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哲学思考——基于文化唯物主义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娟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280-281,28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在我国快速展开,作为农村建设重要内容的农村文化建设已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毋庸置疑,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文化唯物主义为视角,探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何以可能,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客观性。在丰富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同时进一步指出,整体提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应充分保障和尊重农民的文化发展权,自由发展与外部输入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正确路径。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辽宁省法库县冯贝堡村进行的访谈和对400份面向农民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从基层农民的视角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状况,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中有关主体、主题和主导的问题,指出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和谐农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题;政府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导,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韩艳丽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4):43-47
基层政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导者,其执行力不足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新农村建设各项政策目标有效实现的巨大障碍.通过研究新农村建设中基层政府执行力问题的具体表现并从执行主体层面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了提升我国基层政府执行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徐刚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5):18-20
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既是创造主体,也是价值主体,是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只有让农民既能成为创造财富的主体,又能与其它社会主体一样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促进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内在地统一于广大农民的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才能真正全面地发挥和实现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在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同时,需要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建立有效的引入机制,吸引外出打工的农民精英群体返乡创业,吸引企业家投资农业,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鼓励知识分子,科技人员下乡服务,使更多的主体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主体引入机制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在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同时,需要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建立有效的引入机制,吸引外出打工的农民精英群体返乡创业,吸引企业家投资农业,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鼓励知识分子,科技人员下乡服务.使更多的主体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 相似文献
7.
张凤云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32-35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确立的目标,应具体体现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在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政府存在较大的价值缺失,制约着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为此,应该用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和标准要求政府,推动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回归。 相似文献
8.
于艳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Z2):10-12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要求。文化职能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分析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职能定位,分析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责任履行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女性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必须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他们在农业生产、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方面的主体意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我们必须从提高农村女性自我认识入手,促进主体意识的内在觉醒;加大教育的全面投入,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增强自主和创造能力;同时还要加强政府制度保障,为巩固和体现农村女性主体地位营造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0.
论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占定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6):86-8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参与和支持。农民、政府和社会力量都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必须明确,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农民是主体中的主体,必须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本文着重论述了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力军作用,提出了要不断增强农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1.
基于政府视角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筹措实证分析——四川省新农村建设资金筹措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决策.为此,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如粮食直补、粮食保护价收购政策,加快农村税费改革步伐,取消农业税等.这些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农村资金链,有效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新农村建设资金的筹措难、使用混乱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论文对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内涵、构建新农村体育文化的社会学价值进行了阐述,分别从体育物质文化、体育行为文化、体育意识文化三方面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从社会阶层结构变迁视角审视,农民中等收入者的出现是新时期中国农村社会民间主体力量兴起的标志。新农村建设的本质是农民现代化,深层底蕴是培育农民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公民社会。农民中等收入者在农村社会阶层结构中的位置和占有资源的特征决定了他们是新农村建设的创造主体。从目标实现诉求与时间推进跨度两个层面分析,农民中等收入者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基本一致,培育农民中等收入者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合法价值主体。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构想和农村文化安全形势的现状,分析了影响农村文化建设尤其是文化安全的国内与国际因素,指出要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改变农村严峻的文化安全形势,必须从宏观(国家)与微观(乡村基层)2个层面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构筑农村文化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15.
自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20世纪90年代提出"软实力"以来,软实力遂日益成为全球认同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文化是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文化软实力成为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文化软实力的地位和作用日趋凸现。当下农村文化软实力建设面临着诸多困境与挑战,总体上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塑造和提升农村文化软实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针对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构想和农村文化安全形势的现状,分析了影响农村文化建设尤其是文化安全的国内与国际因素,指出要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改变农村严峻的文化安全形势,必须从国家与乡村基层两个层面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构筑农村文化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17.
如何真正体现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林增荣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5):55-57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民主体作用从改革的急先锋到城市建设者的贡献者,从中国经济建设的主角到今天的配角,而农民能否真正参与新农村建设,直接决定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掀起新一轮的农村建设,明确指出了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如何让农民通过自己的农民之家表达自己的意见,维护自身的利益,提高自己经营的水平,将是目前积极探索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孙蕾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3(1):17-20;53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需要综合考量文化背景、文化传承、文化载体和文化内涵的系统性工程。将城市文化植入农村的现实举措在一定层面上为农村带来了新的文化元素,却并未从根本上触动农村文化建设和引发其根本性的变革,农村文化发展保持了其自身的传统生活空间和姿态。对于该现象的理解需要重新认识农村文化景观,在文化生态体系中分析文化植入手段,以期高度自信的城市文化与相对自觉的农村文化实现有效融合和共建。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司芳琴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0(4):59-61
文化建设对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之魂,文化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软实力",文化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着三个方面的不适应:一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不相适应;二是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不相适应;三是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要提高认识,提高硬件设施,创新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让农民成为文化建设的主体。 相似文献
20.
农村休闲文化,是为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而形成的形式生动活泼、內容丰富多彩、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的健康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农村休闲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繁荣农村文化事业、保障农民文化权益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新农村休闲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应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农民为主、因地制宜的原則,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建设健康的农村休闲文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