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先秦儒学"天人合一"的思想恰恰为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祝娟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17(1):9-10
中国传统哲学中有许多合理的部分,如"天人合一"、"仁者爱人"、"以民为本"等思想,对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曾对我们民族的生存、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从古为今用的原则出发,用现代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批判继承传统的和谐文化,有利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也有益于科技创新和谐机制的改善与运转。 相似文献
4.
于永军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6)
中国古代儒家的"天人合一"观蕴含着丰富的"和谐社会"的思想,它所体现的对和谐社会的追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思想资源.加强对其探索,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汲取我国优秀的传统哲学思想,有助于我们全面正确的领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加快其构建的步伐.主要通过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内容,其与"和谐社会"内在联系的分析,重新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一核心理念,并论证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和为贵"的思想在我国产生和发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不同的自然环境、政治结构、社会形势、经济模式和文化习惯下,这种思想会有所差异.而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和为贵"的传统伦理思想已经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精神等各个领域,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了支配人们思想、行为的强大精神支柱.本文欲讨论和研究的即就是"和为贵"和传统伦理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和所产生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6.
林海峰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2,(9)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借鉴传统精神文化是引导公民树立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心的重要载体,具有借鉴的必要性。儒家和谐思想是我国传统精神文化的精华,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三个维度的和谐价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传统文化资源,具有借鉴的可能性。为了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大社会目标,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批判吸收儒家和谐思想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7.
杨豹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6)
中国传统价值观中包含着许多有助于构建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积极思想和观念.倡导天人合一、为政以德、和而不同、知行相须,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身与心的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资源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邵龙宝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12):161-165
儒学传统并非遥远的、高古的、从很“过去”的地方发出的声音,它是我们的文化生命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掘儒学的内在精神价值,使其奠基在民族性、根源性、母体性的文化底蕴和根基上。儒学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的身心和谐方面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价值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建新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3)
从实践标准到生产力标准再到"三个有利于"标准,邓小平逐步确立了唯物史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运用.文章从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发展的历史辩证法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唯物史观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田虹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8(5)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是一种伟大的思想资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谐”既是“儒家最高的价值标准”,也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通过阐述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内涵,分析儒家“天人合一”理念所蕴涵的“和谐社会”思想,提出儒家“天人合一”观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畅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5):207-209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它作为一种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涵涉儒、道、释,成为各家各派思想学说的灵魂。和谐社会的提出,给我们提供了重新挖掘传统和谐思想内涵的良机。和谐作为一种崇高的理想与社会模式,挖掘、整理其经过数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基本精神、基本思想,无疑对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和伦理启示。 相似文献
12.
从环境伦理的角度进行思考,阐述了环境伦理的由来与发展,指出要构建和谐社会,就需要特别注意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提出要加强环境伦理教育,树立科学的环境伦理观;注重养成符合环境伦理的行为习惯;完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秦抗抗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11-13
社会和谐与和谐社会是两个不同概念。社会和谐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来达到,而无论政治和谐、还是经济、文化和谐,都应具有终极指向。在多个体或者多元化的背景下,社会和谐仍然需要主导元素的引领。和谐社会最终可能会背离多元,而向动态的和谐体前进。 相似文献
14.
李国娟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4(4):11-15
社会和谐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在中国文化中更是有着深厚的传统。“中和位育”作为传统儒家思想的精髓,其核心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有着内在的一致性。研究和借鉴“中和位育”思想所包含的丰富的“和谐”思想,可以给我们今天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可利用的价值资源。 相似文献
15.
关于儒学复兴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汤一介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7(4):27-31
儒学自觉地继承着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西学"对中国文化的冲击,使儒学得到反省自身的机会.儒家思想包含着"和谐社会"的理想,可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大量思想资源.儒家传统是一个复杂的思想体系,它包含政统、道统和学统三个方面,我们今天可以对它们作适当的区分.其中学统是指学术思想的传统,它可以提供很有意义的学术思想资源,如"天人合一"(合天人)、"人我合一"(同人我)、"身心合一"(一内外)等,但必须给以合理的现代诠释.当前研究儒学要有文化上的主体意识,同时也需要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中发展和更新,特别是要对"问题"有自觉性的思考,提出解决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生态和谐视域中的和谐社会研究状况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庆德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3):22-28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则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的基本特征。解读和谐社会,应着力把握其表征时代精神的理论特质。其中彰显人与自然协调关系的生态和谐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内在要求。在生态和谐视域中,和谐社会的研究进展表现为提出背景的宏阔性、思想渊源的厚重性、审视视角的 多维性、发展理念的科学性、思维方式的和谐性和生态和谐的实践性等若干层面。 相似文献
17.
赵亭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3):24-2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中央最新提出的社会发展目标。面对这个新课题,笔者认为可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汲取传统儒家思想的精华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的“和谐观”,包括“天人合一”的和谐生态观、“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和谐执政观、“遵礼崇仁”的和谐人际观、“和而不同”的和谐外交观等,不仅与我们的和谐社会的构想非常接近,而且对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志勇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24-26
“和谐社会”是对社会运行状态的一种判断与评价,“社会现代化”是对社会发达程度与发展水平的判断与评价。“和谐社会”与“社会现代化”体现了人们对社会运行状态和发展水平的良好预期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陈爱华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3):13-17,27
我国是人均资源比较少的国家,人口增加使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经济高速增长使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因而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伦理关系之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即生态和谐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空间,它是和谐社会的伦理特征之一;现阶段节约、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伦理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