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治思想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其工具性,"王权至上"作为一种政治思想观点和政治实践,是商王通过一定的强制方式赋予其合理性和政治合法性,并胁迫臣民服从而完成的。"王权至上"固化了当时整个封建社会民众的自身价值认知,催生了封建皇族大统的传承规制,影响了农民政权的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2.
南北朝时期,天师道提出了"佐国扶命"的政道观,形成了"神圣即世俗,世俗即神圣"的"道俗合一"政道价值取向,主张以"尊王""尊礼"来解决天下"长治久安"与个人"长生久视"之间的紧张和冲突,承认王权在"神圣"和"世俗"两个领域中的至上性,这一主张适应了王权的政治和儒家的伦理道德要求,标志着道教从此摒弃了原始道教那种试图建立自己理想社会的政治主张,为天师道获得合法性社会地位及道教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文化与政治正统开辟了道路,并为中国传统文化最终形成以君权至上为基础儒释道三足鼎立的社会文化模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南北朝时期,天师道提出了"佐国扶命"的政道观,形成了"神圣即世俗,世俗即神圣"的"道俗合一"政道价值取向,主张以"尊王""尊礼"来解决天下"长治久安"与个人"长生久视"之间的紧张和冲突,承认王权在"神圣"和"世俗"两个领域中的至上性,这一主张适应了王权的政治和儒家的伦理道德要求,标志着道教从此摒弃了原始道教那种试图建立自己理想社会的政治主张,为天师道获得合法性社会地位及道教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文化与政治正统开辟了道路,并为中国传统文化最终形成以君权至上为基础儒释道三足鼎立的社会文化模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权力论是国际关系学研究和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权力政治论是现实主义学派的核心学说,"以权力界定国家利益"是现实主义学派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20世纪90年代由约瑟夫·奈提出的"软权力"概念正是这一变化的反映。"软权力"的提出是对国际关系理论的进一步补充,是对传统现实主义"硬权力"至上的反思。  相似文献   

5.
周代统治者不断追求、完善各种典章制度,用来维护以周天子为核心的政治统治秩序,"八辟",法律规范就是其中之一."八辟"在西周分封制体制运行中,通过司法手段使维护统治集团内部利益成为现实,统治集团内部关系和谐、稳定,从而也使周天子的王权进一步巩固,西周家族式等级社会统治秩序正常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6.
儒学是一个以全面安排人间政治秩序为目标、以探求理想政治秩序为旨归的秩序理性主义,它把追求“王权主义→小康社会→大同世界”。作为自己的求索路径和理想归依,并以天命、人性、阴阳这三个基本哲学命题为本体论依据,建构了一个王权主义为核心价值目标,以“己-家-君(国)”为秩序主体、以三纲五常为秩序规范、以家长式权威为秩序力的精巧的君主政治秩序样式。这一秩序样式在历史的长河中获得了持久的运行,其根源在于儒家将“君权神授”、“血缘认同”、“古远传统”、“精英崇拜”分别作为了其政治秩序合法性资源的形上基础、宗法基础、历史基础和民意基础。  相似文献   

7.
陈东夫 《社区》2014,(17):34-34
巴黎的名胜古迹、现代景点数不胜数,难怪去巴黎的游客特别多。其中著名的宫殿就有两座,一座是居于城内的卢浮宫,另一座则是位于巴黎西南18公里的凡尔赛官。听老巴黎人讲,自法王路易十四在1687年建成大特里亚农宫(凡尔赛宫前身)以后,城内的卢浮宫,在法国国王被推翻前的200年间,基本是作为象征性王权所在,其间有150年,卢浮宫竞没有国王居住。  相似文献   

8.
儒学是一个以全面安排人间政治秩序为目标、以探求理想政治秩序为旨归的秩序理性主义,它把追求“王权主义→小康社会→大同世界”。作为自己的求索路径和理想归依,并以天命、人性、阴阳这三个基本哲学命题为本体论依据,建构了一个王权主义为核心价值目标,以“己-家-君(国)”为秩序主体、以三纲五常为秩序规范、以家长式权威为秩序力的精巧的君主政治秩序样式。这一秩序样式在历史的长河中获得了持久的运行,其根源在于儒家将“君权神授”、“血缘认同”、“古远传统”、“精英崇拜”分别作为了其政治秩序合法性资源的形上基础、宗法基础、历史基础和民意基础。  相似文献   

9.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法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从法社会学的视角考察,礼具有宗教性和被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性质.它既表现为复杂的礼仪制度,又是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存在的、旨在维护宗法血缘关系和宗法等级制度的一系列精神原则和言行规范的总称.礼在中国古代社会控制中的功能表现为,"别贵贱,序尊卑",维护社会的等级秩序;经国家、定社稷,确认王权的特殊地位与权力的合法性;人们日常行为的规范和评判是非的准绳.  相似文献   

