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进入21世纪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执政理念和价值理念,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思想构建的依据,探析"以人为本"思想所倡导的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思想蕴涵,及反映在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中的实践要求,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内在于工人阶级执政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庄严和历史责任和现实选择,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不竭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重要思想,从渊源上看,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确立和发展的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动力及其规律的基本原理;从创新上看,是江泽民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这些基本原理的继承和发展,赋予这些基本原理以更新的针对性和更本质、更新鲜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中国建立发展的历程,记录着党对"三个代表"的认识和实践过程.社会主义中国诞生在中国共产党实践和体现"三个代表"的实践中,社会主义中国的初步繁荣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践"三个代表",带领全国人民积极探索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能够孕育和形成社会主义因素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一个重要观点。革命导师列宁在继承这一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只有在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的、很高的阶段”,社会主义因素才“直接地、实际地显现出来”,这不仅为我们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发展进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而且这一思想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得到了较好的印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能够孕育和形成社会主义因素的思想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得到有力印证,既表明其思想理论的前瞻性,同时也再次证明他们所揭示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社会分化和社会整合的统一构成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过程.当代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分化程度已经影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到了需要重新整合的时候."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思想建党、制度建党进入了功能建党时期.而执政党的主要功能就是社会整合功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关于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实行经济、文化、政治整合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生态文明理念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理论及其建设实践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追求人、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和谐发展与共处.这一理论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现,推动着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理论中被抽象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功能的"生命线"原理,主要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社会实践活动在宏观社会结构和微观个体发展中所具有的"首位"地位、"引领""凝聚"作用和"保证"功能.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等理论是它的哲学依据.新时代它在以创新理论强化"引领",以核心价值强化"凝聚",以制度创新强化"保证"3方面得到了创新性发展,伴随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的不懈实践探索和理论升华,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创新的渊薮和契机.  相似文献   

9.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重要哲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科学思想,列宁、毛泽东做出了理论新贡献.邓小平则正确处理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老祖宗"与"新情况"的关系问题,在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同时,也将"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认识论思想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认识论是认识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和认识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分析未来社会的基本态度和对待共产主义的思想方法集中地体现了实践认识论 ;邓小平坚持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 ,坚持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继续坚持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进程中探索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 ,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三个代表"与执政党的忧患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忧患意识是一种基于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批判意识和探寻意识.江泽民的"三个代表"和"七·一讲话"的思想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忧患意识.它具体表现为政治忧患意识、文化忧患意识和民族忧患意识.表现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具有清醒的政治理性和对中国人民、中华民族高度负责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形势下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生产、社会意识、社会发展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等原理的继承和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社会主义运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从当前社会新的生产力状况和主要矛盾出发,对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在理解、应用和衡量标准上都有所创新.邓小平从我国的生产力实际出发,创立了初级阶段理论;把实事求是提到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来认识,而且阐述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关系;从社会主义本质出发,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具体标准,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五大以来,学术界从经典作家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思想的内容和方法论意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思想的内容和经验教训、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等方面对其展开了具体且深入的研究,这对于丰富和深化马克思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思想、正确判断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价值。研究呈现出以下基本特征:从研究趋势看,关注度较高且具有持续性;从研究主题看,主题鲜明且紧跟时代;从研究成果看,成果数量多且类型丰富;从研究内容看,内容聚焦且学术价值高。但由于研究内容有待深化、研究视野较为局限、研究方法单一等问题,也明晰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思想的未来研究走向,即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深耕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拓展研究视野,全面呈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思想的系统性、发展性、世界性;革新研究方法,多元提升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思想的研究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15.
《南都学坛》2021,41(1):85-9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责任担当,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等问题作出了一系列带有原创性的阐述,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马克思主义观。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集中彰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内容,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开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辉煌提供了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必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及时总结新经验、分析新情况、提出新的认识标准并制定新的方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新认识、新概括.它以厚重的历史感,鲜明的现实性和深邃的未来眼光,阐明当代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在于它应具有自己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先进性,代表当代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进方向,推进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在以下三个方面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唯物史观的坚持和发展:首先,坚持在社会主义价值框架内调整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其次,重视先进文化建设,强调文化发展的意义与价值;第三,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人对生产力理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对生产力理论有了更深入、更科学的认识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强调通过完善生产方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生产力的持续发展;确立了以生产力标准为核心的"三个有利于"标准等.这些都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并有力地指导和推动着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重要论述,这一重要论述从理论来源、内涵特质、实践路径三重维度科学地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在长期成长奋斗和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培养造就适应世界发展潮流、具有远大理想和担当历史重任的"时代新人",并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培育社会主义新人思想精髓的基础上,阐述了"时代新人"的内涵特质及形塑"时代新人"的实践路径,从而为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和实践形式,彰显了其鲜明的时代特色。深入学习和探讨习近平这一重要论述,有助于进一步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进而揭示这一重要论述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史上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0.
深刻理解"和谐"在我国民族关系中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加入"和谐"的要素,是中国共产党从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出发,基于现实民族问题特点和规律对我国民族关系认识的新发展,对我们更加全面地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实现现阶段民族关系的和谐首先要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同时要重视制度建设基础上的利益协调和民族关系和谐氛围的营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