"趣"之概念的审美内涵,分析戏曲"趣味"论与其"境界(意境)"论的关系,由此说明中国古代戏曲理论批评家关于戏曲"美感"论的主要观念。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分析“何谓中世纪”入手 ,考察了欧洲中世纪是一个“黑暗时代”的流行观念得以形成的历史原因 ,指出它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和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产物。继而通过考察历史主义的兴起及其基本观点 ,指出摈弃对中世纪的误解 ,揭开中世纪的客观原貌正是由此而得以实现的。最后得出结论 :西方文化是“两希文化”的产物 ,不了解中世纪 ,就不可能真正了解西方近现代的文化个性。  相似文献   

20.
梁启超把趣味看成生活的根芽和基本内容,从中反映了梁启超审美理想主义的人生观和社会理想。在他的趣味论思想中,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底,并借鉴和运用了西方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更有着自己独到的体悟,对我们产生了深刻的启示和影响。他所谓的趣味,主要是指一种积极的、快乐的、有生意的情怀和充满活力与灵性的审美感受,具有丰满、充盈和富有生机等特点。它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体现了他对人生、对生命的肯定,表现出了一种乐观、向上的生命意识。它以敏锐的感觉器官为基础,需要诱发机缘,表现为内在情感和外在环境的契合,体现超越功利的“无所为”与责任心的统一,并具体论述了获得趣味的三种途径和因势利导的趣味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