10.
苗族十三年一次的规模盛大的"鼓藏节",仪式肃穆、庄重、神圣,体现了村民对祖先的虔诚信仰与敬畏。这种特定场域的仪式过程中不仅凸显以祖先为核心的社会权力秩序,而且以血亲为经姻亲为纬的社会网络权力结构及其差序格局也再次得到张扬与展演,于是在仪式的实践中原有的权力秩序得到进一步的认同与重构。  相似文献   

11.
本来礼与乐,既不同源,又不同构同型。至周初礼乐制建立,礼与乐则“人为”地结合在一起:乐要受周礼的总摄、规范和制约;而周礼要顺利施行,又必须有乐的辅佐。因为周礼仅是一种外在的规范,旨在以血缘为纽带,以亲疏为依据,以等级为秩序,来确定人们在社会地位上的尊卑、贵贱,维护各阶层的等级秩序和权利、义务,制造王权至上的威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这会导致一些人的心理失衡,触发紧张的人际关系。而乐是一种内在的心灵活动,其节奏和音响等自然属性,发乎人性,能通过接受者个体心灵情感与官能感受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陶冶情操,教化人伦,弥缝不同等级的心理差别,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引导人们亲和向善,自觉地依礼而行。  相似文献   

12.
英国都铎王朝的财政结构及王权和议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铎王朝财政收入结构由普通收入和非常收入两部分组成。从都铎王权财政收入结构看,王权对议会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这突出体现在关税和议会税在财政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上。这种依赖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王权和议会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王在议会"和"议会至上"原则萌芽以及王权有限性和议会权力增长等方面。这种独特的关系对英国政治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礼制是中华文明模式和统治秩序的核心制度。礼制与王权相适应,起源于祭祀神权并逐步发展。礼制从萌芽到成熟的过程,与神权与王权之间的消长转移过程相一致。红山、良渚时期神权为主,龙山、二里头时期王权占优。以夏禹时期大型青铜礼器的出现为标志,王权国家最终形成。礼制完善与国家形成之间的互应关系,宜视为古代文明的动态标准。  相似文献   

14.
古典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曾在欧洲,特别是在法国风靡一时,占居文坛的统治地位。那是十七世纪三十年代至十七世纪末,也即法王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当政的时代,由分崩离析的封建割据逐步形成统一的法兰西帝国,国王的声威空前显赫,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为适应封建王权的需要,古典主义应运而生。不过,古典主义从它形成之日  相似文献   

15.
“礼”不仅是周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周代一切政治制度的根基。礼乐文化下的周代社会,各级统治者主要是通过血缘关系为纽带来进行管理。在这样家国同构的社会中,各级统治者相对于其上一级统治者具有很大的独立性。维护社会稳定的决定性因素在于最高权力——周代王权。随着王权式擞,“礼”所确立的等级秩序逐渐遭到破坏,春秋社会便在这“礼坏乐崩”的背景下悄然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是一个"有组织、有秩序"的世纪.先是出现了以国际联盟为支柱的凡尔赛体系,后又有以联合国为核心的雅尔塔体系.不过,20世纪的国际秩序,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有和平的喜悦,也有战争的创伤;有值得称道的功劳,也有不少问题.故此,笔者拟就凡尔赛体系与雅尔塔体系作一比较,以便对20世纪的国际秩序进行历史的研究,这对于建立未来"国际新秩序"来说,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秩序法哲学萌芽自格老秀斯,形成于普芬道夫,它的核心理想是要塑造一种法理共同体。法理共同体超越了政治共同体的权力至上理论,改为强调法律的支配地位;弥合了传统政治体中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二元对立,强调法权结构的平等。秩序法哲学试图通过法则和权利给政治秩序施加规范性约束,从而实现社会和平、合作和团结。  相似文献   

18.
西汉政权自建立起就一直存在着关于王权合法性问题的争论,所采取的一系列论证措施也没有获得社会各阶层的普遍认同,相反却导致了地方异姓诸侯与同姓诸侯的先后叛乱,产生了合法性的危机。董仲舒融合了儒家、法家和阴阳家等有关王权合法性的理论,从儒家政治哲学的视角论证了王权存在的合法性,王权统治的合法性,王权独尊的合法性,王权更替的标准和依据,以及新王"受命改制"的合法性,为西汉"大一统"的王权重新建构了一个合法性的根基。  相似文献   

19.
战国晚期诸子关注政治权力的运用,从理论上探讨国家统治的模式。荀子提出"天人相分"的命题,认为社会秩序独立于自然秩序,但又离不开自然秩序。在这个基础上,荀子的"礼义"秩序确立了君主支配社会的地位,并把这种君主权力道德化。  相似文献   

20.
关于传统中国汉文化区乡村社会,老一辈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曾给出一系列经典概括,如村民重视祖荫、"差序"的社会结合模式,以及以伦理为本位的村庄道德秩序。文章试图进一步揭示传统中国乡村社会"差序"的社会结合理想模式下更多丰富而具体的社会实践过程。本文所呈现的是除文化机制和权力机制之外,"差序"社会结合的内部动态关系,如纵向的分家与继替、横向的"类"与"推",在日常生活的具体实践中主要是依靠以"伦常"为核心的道德机制造就的"势"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