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只是强调效益这个单一目标,而是速度和效益的有机结合。其实质是通过科技进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加快经济发展的目的。治理通货膨胀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前提条件。近期内诱发通货膨胀的因素主要有: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佳,亏损面增大;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失调,农业发展缓慢;地方利益刚性和地方保护主义 相似文献
2.
经济增长方式一直是国内外经济研究的重点领域,但是长期以来国内的研究主要还局限在对于经济增长的集约性和粗放性的传统分析,而忽略了经济增长方式在转变的过程中,整个经济体将发生多维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对于经济和社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依据独立开发的分析测度框架,采集相应数据带入指标体系进行计算,初步得出江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量化数据,由此,进一步对江苏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取得了重要成就。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低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快的现实,给山东省国民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带来较大压力。因此,我们必须认清形势,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进我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全面准确的理解。具体来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本质在于工业化道路的选择;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直观表现是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是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模式选择是发展循环经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动力是加快推进改革。 相似文献
5.
转变发展理念,树立科学发展观,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调整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选择的理性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增长迅速,但在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经济增长速度居高不下与产能过剩,以及就业率逐年下降相伴随.现实问题向既有的经济增长方式提出责问.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同选择,意味着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不同方式.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既要与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相联系,也要兼顾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更要重视国内的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兼顾劳动密集产业与科技创新型产业的发展,是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选择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7.
我区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资金投入等外延扩张,仍是粗放的,转变我区经济增长方式应深化改革,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造体制条件,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施资源节约型发展战略,推行管理的科学化,实行综合配套政策和法制措施等.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及投资消费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的消费率偏低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有密切联系。要提高消费率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一是要提高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二是要提高政府和企业的消费。要改变当前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的局面,应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经济工作的着力点,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实现投资与消费双拉动。 相似文献
9.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之一。文章首先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涵及其与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然后设定了关于测度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指标体系 ,从经济运行过程和经济运行结果两方面五大类指标进行测度。文章的最后根据已确定的指标体系 ,对南京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情况及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之一.文章首先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涵及其与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然后设定了关于测度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指标体系,从经济运行过程和经济运行结果两方面五大类指标进行测度.文章的最后根据已确定的指标体系,对南京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情况及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从神话的演变不仅可以看到民族文化价值取向的变化轨迹,而且能清晰地折射出民族精神形成与定型的过程。西周至春秋时代的史官、政治家、思想家从历史兴衰的角度,用道德论对天命观进行改造;春秋中后期至战国时代的儒家代表,则从哲学的角度对西周以来的道德论进行规范和理论升华,并重新塑造神话传说中的神王形象和行为来体现尚德理想。中华民族尚德精神的形成过程,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被全面改造的过程,从此,远古时代的一批神话英雄走上了一条悲剧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21世纪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本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密不可分: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结构的状态;经济增长依赖于产业结构的转换,经济增长又必然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能够使资源得到最佳配置。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三次产业不协调,二是各次产业科技含量低。因此,调整和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的重点是: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其结构层次;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的高技术化和信息化;用先进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努力振兴装备制造业。 相似文献
13.
技术创新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技术创新投入、产出以及技术成果的转化三个方面研究了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测算了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区域差异性,得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导致了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区域差异性.同时,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演变在1997年至2006年间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西部地区以二次函数增长,中部地区以一次函数减小,东部地区则以指数函数减小.在此基础上指出,欠发达地区应该将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作为振兴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制定超常规的技术创新发展战略以获取后发优势,这对于实现中、西部地区的迅速发展,缩小经济差距,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的一种投资,通过内部化作用,即提高人力资源质量、激发技术进步和创新,来推动经济的增长.通过引入VAR模型进行分析,认为:经济发展水平不仅受自身前期的影响,而且与教育发展水平(研究生教育毕业生数、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数、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数)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传统美德构成了铁人精神的文化内核,它通过铁人王进喜个人的优秀品质和完美人格而得到体现,使铁人精神闪烁着人格的光辉、闪烁着人文精神的光彩。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学的历史转折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了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即把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中国经济学的国际化以及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实践的理论化;分析了中国经济学发展所面临的困惑,即规范研究的困惑、比较研究的困惑和理论联系实际研究的困惑;探索了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动力,即内部动力是方法论的革命和对已有理论前提的修正,外部动力是中国向市场经济转轨以及努力实现工业化、知识化和现代化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指出了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基本特点为"三化合一"和从现实提炼理论;最后阐述了中国经济学研究的突破路径,即研究方法的突破、研究视野的突破和研究方式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新经济态势下道德建设的增长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经济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知识密集型经济。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的日趋全球化是新经济的关键成因。从我国当前的道德实践来看 ,新经济作为一种潜流开始渗入我们的道德生活 ,并将产生愈来愈大的影响。在这样的态势下 ,当前我国的道德建设正在孕育着如下几个新增长点 :关注全球道德的共性问题 ;提高青年知识分子的道德素质 ;实现道德教育手段的网络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转轨经济增长中的金融约束分析(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约束理论是斯蒂格利茨等经济学家总结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经验而提出的一种适应发展中国家采用的理论与政策体系。文章在对中国转轨经济中的金融因素做了分析后,认为中国转轨经济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实施了金融约束政策的结果。同时,文章也分析了实施金融约束政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认为随着中国市场化的改革进程,金融约束政策的使命已基本完成,需要实现从金融约束到金融市场化的转变。其主要任务是实现公有经济部门的战略性改组,改造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建立竞争性的金融体系,加快利率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19.
20.
中国的现代化历程已经证明,无论是"中国性"还是"农民性",都可以与"现代性"相契合。中国农民的现代转型,不能仅仅是生产生活的现代转型,还必须包括思想观念的现代转型,尤其是经济德性的现代转型。在漫长的自然经济时代,中国农民在乡土依恋中形成了重利求稳、勤劳节俭、信任互助、关爱家园等独特的传统经济德性。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洗礼下,中国农民在传统经济德性的基础上又新生了诸多现代的市场经济德性。传统经济德性源于乡土,现代经济德性源于市场。从未来发展看,中国农民一方面要完善现代市场所需的新兴经济德性,为实现农民的现代转型奠定必要的精神基础;另一方面要弘扬具有现代价值的传统经济德性,为促进世界的现代发展贡献中国农民的独特智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